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张慕良 《湖湘论坛》2015,(3):135-139
王弼在具体讨论"有"、"关系"之前,首先认定的是万事万物的产生都是具有规律性及统一性的理性立场,并不能以"贵无论"来定义其本体论思想。同时,"无"概念在王弼的思想体系中也并不是一存在概念,而是属性概念。王弼只是用"无"来称谓不可命名的"道"、"一"的属性。对王弼本体论思想的再研究,对合理定位"魏晋玄学"的整体学派属性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弼在具体讨论"有"、"关系"之前,首先认定的是万事万物的产生都是具有规律性及统一性的理性立场,并不能以"贵无论"来定义其本体论思想。同时,"无"概念在王弼的思想体系中也并不是一存在概念,而是属性概念。王弼只是用"无"来称谓不可命名的"道"、"一"的属性。对王弼本体论思想的再研究,对合理定位"魏晋玄学"的整体学派属性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弼玄学辩证思想探微王宝莲王弼玄学思想集中在他的《老子注》和《周易注》等著作中,内容涉及政治、伦理和哲学等诸多方面,而其中的哲学思想占主要地位。目前学术界虽然对整个玄学研究较多,但就王粥玄学中所蕴含的辩证思想却所涉不多,而传统的观点都认为王弼玄学中对...  相似文献   

4.
孔孟文化发展至汉代,儒家文化便失去了它的"根本",汉儒们把儒家附会以谶纬迷信,使得孔孟文化有形无质,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王弼便提出了他的"名教出于自然"的教育哲学思想.在王弼的哲学概念体系里,道、自然、本无等概念都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概念;德、名教、情等概念都是作用论意义上的概念.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正是从这个体用论意义上提出来的.王弼从这一体用论出发,进一步探讨性与情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他著名的"以性统情"、"圣人有情"的性情论.  相似文献   

5.
王弼哲学,无论是从"无"在文本中的含义,还是从"无"与"道"的关系,都无法说明"无"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从王弼的整个哲学体系上看,仍是以"道"为本体。但"道"在指物时是指始成物时的"无为",而指人时是指人的言行的"无为",顺自然而为。王弼认为,只有抓住了"道"的这两种内在含义,才能实现"崇本举末"、"崇本息末"的最终目的。造成把"无"误解为本体的根源是部分学者或只从字面上理解,或是断章取义,而不能在王弼哲学整体的理论架构上把握"无"的意义和作用。这两者可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魏晋玄学在儒道会通的背景下兴起,“以无为本”逐渐成为时代共识。王弼从道的运动入手,将“无”视为“道”之“隐”,将“有”视为“道”之“显”在于世,推进了对“无”的认识,建立起“以无为本”“崇本息末”,“以无为用”“崇本举末”的完整思想体系。王弼这一“举本统末”的思想体系,是整个魏晋玄学的理论最强音,不仅是为了探求对本体之“道”的观照,更是为了关注“道”之在世,关注处身其中的现实人生,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王娅  刘琦 《前沿》2011,(23):99-102,106
自正始时期王弼建构了以无为本的本体论哲学体系,要求人们不要被经验现象所蒙蔽,应该透过现象,探索万千事物背后的统一性普遍性以及必然性。但是王弼哲学缺少对差别性与多样性的经验事物的具体说明,因此造成了认识上的欠缺。而竹林时期的哲学家向秀,充分阐释自生自化的概念,从而形成了以存在论为根本特色的思想理论,使魏晋玄学形上学的重心从本体论的领域转移到了存在论的领域。由此,向秀开创了关于人生实践方面的思考,更多的关注个体的实践与体悟,在认识方法上较前人有很大的独创。  相似文献   

8.
公元三世纪的中西方思想界,随着玄学与基督教的兴起,出现了一股解经热潮。中国以王弼等玄学家为代表,提出"得意忘言"的方法来解读典籍,融合儒道思想;西方则以奥利金等教父的释经最为活跃,主张对圣经采用"寓意解经法",会通两希文化。从文化会通的视角来看,两者在背景、语言观、思路和影响等方面都有共性;解经文本的语言也因思想会通而体现出张力性与对话性。通过比较互参,有助于深入认识两种思想的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9.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解释的权力之间应该有明确的划分.最高人民法院对刑法所作的涉及具体犯罪定罪标准等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的解释属于越权解释,故此,应该立足于上述"两高"机关的解释能力以及法治国家的要求对法律解释权的宪法规定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特殊实际相结合,是我党长期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普遍原理和具体实际的创造性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王弼的有无之辩是魏晋时门阀士族巩固其统治的现实要求在理论上的反映,也是当时社会思潮的产物。虽然其存在的范畴本了老子,但王弼把它从生成论的含义提升到了本体论的含义,并通过对“体用”,“一多”、“动静”等关系的探讨,较为系统地论证了“以无为本”的基本命题。王弼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对后来的发展颇具影响。  相似文献   

12.
道德建设是人的现代化的中心环节,改造国民道德是梁启超伦理思想的根本任务。在具体展开对中国旧道德进行变革和重构时,梁启超采用对传统道德的现代性转化和对西方道德价值的批判性引进两种方式,即梁启超所谓的"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和"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为近代中国新道德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不仅在当时具有重大启蒙意义,而且对于当代中国道德生活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建立在经典历史唯物主义所开创的历史性解释原则基础之上的。邓小平的发展理论,一方面从经典马克思主义那里继承了这一历史性解释原则,另一方面,又以这一历史性解释原则开创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原理。  相似文献   

14.
自治与法治是美国宪政的两个核心原则,但二者之间固有的张力,使得自治与法治的关系成为美国宪政史争论不休的话题.对自治与法治的普遍信仰使得只有不违背自治与法治这两个宪政的潜在承诺的论证,才有可能获得普遍的赞同,其中多元主义的解释长期以来左右着人们的认知.共和主义的法学家米歇尔曼认为宪政反对多元主义政治学,以"可创生法的政治"对宪政中的自治与法治进行一致性的解释,并描绘了一幅多元性条件下的共和主义的商谈宪政图景.  相似文献   

15.
潘知常 《思想战线》2002,28(3):85-90
美学是对于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活生生的东西的阐释 ,是“说‘不可说’” ,因此 ,传统的美学提问方式必须加以转换 :从追“根”问“底”以及透过个别追问普遍、透过具体追问抽象、透过变化追问永恒、透过现象追问本质 ,转向对于“怎么样”的追问 ,即对于对象世界的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审美活动自身的无穷无尽的可能性的追问。而这就要走出知识论的框架 ,置身生存活动为什么为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 ,就成为美学尤其是生命美学的提问方式  相似文献   

16.
言意关系本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这对范畴在《周易·系辞上》中就已提出过。王弼通过对言、意矛盾的揭示,反映了对认识主体——人本身认识能力的考察。他承认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主体“可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不仅看到离开言、象就无法尽意,同时又认为言、象作为尽意的工具、手段是具体的、有限的。就人要达到对最后本体、最普遍原则的认识的目的来说,言又不能尽意。虽然王弼割裂了认识过程中由不尽到尽的发展,把言不尽意的阶段片面化、绝对化并与整个人类认识发展过程割裂,以至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但却对人的认识能力做了初步的考察。开了尽与不尽问题讨论的先河,意识到人的认识能力的认识范围和界限。把认识的中心由自然转向对主体的探讨,开始了对认识主体自身的反思,扭转了认识主体在认识中的被动地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和《实践理性批判》两本著作的一些差异。前者以"何为最具有道德价值的行为"为逻辑出发点,并以智性世界为基础论证了道德律如何可能;而后者从寻找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实践法则出发,推导出道德律,并且通过一个理性事实论证了道德律的可能性。康德独创性地从人自身的理性中寻找意志的决定根据,并最终确立了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法则,成功地在道德哲学领域掀起一场"哥白尼革命"。  相似文献   

18.
余树苹 《求索》2010,(3):117-119
王弼的圣人观中最重要的观点是“圣人体无”与“圣人有情”。“体无”突出了圣人的玄性,“有情”则彰显了圣人的人间性。“无”为体,“情”为用,“无”是“自然”,“情”亦是“自然”,体与用的圆融,恰在于此。在王弼的圣人观中,体现的是魏晋士人将文化正统与价值追求融合的努力。外儒内道所导致的结果是,对圣人的关注由外在转到内涵,“圣人”不再是只有公共意义的摆设,而是活生生的有情有性的个体。这是王弼的独创,也是时势使然。  相似文献   

19.
赵亮 《求索》2012,(11):157-158
从政治哲学的著作中,发现权衡(prudence)被有意忽视的现象。为了探求答案,作者重读了苏格拉底,力图以苏格拉底对权衡(prudence)的阐释,结合政治哲学史的发展来解释这一问题。借助对失落了的"权衡"的追问,对"哲学王"的经典命题得出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最一股理论概括。其思想极其丰富,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矛盾分析为核心的辩证办法和群众路线等三个基个方面。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