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刊揽胜     
观点令人忧虑的笑廉不笑贪《衖望》杂志今年第41期发表署名姜敏的文章,指出,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怪现象,廉政干部大多被认为是没本事,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能捞会贪者反倒被认为是有能耐,被推崇为“有开拓精神”的人。沈阳市新城子区广电局局长张德山,几十年如一日辛辛苦苦干工作,出差从不坐卧铺车,吃饭总是一碗面条或一盒快餐,可别人对他的做法不以为然,认为他与现代商品经济社会脱节。相反,腐败分子马向东从80年代就开始“买官”、贿选,继而从商业局副局长的位置直线上升。马向东的口碑一直不好,举报信不断,却能一次次…  相似文献   

2.
贪与官的瓜葛在人们的头脑中几乎划上了等号。之所以自古以来就有贪官这个专用名词,说明贪总是与官相伴,官总是与贪交媾。然而,贪的仅仅都是官吗?未必。先说身边事。鄙人有一同乡,多年未曾谋面,日前邂逅相遇。老乡见老乡,说话挺直爽,他说:这年头吃香喝辣,日子过得倒挺惬意,就怨没捞个干部当当,这是个遗憾。不过,没当官也好,少些烦恼,不当干部他照样比某些当官的腐败得多。老乡辩言,这不能怨他品性差,有的时候,他也是被人抬捧着腐败的。虽然不是官,但身在的部门牌子硬,有权威,能管人呀,就少不了有人来讨好、巴结。老乡…  相似文献   

3.
公安队伍的廉政建设刻不容缓。当前导致公安腐败的主要因素有经济体制转型与寻租活动猖獗、权力失控与监督不利、吏制与腐败、经费匮乏与低薪浊廉、法律滞后与执法失职、道德下滑与意识扭曲等。加强公安廉政建设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淡化权力 ,放权促廉 ;强化监督 ,以制护廉 ;深化改革 ,源头正廉 ;从优待警 ,保薪养廉 ;重点惩贪 ,依法保廉 ;崇尚文化 ,以德倡廉 ;为警清廉 ,自律守廉。  相似文献   

4.
最近,海南某单位组织领导干部到监狱里参观,让官员们亲身“体验”一下贪官们在囹圄中的生活。据说,官员们看了之后触动很大,回去后纷纷表示不敢再贪。说实话,我对这一招的效果乐观不起来。这并非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想一想这几年,每年被判刑的贪官多达万人以上,处死刑的也有数百人,连胡长清、成克杰这样的高官都给毙了,但贪官们并未被吓住,照贪不误,该捞照捞。指望官员们到监狱里走一趟就不敢再贪,也实在小看贪官们的胆量了。近年来,各地的反腐高招迭出,有的让落网的贪官在电视上现身说教,开展警示教育:“有的举办“贤…  相似文献   

5.
反腐败既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斗争;既要把腐败分子挖出来绳之以法,也要下大气力去改变那种"笑贫不笑贪"的腐败文化,在全体公民中营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文化氛围。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面对传统与现实的挑战,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提升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大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开展的党员干部警示教育中,听到一些清贫或不景气单位同志的抱怨,说他们这些“清水衙门”和“清水岗位”的人没有必要搞什么警示教育,他们个个清清白白,想搞腐败都没有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清水单位”和“清水岗位”一小部分人不健康的思想和心态。   这些人工作在较清贫的单位或岗位,待遇不好,眼红一些有权有钱的单位和岗位,势必心理不平衡,久而久之,就会由羡慕、攀比、嫉妒,进而上升到渴望、欲望、邪念,最后形成一种消极的腐败思想。“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免疫系统一旦被破坏,很容易感染病菌,侵蚀肌…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严重违法犯罪的腐败分子是极少数,一尘不染、清正廉洁的也是少数,大多数都有或轻或重的不洁行为,"笑贫不笑贪"的价值取向和"能腐就腐"的腐败心理在部分干部群众中蔓延,反腐倡廉工作任务艰巨,形势严峻.腐败是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充分的必然产物,科学发展是解决当前中国一切重大社会矛盾和问题包括党风廉政问题的重要基础.因此,作为从事反腐倡廉工作的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才能打开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陈忠和给人的印象是,总把灿烂的笑容写在脸上。胜利时, 他笑;落后时,他也笑。电视上观赏,他笑;近距离采访,他也笑。载誉归来,他笑;广告代言人,他也是笑。甚至还有人说,陈忠和挑选的娘子军,每个人都是和他一样, “见人先迎三分笑”,找不  相似文献   

9.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重庆直辖以来,历届班子都高度重视党建,成效显著。胡锦涛总书记说:“在和平建设时期,如果说有什么东西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的话,腐败就是很突出的一个。”我市的梁晓琦、蒋勇、刘信勇、晏大彬等人,涉案金额都在千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治理腐败的制度设计,直接影响着治理腐败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状况。只有坚持系统配套、适度超前、公开透明、人性本恶的原则和遵循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才能设计出一整套严密的制度,让人无法腐败。因此,应着力构建“不想贪”的防范机制、“不能贪”的约束机制、“不易贪”的监督机制、“不敢贪”的惩戒机制、“不必贪”的保障机制,为防治腐败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山东人大工作》2007,(9):56-57
《检察日报》8月14日刊登中国法学会郭道晖教授的文章.剖析了当前官场中官员一边腐败一边升官的怪现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人事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对贪渎官员的检举制度、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12.
1、坚持以人为本。在开展反腐倡廉的宣教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功能的重要性,把廉政文化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对一个地区而言,廉政文化具有舆论和风气的导向作用。廉政文化建设的具体现状,一定程度上折射着这个地区的廉政水准。针对某些“笑廉不笑贪”、“羡腐心理”等消极文化现象,一定要用先进的文化去战胜落后的文化,以人为本,根据广大党员干部的身心特点、  相似文献   

13.
当下,有些人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更有甚者,每每与“醒掌一方权,醉卧温柔乡”的大贪巨蠹攀比,常抱“小巫大巫”之怨,常发“虚度此生”之慨,由“痛恨腐败”、“妒嫉腐败”渐变为“馋羡腐败”、“向往腐败”,慢慢形成一种“趋腐心理”。认为:本本分分是“无能”,清廉自守是“没用”,敢贪多捞是“魄力”,  相似文献   

14.
《精神文明导刊》2007,(2):59-59
墨西哥《至上报》近日刊载题为《工作效率与快乐》的文章说,一个公司的员工越快乐,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越高。文章对公司老板们建议说。下次看到你的员工在笑,可别认为他们是在偷懒,相反,他们的笑很可能会帮你换来更多的钞票。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腐败滋生的原因古人称腐败为贪,为墨,为淫。贪、墨是官的专利。剧《左传》载,夏朝时规定:“昏、墨、贼、杀。”其中“墨”就是贪污,一贪就染上了“墨迹”,非但难以洗耻,还要杀头,用刑严厉。今非昔比,时下的腐败不同古代的贪墨。贪、墨无法根治,腐败可以解决且正在解决,不过追根探源,权力导致腐败,千百年来封建专制及其遗毒是造成腐败的总根子。政治原因——从政治角度看,我国目前政治腐败主要表现为吏治腐败、司法腐败和行政腐败三个方面。政治权利是政治的核心,政治腐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权力腐败。从理论上讲,我国权…  相似文献   

16.
“小官大贪”,并不是新近才有的事。认识“小官大贪”现象,自然是想要达到惩治效果的前提。依笔者之见,“小官大贪”在于“三小”。 一是“小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是浸透在人们头脑里根深蒂固的东西,由此带来的便是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制”,官也分三六九等,人们对官的“看待”,比如尊敬、服从的程度,是与级别高低成正比的,位越高的官,受到公众的敬仰就越高。这种对小官“小看”的历史原因,还影响着当今,也同样左右着一些小官的心理,他们要强烈地表现自己的“能耐”,其中就包括贪欲。越是被人“小看”的小官,往往越有一种胆大妄为的心态,甚至他们也不在乎这样的“小官”位之丢失——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能捞就快点捞。  相似文献   

17.
“海派清口”表演者周立波某次说“脱口秀”,提起国人的一种通病,认为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十艮人有、笑人无”。解释得通俗一点就是:你过得挺好,富裕,别人嫉妒你;你日子穷蹙,寒酸,别人笑话你。  相似文献   

18.
古书中有“官管官”之说,“官者,管也”,还把官分为“管官的官”和“官管的官”,说明官是要管的。管是权力的象征。不管,权力就会越轨,就会膨胀而导致腐败。 我们的领导工作中。选“官”任“官”已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然而对于管“官”,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却不大被人重视,更谈不上管好管严,管出成效来。由于只任不管,或管而不严,往往勤的变懒,廉的变贪,谦  相似文献   

19.
每到岁末年初,纪检监察机关就要发出廉政通知,出台各种规定,其效果如何,众说不一。对此,很多读者来信发表了他们的看法。◆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腐败成本杜绝腐败,关键要形成领导干部不敢贪、不想贪,不能贪、贪不了的环境。要加强惩治的威慑力,让腐败分子倾家荡产、名声扫地,付出极高的腐败成本。同时又要加强制度建设,堵塞各种漏洞,形成即使有人想贪,也因为制度严密,监督到位,无法去贪,伸手必被捉的高压态势,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制度反腐败。(广东朱忠保)◆监督环节不能成为摆设西安宝马彩票案中的公证员董萍曾无数次在抽奖现场宣布“抽奖活动真…  相似文献   

20.
徐娟 《人民政坛》2014,(12):38-39
<正>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但长期以来很多地方农村"三资"的管理不规范、不完善,渐成基层腐败频发区域。前段时间,湘西吉首市的一名村干部在因贪污公款被查后,依然理直气壮地反问:"我当村干部不就是为了捞两个吗,这怎么还违法了?""村干部捞钱不违法",讲出这样话的村干部,说他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