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观点摘编     
邓小平的“三落三起” 毛泽东与邓小平有很深的关系,而这关系又有很复杂的方面。固然,邓的“一落”是因为被教条主义目为“毛派”,邓的出任总书记是毛提的名,这是他“一起”的顶锋,可是,邓的“二落”却是因为毛发动了批“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文化大革命”。固然,邓的“二起”,是毛的战略安排,在周恩来病重的情况下,毛重新起用邓来主持各方面工作的整顿,对邓曾寄予厚望。可是邓的“三落”又是因为毛对邓的整顿能否坚持“文  相似文献   

2.
广东代表团的霍福华代表郑重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纸”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他提交的几份建议中,记者格外留意的是《关于设立专项资金进行建筑业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建议》。因为早在见到霍代表之前,就听说他非常关注和支持教育事业,他兴建过学校,设立过教育基金,资助过贫困的学子,他说过“,我要从教育入手来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我不光要监督政府办好教育,还要身体力行做好这件事。”在此次人代会上,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容,霍代表提出了对进城农民工应进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给…  相似文献   

3.
一个平凡的香港市民,抛却安闲生活,为行善捐出所得,四海奔波,直至为之舍身捐躯,表现出的是最不凡的崇高境界。斯人之逝,神州同悲。 有记者询问黄福荣胞弟黄福华:“假如生命可以重头再来,您会选择支持还是劝阻福荣先生长期只身从事善举?”黄福华先生说:“如果让我重头选择,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他。”  相似文献   

4.
“我以什么回报党和人民 ?”邓新绿常常这样问自己。 他怎能不时时念念不忘对党和人民的回报呢 ?因为他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 当年的邓新绿,只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儿子,有一年天旱欠收,全家一年的收获都被地主抢走,母亲也被逼自杀。天地很大但有什么属于他邓新绿呢 ? 是新中国,使他邓新绿靠人民助学金,顺利地读完了中学、大学,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 是党和人民的培养,使他得以作为访问学者到德国研修世界科学前沿的等离子科学技术成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高级专家; 他无限热爱党,并于 1961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5.
笔者前不久赴台,参观 了台塑、光宝、莱德、 大亿、中钢、统一、全汉、力霸、福华等岛内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及台湾“工商建研会”、台湾“光电科技工业协进会”及新竹“工业策进会”等有影响的行业协会,耳闻目睹了台湾经济的一些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有的人虽然站着,品格却已经垮塌:有的人虽然残疾,却似一座丰碑,让人们永远景仰!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美德。”这个像丰碑一样的人物就是2006年年末入选中小学生德育读本《当代中国著名人物美德故事》的李铮。他是阜新市人大代表、全国自强模范、市福华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相似文献   

7.
刘文辉在民国历史上是个可圈可点的人物。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周恩来等帮助下,他联合四川实力派邓锡侯、潘文华等人起义,使蒋介石"决战川西"的美梦破灭,为解放大西南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刘文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8.
镌刻在心中的爱──记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李长海王国利结实的身体,着一身警服,犹如一道绿色的“屏障”,建功于治安前哨。擒歹徒,抓凶犯,破疑案,保护着人民的安宁,谱写了一曲曲人民卫士之歌。他就是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郑州市公安局二七区分局福华街派出所副科级侦察...  相似文献   

9.
邓演达老师是我在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时的教育长,也是我所敬爱的一位严师。他是民主革命杰出的领袖人物,是继承孙中山先生遗志,坚决拥护、彻底实行“三大政策”的左派领袖之一。他的一生是短暂的,却是光辉灿烂的,他的事业和精神,是永垂不朽的。我噙着热泪来追忆敬爱的老师。现在将我由学生到跟随其工作一年多时间内有关邓老师的几件永远难忘的事,记述下来,聊表崇敬哀悼之心于万一。(-)我是1926年春黄埔军校四期的入伍生。到了举行甄别考试,提升为军官生的口试一场,邓老师是主持口试者之一。当我听到叫名,应声站在他的面前时,…  相似文献   

10.
吴华德属龙,一头浓发总是梳得井井有条,剑眉大耳,棱角分明的嘴唇和高耸的狮鼻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诚然,吴华德在事业上也是追求大气的。作为闽西房地产界的领军人物,他所开发的“裕锦园”、“水韵华都”一次又一次地创造了业内“神话”。吴华德是福州长乐人,1981 年他才17岁,从沿海来到山区龙岩,作为改革开放后新一代商人,他摸着石头过河,当起了经  相似文献   

11.
他说他的名字叫“邓争议”。为什么会有争议,是因为敢讲真话、棱角分明才招来争议。但他认为,不在争议中奋进,就在争议中死亡。  相似文献   

12.
谈“事业看精神”郭治琛清代名臣曾国藩在其《冰鉴》一书中说过这么一句话,“事业看精神”。意思是说一个人的事业能否成功只要看一看他的精神状态就能知道。仔细揣摩这句名言,确实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没有宏大的精神力量,想成就一番事业是...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是光彩事业开展5周年,光彩事业缘于国家“/\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提出,是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物为了服务和落实国家这一重要计划而采取的实际行动。这项活动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曾为之题词:“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共同富裕”,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称赞光彩事业既是一种扶贫的经济行动,又是一种充满感情色彩的道德行为。五年来,参与光彩事业的非公有制个、fo绿营管理者在邓l。平理论的指引下,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把了限的资金投入到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5,支持这些地区发展经济,帮…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大总结历史,着眼现在,部署未来,始终贯穿着一根红线,高扬一面旗帜,那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这是我们高举旗帜,促进发展的根本;这是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根本政治保证。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求全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他同时指出:“中同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6.
王振民 《党建研究》2005,(10):36-37
事业兴衰,人才为 本。人才工作是关系全 局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工 作,历来受到党和国家 的高度重视。胡锦涛同 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 上指出:“人才问题是关 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 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 党和国家全局中具有十 分重要的地位。”要抓住 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 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 自己,关键是坚持以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  相似文献   

17.
《人民政坛》2009,(5):11-12
今年3月,赖店镇的县人大代表傅国明在接访中了解到,50多岁的傅福华因贫困至今未成家,几年来又因宅基地纠纷与邻里处不好关系,情绪较为偏激,经傅国明出面协调后,及时化解了矛盾。傅国明当选代表以来为选民办了不少实事,2008年被评为“优秀人大代表”,见到记者,他谦虚地说:“当初也不懂得怎么当人大代表,是县、镇人大积极引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胡成国 《群众》2006,(4):53-54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宿迁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洼地”,如何使之迅速“隆起”,跟上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键在于搞好全市党的建设,特别是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领导能力。近年来,宿迁市按照“治国必须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要求,紧紧围绕新时期党的建设总目标,坚持用邓  相似文献   

19.
人类即将跨入一个新的世纪———21世纪。党的十五大号召我们:“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全国工商联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已经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列入自己的章程。那么如何高举邓...  相似文献   

20.
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中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933年9月21日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南京雨花台。邓中夏1894年10月5日出生于湖南省宜章县一个官僚地主家庭。1917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这时新文化运动正在蓬勃发展,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倡“兼容并蓄”,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支持学生组织各种社团活动。邓中夏深为震动,他常去别的系听课,广泛学习各种新知识。在思想上,他开始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把注意力转到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来。他明确表示,在这种大变革的时代,不能再埋首书堆,要寻找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