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抓伤是法医检验中常见的损伤之一,由于抓伤形成的特殊性以及人身体暴露的特异性,抓伤在部位上常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又由于皮肤的生理特点,抓伤后所形成的形态、方向以及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和造成抓伤的指甲内有组织存留物的特性,常常能为侦查破案提供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在法医检案中,扼死是一种常见的致死手段,但在焚毁的尸体上检验出手臂扼颈的损伤特征较为少见,本文作者遇到1例,现报导如下。1案例资料陈某,女,48岁,其丈夫长期在外地打工,独居。2005年5月26日夜间,其家中“失火”,房子烧塌,“陈某”被烧焦。现场见尸体呈俯卧状,四肢手、足缺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物致人体损伤的法医临床学特点。方法对1990~2002年间四川大学法医学院法医活体检验动物致人损伤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3~65岁,平均25岁;损伤方式:狗咬、抓伤10例,鸡啄伤3例,羊咬伤2例,马蹄伤1例,猫抓伤1例,猴抓伤1例,熊猫抓伤1例;发生地点:仓库5例,路边4例,庭院4例,商店2例,餐馆1例,草场1例,野外1例,熊猫基地1例;损伤部位:小腿4例,眼部4例,大腿3例,臀部2例,面部3例,手指1例,睾丸1例,头、背及肢体复合1例;伤残等级:5级1例,7级3例,9级2例,10级2例,余11例未达伤残程度。结论提出加强对动物管理的规范化及少年儿童防犯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物致人体损伤的法医临床学特点。方法对1990~2002年间四川大学法医学院法医活体检验动物致人损伤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3~65岁,平均25岁;损伤方式:狗咬、抓伤10例,鸡啄伤3例,羊咬伤2例,马蹄伤1例,猫抓伤1例,猴抓伤1例,熊猫抓伤1例;发生地点:仓库5例,路边4例,庭院4例,商店2例,餐馆1例,草场1例,野外1例,熊猫基地1例;损伤部位:小腿4例,眼部4例,大腿3例,臀部2例,面部3例,手指1例,睾丸1例,头、背及肢体复合1例;伤残等级:5级1例,7级3例,9级2例,10级2例,余11例未达伤残程度。结论提出加强对动物管理的规范化及少年儿童防犯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5.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吕某,男,42岁,报警称与人厮打致右手第五掌骨骨折。初次鉴定对其伤情鉴定为"右手第五掌骨完全性骨折,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后由笔者单位受理对其损伤程度进行重新鉴定。1.2法医学检验1.2.1初次鉴定初次鉴定时间为外伤后第8日,检验见"右手手背高度肿胀、右手背第四掌骨处见皮肤破损结痂,右手DR摄片示右手第五掌骨完全性骨折"(图1)。  相似文献   

6.
迄今,在我国除少数地区外,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法医学尸体检验大多仍限于体表检验或局部解剖,这既不利于死因确定、推断死亡时间、判断死亡方式、以及案件的顺利解决,亦不利于法医病理学水平的提高。常易人为地造成部分死亡案例的死因不明或诊断错误。有学者曾统计185例单纯尸表检验的尸体,诊断的错误率达29%[1]。此系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中一严峻问题。为引起同行重视,作者将近年来我系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工作中遇到的部分案例整理报告如下。案例资料案例1.某公路旁发现一无名男尸,当地法医作体表检验见右骼前上嵴、右髋关…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案情2000年7月23日.彭某与魏某因在水产市场争抢水龙头洗海货问题产生纠纷,彭某拿起街边小吃摊的菜刀砍伤魏某。7月26日魏某父亲魏某某报案称彭某砍伤魏某,同日辖区派出所填写了《受理刑事案件登记表》,对本案进行初查。7月26日派出所在对彭某母亲张某进行的询问中,张某承认跟彭某是母子关系。7月31日派出所对魏某进行了询问,魏莱认识对方.但不知道姓名,只是听张某说叫彭某(事实上其户籍上彭某是曾用名,姓名是彭全某)。9月18日对魏某进行法医鉴定,10月27日法医鉴定魏某伤情为轻伤(重度)。根据派出所2012年出具的办案说明:“2000年7月.我所民警受理魏某被伤害案后,立即进行侦查,但一直未能确定犯罪嫌疑人彭某的真实身份(实际情形是公安机关完全可以根据张某母子线索侦查,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是法医检验中常见的损伤之一。就脑挫裂伤而言,大部分伤者都具有明确的临床表现,如头部外伤后出现意识障碍且持续时间较长,并通常伴有脑挫裂伤的神经定位体征及脑膜刺激征等。作者最近遇到1例鸟铳所致颅脑盲管创者,其临床表现特殊,现报道如下: 伤者王××,女,10岁。1994年5月13日,伤者在自家门口看人斗殴时,被鸟铳子弹击伤左额部,右手背及左大腿内侧。当时伤者除感伤处疼痛外无其它不适感,伤后立即到乡卫生院诊治,见3处创口均有少量出血,并在左大腿内侧皮下取出直径5mm铁珠一粒。额部及右手背创周未触及异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案情某乡副乡长魏某与该乡人大主席蔡某依法对该乡的非煤矿山进行安全检查时,魏某被葛甲、葛乙殴打致左眼轻伤。案发后,葛甲潜逃。法院以妨害公务罪判处葛乙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该院同时作出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书,确认由葛乙赔偿魏某医药费、残疾赔偿金等共计30000元,魏某放弃对葛甲的民事赔偿请求,但葛甲与其父葛丙并不知情。  相似文献   

10.
枪弹直接射击造成人体损伤在法医实践中常见,但向天射击后落下子弹(乏弹)对人体损伤在国内法医文献中还未见报告,本文就案例的发现,结合近年来有关的文献复习,就乏弹对人体的法医病理特征进行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1 案 例   某男, 40岁,某年 11月 5日早晨 7点左右,被警察追击罪犯时鸣枪后落下的子弹击伤头面部,伤后 1小时被送至某医院就诊,查体: T36.2℃, P90次 /min, R20次 /min, BP17/11kPa,神清,检查合作,右眼眶下外有一类园形创口,直径约 0.5cm,右眼睑瘀血肿胀,球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水肿,前房深浅正常,前…  相似文献   

11.
<正>在铁路公安法医实际工作中,铁路交通事故最常见的是撞击伤、辗轧伤和擦挫伤等,相应损伤的衣物检验也有别于其他案件,具有其自身特点。本文对铁路交通事故常见损伤中衣物检验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供同行参考。1铁路交通事故常见损伤的衣物检验特点1.1撞击伤衣物检验列车撞击铁路线路上的行人是发生最多的一类铁路交通事故,沿列车运行方向行走时被撞击较多见,主要是列车头部的直接撞击。道心内的行人被撞  相似文献   

12.
李琨 《法医学杂志》2002,18(4):243-243
在法医检案中,肘关节部位的几种X线象常被误诊为肘关节诸组成骨的骨折,给法医鉴定造成一定难度,如何正确识别是准确评定损伤程度的关键。1案例案例1:某男,31岁,个体户。某日因故被他人致伤右肘部及胸部。医院检查:右前臂后侧有5.0cm×3.5cm红肿区,压痛,肘关节活动受限。X线报告:右肘关节肱骨外上髁部可见多数小骨片游离。诊断:右肘关节外上髁撕脱骨折。法医门诊鉴定为轻伤。3月后复核鉴定时重新拍片示:右肘部软组织骨化。法医检查见:右肘外侧有2.1cm×0.3cm陈旧性疤痕,触诊该处软组织呈硬结状,肘关节活动正常。询问病史,右…  相似文献   

13.
韩波 《法医学杂志》2006,22(3):234-235
1案例宫某,男,50岁,煤矿工人。诉于2000年9月1日在上班期间被本单位李某击伤,右前胸部即感疼痛,不敢喘气、咳嗽等。宫某于次年8月30日委托本市法医门诊进行检验。宫某先后住院的病历记载如下:市中心医院病历初步诊断为右前胸壁挫伤;右第二、三肋软骨骨折。2000年9月7日右前胸压  相似文献   

14.
案名:魏某偷越国(边)境罪 [基本案情]2003年10月30日,犯罪嫌疑人魏某冒用其嫂子贾某的户口信息,以自己的头像,在叙永县公安局办理了一张贾某的身份证。2004年6月3日,犯罪嫌疑人魏某持该骗取的身份证在泸州市公安局以贾某名义和自己的头像办理护照,后持该护照六次出入国境。2009年1月7日,犯罪嫌疑人魏某再次使用该身份证到叙永县公安局申请换发护照时,被公安机关识破并当场抓获,魏某的认罪态度很好。  相似文献   

15.
张玮 《江淮法治》2009,(6):32-33
2008年12月19日下午,犯罪嫌疑人魏某等人在马鞍山市某市场附近碰到李某及谷某等人,魏某以曾借给李某2000元为由,向李某索要欠款并引发争吵打斗。2008年12月30日19时许,魏某、夏某等7人开车行至该市雨山中学门口时碰到谷某,出于报复心理,魏某遂指使同车的吴某、王某等人下车强行将谷某带上车开至湖西南路采西桥南端土石浅滩处。魏某等人为逼问李某的下落,逼迫谷某脱去衣服,跪在地上,对其拳打脚踢。无奈之下,谷某趁魏某等人不备之际,跳入采石河中逃跑。  相似文献   

16.
损伤鉴定时间是指在法医临床实践对某一损伤的程度进行评价的最佳时间点。是以临床医学对损伤的自然转归及临床治愈所需时程的认识为基础,结合法医临床检案经验与统计分析而形成的,关于某类损伤形成较为固定的形态所需时间的经验性判断。一、鉴定时间认识与实践的矛盾《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3条第3款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3条均规定在评价损伤程度时不仅要考虑损伤的原发性病变,还要考虑与损伤有直接关系的井发症及损伤弓愧的后遗症,“全面分析,综合评定”。此规定被认为是损伤鉴定时间的法律依据。在此姑且不论应如何从逻辑…  相似文献   

17.
在法医活体检验鉴定中经常遇到对骨折原因的分析论证,通过下面案例中使用CT扫描观察骨折细微结构变化,使骨折原因的阐明得以显易.案例 某男,25岁,因纵火案嫌疑人于案发后次日被传讯,问其右脚骨折原因时,诉说昨晚(案发时间)骑摩托车出外办事时,因摩托车摔倒,右脚被摩托车砸伤所致.阅其伤后所拍右足X平片:见右跟骨呈现低密度骨折线影两条.用CT对跟骨进行扫描,结果显示右跟骨粉碎性骨折.骨折线两侧松质骨骨小梁破坏,骨密  相似文献   

18.
周宇君 《证据科学》1998,5(3):132-134
损伤鉴定时间是指在法医临床实践对某一损伤的程度进行评价的最佳时间点.是以临床医学对损伤的自然转归及临床治愈所需时程的认识为基础,结合法医临床检案经验与统计分析而形成的,关于某类损伤形成较为固定的形态所需时间的经验性判断.  相似文献   

19.
浅谈损伤程度评定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法医门诊的普及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活体损伤的检验鉴定日趋增多,法医在工作中容易忽视和难以掌握的环节是评定时机,由于评定时机选择不当,可造成损伤程度结论的误差。因此正确选择评定时机是值得重视的问题。笔者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与同道共商。一、选择评定时机的必要性机体对损伤反应的复杂性形成评定时机的多态性。伤情评定和检验的对象是有生命的机体,因机体个体不同,对损伤的反应各异,使伤情的发展出现因时间不同而有差别,人的性别、年龄、体质、耐受性、心理素质等因素不同,对损伤引起的反应以及后果亦不尽相同,如机体某部位…  相似文献   

20.
案情晏某,女,50岁。自诉路经熊某(女,48岁)屋门口时,因口角纠纷被熊某打伤右踝。次日住医院治疗,X线片发现右踝胫腓骨骨折,故以故意伤害诉于法院。熊某否认打伤晏某右踝,其伤是其丈夫劝架时拉扯所致。为查明案情,弄清晏某右踝致伤原因,故委托法医进行法医学鉴定。法医学检验据晏某住院病历记载:右踝关节处软组织高度肿胀,波及小腿下段及足背,右踝部皮肤青紫,未见有表皮剥脱及皮肤裂伤。局部触压痛明显,主、被动运动均因疼受限。身体其它各部均未见损伤痕迹。右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报告:右胫腓骨内外踝骨折,正位对位对线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