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刑事强制措施的限制、适度适用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怀安 《人民检察》2005,(16):20-22
适用刑事强制措施不仅涉及到有效控制犯罪,而且关系到人权保障,需要加以合理的规制。为此,必须确立和落实强制措施限制适用与适度原则,真正实现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在修改完善刑事诉讼法的过程中,应按照这一原则的内在要求,理性分析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制度构建,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制度。  相似文献   

2.
监视居住若干问题的思考林楠监视居住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制措施。监视居住同其它强制措施一样,其是否科学,是否完善,不仅关系关卤家能否有效追究和惩罚犯罪,而且和被刑事追究者的合法权益的保障密切相关。新刑事诉讼法在原刑诉法的基础上,对...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是国家对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制度,侦查阶段作为刑事追诉程序的基础阶段,是刑事诉讼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我国的刑事诉讼理念趋近于“犯罪控制观”,使得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之间对比失衡,个人权利保障显得相对薄弱。事实上,侦查阶段的人权保障是有深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必要的。应当从刑事诉讼价值取向、诉讼经济和程序正当的高度完善我国的侦查阶段,加强侦查阶段的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4.
刘广三 《中国法学》2004,(4):151-157
就国家启动刑事诉讼而言,打击犯罪是其最原始、最基本的功能,而人权保障是保证刑事诉讼不偏离既定方向的有力手段,打击犯罪与人权保障必须统一在犯罪控制的"力度"范围之内。换句话说,犯罪控制既是刑事诉讼中打击犯罪的"度",也是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度"。本文从犯罪控制的角度出发,选择刑事诉讼总论中的目的、效率和模式等重要问题展开全新的诠释,既反对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过分注重打击犯罪,也反对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片面追求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职务犯罪侦查中,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存在许多的问题,导致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法律功能实现的状况和程度难能实现预期的目的,并且显示了其局限性的不足。本文指出建构我国职务犯罪侦查中的强制措施体系,应将强制措施与相应的配套措施相衔接,才能实现惩罚犯罪和人权保障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刑事强制措施在刑事诉讼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其立法设计和司法适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刑事诉讼民主、科学和文明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在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上难以平衡,应当制约对人、对物及对隐私权的强制手段,改造现行刑事强制措施,逐步建立司法审查制度,加强司法救济机制,强化司法权力及公民权利对侦查权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中法律援助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援助制度,又称法律救助、法律扶助制度,是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国家对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当事人,或者为待殊案件的当事人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在刑事诉讼中,法律援助的意义体现在对辩护制度的保障方面,刑事诉讼是国家追究和惩罚犯罪的司法行为,是对涉嫌犯罪的人生命权、自由权以及政治经济权利等基本人权的法律处理。从国家立法目的上看,这一司法行为的目的有二:追究犯罪与保障人权。(保障人权在这里有两个含义,一是保障无罪的人不受追究;二是追究犯罪必须依法定程序进行,保障被告人的诉…  相似文献   

8.
刑事诉讼是国家对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制度,侦查阶段作为刑事追诉程序的基础阶段,是刑事诉讼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我国的刑事诉讼理念趋近于"犯罪控制观",使得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之间对比失衡,个人权利保障显得相对薄弱。事实上,侦查阶段的人权保障是有深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必要的。应当从刑事诉讼价值取向、诉讼经济和程序正当的高度完善我国的侦查阶段,加强侦查阶段的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9.
郭烁 《政法论坛》2014,(3):57-68
通过现代刑事司法制度演进历史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现代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的形成以逮捕与羁押的分离为逻辑起点;后经人权保障理念的深入人心,使得以保释为代表的非羁押性刑事强制措施制度地位凸显。对照中国刑事诉讼制度规定的,以五种人身强制措施构建的强制措施体系来看,就会发现相当大的差距。如果现阶段一步到位式地建立对人、对物、对隐私权的刑事强制措施体系还有困难,那么完善现有的针对人身权利的强制措施体系就显得既可行又必要,在"依法治国"、"人权保障"的语境下就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逮捕是刑事诉讼中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关系到公民的基本人权。检察机关依法肩负审查批捕、提起公诉、查处职务犯罪等重要职能,对正确适用逮捕措施,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逮捕是刑事诉讼中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关系到公民的基本人权。检察机关依法肩负审查批捕、提起公诉、查处职务犯罪等重要职能,对正确适用逮捕措施,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公诉案件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公诉案件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刘根菊保护人权是世界各国法律所注重的大问题,也是实现国家法制化、民主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刑事诉法是保证准确惩罚犯罪、保护人权的重要法律之一,通过规定诉讼原则、程序,特别是各种诉讼法律关系,实现保障人权的根本目的,因此,它...  相似文献   

13.
刑事强制措施是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又直接关系到公民人权的保障。逮捕作为最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不可避免地会侵犯被逮捕人的权利。但我国缺乏逮捕的司法救济程序、缺乏程序性违法的制裁措施等使得被捕人的权利不能得到保障。因此,赋予被捕人充分的救济权利,是《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诉讼与人权保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含义 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含义,不是讲人权和人权保障的一般意义,而是专指人权保障在刑事诉讼中的具体目标及它所涉及的范围。 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追诉和采取强制措施,依法可以限制和剥夺其人身自由。但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侵害其合法权利,甚至伤及无辜。公民的人身权和自由、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障诉讼顺利进行,刑事司法机必须对被追诉人采取强制措施。此关乎公民宪法性权利,所以它又是一柄双刃剑,正确实施,就能准确、及时地完成惩罚犯罪的任务;而错误实施,则会侵犯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乃至人权。  相似文献   

16.
高晨 《法制与社会》2011,(35):129-130,132
刑事诉讼不仅强调对犯罪的追诉以及责任的追究,还注重人权的保护。当前人权保障成为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重要目的。刑事诉讼的证明责任则要充分考虑作为国家权力代表的公诉机关与行为人在资源占有以及权力力量对比比较上的区别。从维护司法权威,平衡控辨双方法律地位的基础之上,法院最多只能承担相应的诉讼程序查明事实的义务,而不能对任何的事实问题承担证明责任。  相似文献   

17.
论超期羁押及其法律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刑事强制措施不仅可以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对于保护人权和实现刑罚权也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5种人身强制措施,羁押仅为拘留和逮捕的直接结果,不具有独立性。除适用逮捕须经检察机关批准以外,其他刑事强制措施均由侦查机关自行决定。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或剥夺的  相似文献   

18.
谈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人权保障的突破性改革许海波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不仅使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关系进一步理顺,分工更明确、具体,彼此之间的制约更健全、完善,在各个环节上诉讼程序运作更科学和符合规律,而且在保障人权和追究犯罪的机制方面进行了...  相似文献   

19.
基于网络犯罪的代际发展和技术性特征,打早打小刑事政策可以适用于网络犯罪的治理。这也是由“源头治理”的总体要求、“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轻罪化刑事立法模式所决定的。在打早打小刑事政策的适用过程中,应当恪守罪刑法定原则,不能打得过早过小,要坚持形式入罪和实质出罪,避免打击扩大化。适用打早打小刑事政策要处理好打击网络犯罪与促进网络技术发展、打击犯罪与人权保障两对关系,实现犯罪治理、人权保障与技术进步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0.
王婷 《中国检察官》2012,(11):23-24
强制措施的正确适用是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核心问题。逮捕作为最严厉的一种强制措施,一直是刑事诉讼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