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法人》2014,(7):11-11
“地下铺了管网,把几百亿埋在地下,老百姓也看不见,我怎么能干这个事儿呢!”近日,有学者在一次论坛上如此转述其听到的某市市长的一番话。  相似文献   

2.
佚名 《政府法制》2012,(23):42-42
乾隆是清代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在“康乾盛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维护国家统一、推动文教发展、保持稳定方面,有一定贡献。然而,作为专制君主,长期被阿谀奉承所包围,难免自视甚高,身处笑话中而不自知。  相似文献   

3.
或许是我们无意的疏忽,或许是她们刻意的隐藏,当民众趁着黄金周尽情休闲时,一支特殊队伍却在城市的街头坚持上岗”:他们着装普通,目光却机警地扫视“第三只手”;他们身份各异,老少皆有,却个个身手敏捷。他们就是活歇在老百姓身边的民间反扒志愿者。目前在中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民间反扒高手,北京的苑图栋、西安的刘孝雨、郑州的聂光增,成为民众关注的人物和舆论争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高福生 《江淮法治》2009,(15):50-51
众所周知,“红头文件”是行政机关实施法律法规、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一种重要载体和方式,传达着党和政府的声音,彰显法制政府所具有的公开、公平与公正特性。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老百姓对“红头文件”可说是情有独钟,将之视为政府送给民众的“定心丸”和“方向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神”。比如,中央下发的“一号文件”连续6年锁定“三农”问题,就给老百姓带来了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相似文献   

5.
“作为最基层的人大代表,密切与老百姓联系,顺乎民意,反映民情,是最起码的职责。”谈到履职的事儿,广德县杨滩乡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  相似文献   

6.
米力 《江淮法治》2011,(10):16-17
开着警车,穿着制服,身配“八大件”。在外人看来。游弋于省城大街小巷的巡警,神气而风光。然而,这其实是一份需要坚定毅力和正义感的苦差事。他们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无节假日,。终年在街上巡逻。一个派警电话,他们须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城市的每个角落。为求助者解危。虽然工作辛苦而琐碎。可在庐阳公安分局巡警大队二中队队长王军的心中,老百姓的事儿就是天大的事儿。  相似文献   

7.
确立公民、权利意识,推行服务、公开行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更新“老百姓”观念,确立公民、权利意识“百姓”,古代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被用于平民的统称。口语中,人们习惯称“老百姓”,以区别于军人及政府官员。本来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存在官尊民卑的观念,“老百姓”首先是和“官老爷”相对应的概...  相似文献   

8.
2013年8月,发生在北京的一起轮奸案进入审理阶段,受到了民众的高度关注,网络上的许多议论都涉及时下老百姓痛恨的特权阶层腐败、跋扈、嚣张和伪善。涉嫌轮奸的当事人之一是李天一,其父李双江以一曲《红星照我去战斗》闻名,是一位将军待遇级文职。一年多以前,李天一就因寻衅滋事罪被收容教养一年,这次又涉嫌轮奸,成为一名“惯犯”。  相似文献   

9.
星竹 《政府法制》2013,(32):25-25
公元217年,曹丕被立为魏国世子,这就相当于太子,踌躇满志的曹丕开始考虑将来执政的问题了。有一次大宴宾客,喝得酒酣耳热之际.曹丕站起身来,给大家出了一道测试题:“你的君主和父亲都得了重病,可家里只有一丸药,你是应当救君主呢,还是救父亲呢?”  相似文献   

10.
余刚 《法治研究》2006,(2):69-69
照一般民众的理解,警察的职责就是保护、帮助老百姓,于是人们遇到杀人、抢劫等寻求警察帮助,遇到门打不开、宠物丢了,甚至代买早点也寻求警察帮助。由于相对于警察的本职工作而言,警力总是有限的。于是人们有理由对警察“有求必应”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1.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震东 《法人》2005,(7):127-128
同学们,你们说“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台下声音:“匹夫有责”)──不,是“我的责任”。如果今年高考每个人都额外加10分,那不等于没加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我在台湾办学校就是这样,如果教室很脏,我问“怎么回事?”假如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报告老师,今天是32号同学值日,他没打扫卫生。”那样,这个学生是要挨揍的。在我的学校,学生会这样说:“老师,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然后马上去打扫。灯泡坏了,哪个学生看见了,自己就会掏钱去买个安上,窗户玻璃坏了,学生自己马上买一块换上它─…  相似文献   

12.
陶晓萍 《中国公证》2007,(11):64-6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一句妇孺皆知。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的名句。著名教育家、演讲家高震东却高声喊出了“不”,应该是“我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200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在回应四大焦点话题中毫不掩饰地提到执行难的话题.被老百姓称为“法律白条”执行工作是民事行政诉讼最后一道程序.是司法救治最后一道防线,也是被老百姓视为法律是否可信.是否被亵渎的一道防线,因“执行难”使司法权威大打折扣.因“执行难”使国民对司法机关乃至政府失去信心,这充分反映了“执行难”是人民群众迫切解决的问题,在人民法院内部亦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门神、灶君是最早的年画形式,滥觞于远古,定型于汉。到了宋代,人像开始出现在年画中,中国版画艺术完成了从佛像到人像的一大转折。从此,英雄与美女作为中国民众的“形象代言人”,生动地表达了中国老百姓的愿望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吕冰心 《法人》2008,(2):80-81
“迟来的正义是非正义”,这句话对于被长期羁押的企业家来说,无疑是一种钻心的疼痛。长期羁押的企业家在等待审判结果过程中,往往焦灼无比、身心疲惫。无论审判结果如何,它们似乎难以逃脱“家破”,甚至是“人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犀利哥”,一个在搜索引擎里直线上升的热词、一个引爆网民评议热潮的网络现象、一位气质另类打动多国少女的“乞丐王子”……在全国“两会”时节,“犀利哥”的出现,抢走了不少眼球。然而,其风华背后是曾被隐藏的悲苦。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那么像“犀利哥”这样的底层公民,怎样才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法治与社会》2003,(8):13-13
对深受黄色淫秽、欺诈等不良手机短信的公众来说,非常有效的明智之举是拿起法律武器与短信发送、传播、经营者进行“斗争”。但由于处理与手机不良短倍争议尚未有完整的立法。普通老百姓时常感到“无法可依”。现将散见于法律、法规中的有关条款收集整理,供读者处理此类纠纷时参考,使经营者、传播者有所顾忌,也使更多的民众了解法律法规,对经营者、传播者给予有效监督,还网络和信息世界以洁净的“天空”。  相似文献   

18.
在封建社会和旧中国,州、县级地方官被称为“父母官”。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却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提法,因为老百姓才是所有人的“父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  相似文献   

19.
庞晓莉 《江淮法治》2010,(20):23-23
不可否认现在的食品和物品的价格的确是在不断地上涨,但是我们要理性地对待这个问题.不能太过于恐慌.不要被自己的恐怖心理所吓倒.更不要被有些恶意的宣传而利用。其实,食品的价格上涨已经不是新鲜的事儿了,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价格不断上涨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老百姓们也完全可以应付得过来。  相似文献   

20.
朱文武  程慧 《江淮法治》2012,(11):31-31
“现在车子有地方停了,再不用担心车子被划了,衷心感谢人大代表”、“道路宽敞了,再也看不到车子乱停乱放了,人大代表为大家办了一件好事”……合肥市蜀山区人大代表杨刚督促绿怡居小区改造的事儿,得到小区居民的大力赞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