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透视“鞍钢宪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文玉 《世纪桥》2002,(5):14-15
“鞍钢宪法”是1960年3月毛泽东批准的以鞍钢为楷模的企业管理模式,即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它产生于政治领域,运行于经济领域,体现了计划经济时代政治对经济的僭越,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可以说,“鞍钢宪法”是计划经济时代政治——经济关系的典型案例。透视“鞍钢宪法”于今天政治改革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鞍钢宪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鞍钢宪法既是一个人们较为熟知的问题,又是一个产生特殊年代、至今也很难把握并缺乏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即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一、鞍钢宪法产生的背景论及鞍钢宪法产生的背景,自然应从鞍钢谈起。鞍钢(鞍山钢铁公司的简称)是一个具有多年历史的老企业,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恢复和建立起来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其前身是1916年成立的中日合办的鞍山振兴铁矿公司及1918年末成立的鞍山制铁所,以后演变为1933年成立的昭和制钢所。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政府接收,成立了资源委员会鞍山钢铁有限公司。1948年2月19日,人民解放军攻…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在学习、研究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时候,"鞍钢宪法"是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理论话题,尽管五十多年过去了,但今天回头看看,这个理论话题仍然给我们很多教益和启迪。"鞍钢宪法"大家都知道就是"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思想,就是当年北安庆华工具厂和齐齐哈尔建华机械厂创造的走群众路线管理企业的形式,具体来讲,"两参"就是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一改"就是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三结合"就是工人、  相似文献   

4.
宛江平 《江淮》2020,(1):22-22
年前,一份盖有莘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章的落实情况报告引发网友围观,县委书记王峰在这份情况报告上发现了多处错误并进行了批示。其中一处错误就是把莘县县委书记王峰的名字误写成“汪峰”,还有标点符号、上报数据也存在错误。并且住建局局长在文件上的签字也疑似复印上去的。县委书记做出了这一批示“……工作作风,岂是小事!”  相似文献   

5.
2009年,鞍山市委统战部始终把动员全市统一战线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振兴”(以下简称“三保一促”)服务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广泛开展了“我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献良策活动”。市、县两级统战部门共组织了22个调研组,  相似文献   

6.
张永 《世纪桥》2010,(17):22-23
鞍钢宪法是毛泽东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管理体制的重大成果。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鞍钢宪法已引起学术界关注、思考与探讨。其中涉及鞍钢宪法内容、原创探究、运作效绩和对鞍钢宪法的评价等重要问题。本文对这几个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希冀为推动鞍钢宪法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7.
"鞍钢宪法"是新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一种探索。由于历史原因,其本身成为政治运动的牺牲品而遭到废弃;加之其发展历史不长,在理论归纳上也不尽成熟。但其思想却在国外倍受重视,并以多种形式在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和企业治理中逐步扩展,从而成为具有世界性意义的管理思潮。"鞍钢宪法"对解决我国企业改革和治理中的难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更是有开创性意义;同时对解决西方企业制度的不足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按照“人生实验”报告,应该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可我总时不时地感到四十而缺,尽管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美国学者W·B·彼得金写的那本《人生四十才开始》的书,但还是驱赶不走缺的感觉.到底缺点什么呢,我一时也难以理出个端底.也许这种缺和悔有关系.当生命之树画出第四十个不规则圆的时候,咣的一声,几乎是来不及刹车,我的生命列车就到了“四○”车站,是加水检修,是重新编组,还是反思,反正都需要补缺点什么、在这以前那漫长、湍急而又无声的旅途中,我曾发誓要给岁月留下点什么.可当在“四○”车站翻看人生等高线图的时候,悔却笼罩心头;不但看不到什么,几乎是连足迹都被抹平了.在那人生成果的存折上.不  相似文献   

9.
谷春立 《党建》2011,(8):30-30
“唱讲学做创”活动是辽宁省鞍山市委紧紧围绕大力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体制转型和创新党建工作这一全市中心任务,全面推进鞍山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的一项重大工作部署。此项活动的开展在全市上下得到了积极的响应,鞍山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热潮迅速掀起。  相似文献   

10.
许多贪官被查处后,尤其是被处以极刑的贪官,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都会表现出痛心疾首,刻骨铭心的“悔”。“东方巨贪”戚火贵落入法网后,曾向党、向人民痛悔说:“我非常痛恨自己的所作所为,被金钱所诱惑,被金钱所害,既害了自己、也害了家人、更害了社会,我对不起党和组织多年来对我的培养,我永远不能宽恕自己。”有一位贪官在接到死刑判决书时,泪流满面地说:“钱这东西,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去,我要这么多钱干什么?如果还有来世的话,我选择当农民,就是清清贫贫过一生,也绝不会涉足功名利禄之争。”还有一位因贪污、受贿…  相似文献   

11.
金海林 《奋斗》2011,(10):61-62
据媒体报道,不久前年逾八旬的原长沙市委副书记朱尚同给省市领导打了一份“紧急报告”,炮轰长沙好大喜功的“面子工程”,经微博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场风波。在网络热议的同时,朱尚同也遭到质疑,被推上“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2.
丁帆 《党史纵横》2008,(3):26-28
记得在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周恩来》中有这样一组镜头:1968年10月,周总理在办公室里看阅公安部送来的有关孙维世的死亡报告书,“在押犯孙维世于10月12日晚11时送公安部医院,诊断系蜘蛛膜下腔出血,经治疗无效,于14日下午3时30分死亡。特此报告,王明苏修特务专案组。”周总理心情特别沉重地在孙维世死亡报告上批示并告诉秘书“马上送公安部,叮嘱他们要保护好孙维世的遗体,准备检验。”秘书奉命走后,周总理陷入回忆中……  相似文献   

13.
2016年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即对军委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的批示,也就是“五七指示”发表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总后勤部这个报告文本一直未完全公之于众,对毛泽东这封信的解读也众说纷纭,对这份报告和这封信引发的共产主义实践活动也存在不同的评价.作为一个史学爱好者,笔者觉得有必要对此进行梳理分析,以求接近历史的本相.  相似文献   

14.
自2009年以来,鞍山市委统战部连续两年在部机关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支部党员干部中开展“精读一本书、撰写一篇体会文章、开展一项专题调研、创造一项亮点工作”为内容的“四个一”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该活动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1940年冬季,中央党报委员会的负责人王明,就是那位从苏联回来不久、自称马克思主义理论权威的人,把新华社社长向仲华唤到他的住宅发了一顿脾气。他拿出新华社1940年的总结报告往桌子上一扔,面带怒色地问:“新华社的工作归我管,为啥不把报告先交给我看?”原来,是送毛泽东的那份新华社工作总结报告,经毛泽东批示后转到了王明的手中。毛泽东及时详细地翻阅了这个报告,并做了态度十分积极、明朗的批示,转王明所负责的中央党报委员会,以使党报主管部门能充分认识到,随着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务必重视和进一步加强新闻通讯工…  相似文献   

16.
13载的“陈案”,在领导批示的“驱动”之下,警方只用13天就成功告破。这既非传奇,更非神话,而是5月25日《大河报》报道的发生在安徽省利辛县的一件真实事例。一宗两兄弟被害抛尸路边的案件,整整在公安机关沉寂13年不见结果,可当公安厅厅长接访并作批示后,当地警方仅用13天便将此案告破,两名凶手也被缉拿归案。一桩案情明晰的杀人案,却在公安部门积压了13年之久,最终靠厅长批示才得以重新“驱动”破案程序,实在令人感慨良多!一个本不算复杂的案子,为何要劳驾公安厅厅长亲笔“批示”,才能重新启动办理程序呢?而且仅仅用了13天的时间就成功告破…  相似文献   

17.
2012年,我考取了宁河县原籍大学生“村官”,被分配到芦台镇薄后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入职以来,我参与过村里的“两委”换届,统计过农业补贴,为党员播放过远程教育,也整理过村委会的相关文件。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利用业余时间整理农家书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朱满 《学习导报》2011,(24):42-43
有学者对《邓小平文选》作了统计,在邓小平的讲话、谈话、报告和批示中,“不行”一词使用得非常多,成为他口头和文字表达的一个鲜明特点。如《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共有60篇文稿,其中36篇文稿100多处用了“不行”这个词。  相似文献   

19.
当时毛泽东发给志愿军的电报开头多是“彭邓洪韩解杜”,洪学智作为其中的“洪”,起到了别人不可替代的作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歌是这么唱的,但当时的过江却是静悄悄的。1950年10月25日,也就是过江后的第3天,我军就和敌军遭遇,第一次战役打响了。凌晨,作战室的电话铃响起来。118师报告说,他们的正面发现了敌人。分管司令部、特种兵和后勤的副司令员洪学智批示:“多往里放一放,等敌人钻进口袋里再坚决消灭它。”此时,敌方都很狂妄,他们并不知道我志愿军主力已经过江,还在声称马上便可以“饮马鸭绿…  相似文献   

20.
1963年5月10日.在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即将开始的时候,毛泽东就中共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和河南省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报告.写了抓紧进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的批示。他在对宋任穷报告的批语中指出:“四清”运动中用村史、家史、社史、厂史的方法教育青年群众.这件事是普遍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