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姜维  张晓东 《新东方》2013,(6):59-62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方式、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径选择。海南作为"小政府、大社会"模式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和包容性,海南要争创规范高效优质政府服务实践范例,需要大力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笔者通过介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论内涵和现实价值,归纳总结海南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践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强化海南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林习珍 《世纪行》2014,(1):33-33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民生和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高度关注。通过调研,我们认为,省委、省政府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在创新便民服务机制、搭建为民服务平台、增强利民服务功能、拓展行政服务领域等方面成效明显。中央和省委的政策让农民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但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推进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推进难。农民在宅基地上"自  相似文献   

3.
中国政府积极倡导包容性增长,其基本含义是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包容性增长的基本要素包括: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目标,中国政府正在和即将采取以下政策措施:一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增长;二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最大限度创造劳动者就业和发展机会;三是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四是加强社会保障网络建设,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提出时间不长,但始终贯穿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与"科学发展观"和"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理念一脉相承,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执政党政治包容性是保持执政党生命力、巩固执政地位不可或缺的政治品质。执政党面对当前社会转型期价值多元、利益分化的现实情况,不断提升政治包容性,求同存异,最大限度满足社会不同组织和个人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从而达成社会包容性发展、稳定和谐的双赢结果。社会的和谐需要提升执政党政治包容性,建立包容协调的社会利益诉求多元表达的基础;注重在与民众包容与协商互动中不断提升执政水平与执政能力;以包容筑牢社会信任关系的基石;以政治包容性拓展民意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   

5.
<正>一年一度的民政论坛如期举行。今年的论坛,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民政工作的改革创新为主题,紧紧围绕完善基本民生保障体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拓展基本公共服务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集中展示了民政系统和社会各界在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方面的丰硕成果,也为民政部门"听民声、纳民意、集民智"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刘敏  李永忠 《人民论坛》2011,(7):166-167
包容性增长强调社会应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使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人民富裕协调同步,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倡导包容性增长对引导各级政府抛弃GDP崇拜,保障和改善民生,避免堕入"中等收入陷阱"等有重要意义。在推进包容性增长的过程中,我们应致力于完善民生政策,落实民生目标,化解民生难题。  相似文献   

7.
关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辨析及实现要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岷峰  张惠 《桂海论丛》2011,27(1):68-72
中国政府努力践行着以包容性增长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政策引导机制。在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应以平等参与,合理共享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主旨;以内需型经济增长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驱动力;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主攻方向;以区域协调统筹发展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砝码;以保障与改善民生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落脚点;以资源环境可持续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着力点;以科技文化创新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支撑;以互利、共赢、开放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强大动力;以"四位一体"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全效保障。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建设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坚持和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首先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即坚持和完善党的科学领导,坚持和贯彻科学的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科学的指导理论;其次要遵循人民性原则,即坚持为了人民,坚持依靠人民,坚持人民评判标准;最后要遵循辩证性原则,即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坚持包容性与斗争性相统一,坚持时度效相统一。  相似文献   

9.
声音     
《中国民政》2014,(9):6-6
<正>我们应该坚持包容性增长理念,用社会政策托底宏观经济政策,织牢社会安全网,推动经济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我们应该协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拓展更大经济发展空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上发表题为《新起点 新愿景 新动力》的讲话这样强调。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谁能做到十全十美?我们来这里就是要解决问题,就是要听真话。——8月4日,云南鲁甸发生地震后,李克强总理及时赶往震中龙头山镇龙泉村灾区召开现场协调会,三次称赞鲁甸  相似文献   

10.
面对疫情中社会思想领域的复杂状态以及由此导致的舆情浪潮,必须做好舆论引导、思想引领: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正确区分思想领域的不同情况,做到精准施策、有的放矢;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遵循从"稳人心"到"强信心""筑同心"的基本方向和渐进过程;坚持总体理念,将思想引领融入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形成引领合力、拓展引领路径;坚持"立破并举"原则,排除各种错误信息的干扰,努力营造万众一心、坚定抗"疫"的思想氛围和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1.
建设包容性社区:居民权利均等化的社会政策想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中国的包容性社会,需要强调国家的责任,也不可忽视基层社会动员的重要性。建设包容性社区针对的核心问题是,基层社会体制依然带有浓厚的差序格局传统和身份制色彩,户籍制度与等级制的社区组织形式相互固化,形成了自利性的地方性传统。这种状态既可能抑制对包容性社会政策的需求,也可能带来对包容性社会政策的抗拒。建设包容性社区的核心价值在于倡导基于居住的社区成员权均等,增进社区自治权、社区福利分配权、社区邻里文化的包容性。包容性社区建设的动员,将为落实公民权利平等的宪政价值提供社会文化基础,并在追求包容性发展的道路上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联动。这也为包容性社会政策赋予了培育中国社会现代性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2.
马忠泉 《理论月刊》2024,(3):122-13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人民主体性原则落实到执法实践中就是要在执法过程中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包容性执法是行政执法经历“有法必依”“严格执法”阶段后必然要求的原则,是行政自由裁量范围扩大和实质平等、实质法治观念普及的必然结果,是人民主体性原则在执法过程中的体现。包容性执法原则有着内在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其体现的是实质的法治观和平等观,并不违背法治原则和平等原则。在严格执法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倡包容性执法原则无论对发展法治中国理论还是推动法治中国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沈阳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需要。本文根据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与公共服务需求之间的平衡理论,立足"东北亚""高品质""公共服务"以及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等问题,按照"坚持中心地位、坚持为民惠民、坚持提标提档、坚持彰显特色"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充分挖掘自身文化与特质,把特色化、个性化追求贯穿到城市公共服务建设管理过程,重点分析现阶段的问题不足,切实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和把握统一战线中的政治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自由作为统一战线成员政治活动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特定的活动内容和范围,反映了统一战线的基本政治原则和政治包容性.政治自由主要是由国家宪法、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等来规范的,其边界不町逾越.因此,我们要全面认识政治自由的内涵,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准确把握政治自由的特点,坚持遵守共同的政治准则;科学划分政治自由的不同层次和范围,坚持发挥政治自由的积极作用;按照"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针,坚持和而不同、体谅包容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对未来发展模式的选择要遵循科学发展观。我国城市化问题需通盘考虑: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全国产业结构均衡布局、确保"三农"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认真分析和解决影响中小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加强探索和实践:形成政策、规划、财政投入合力;增加乡镇政府财政收入,增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多渠道增加乡镇社会事业投入,多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6.
《新东方》2017,(6)
非营利组织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的服务职能和作用,是我们党和政府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重点,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期待和新需求的有效方式之一。要优化非营利组织对公共服务的嵌入,促使其实现聚合性发展,就要营造健康的政策法律法规环境,多方拓展其资金来源,还要提高非营利组织自身能力,增强其公共服务的本领和社会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陈云良 《人民论坛》2010,(10):24-26
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大力增加发展性公共服务供给,制定一部统一的公共服务基本法,明确小康社会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严格坚持法律保留原则,对政府的各种公共服务义务作出明确规定;提高生存性公共服务和安全性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增加发展性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和种类。  相似文献   

18.
一、包容性发展的缘起背景"包容性发展"(inclusive development)概念的提出,缘于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演进,亚洲地区各国在抓住机遇发展经济的同时,正日益面临着收入分配不公、两极分化趋势加剧的风险。亚洲开发银行在秉持"对穷人友善的增长"基础上提炼出"包容性增长"的全新概念,并以此为契机,不断拓展和升级内容形成"包容性发展"的理论体系和战略模式。"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建构深刻折射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正由"物本主义路线"向"人本主义路线"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 《两岸关系》2013,(2):33-33
究竟如何发展和丰富"一个中国原则",并解决其针对不同对象(如对国际社会和两岸关系)的不同表述,使之更富于包容性,更能体现祖国大陆的善意和诚意,更符合两岸关系的实际情况,为两岸关系拓展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大陆的有关领导及各个方面都对此做出了深刻的思考。1998年10月14日,海协会长汪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包容性增长"理念与科学发展观同样重视以人为本,而且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关注弱势群体;"包容性增长"理念与科学发展观同样坚持统筹兼顾,而且更加强调增长过程的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