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电影作品归属存在逻辑上的矛盾,作者不能原始获得著作权,这背离了著作权法作者获得原始著作权的基本原则。电影作品的原始著作权应归作者,制片人只能通过合同成为作品或制品的被许可使用人。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25)
《人口原理》一书针对英国当时的人地矛盾以及犯罪率高升、两极分化严重等社会现状提出了关于人口再生产和物质资料再生产不可调和的问题,并指出人口再生产必然受到积极性和预防性两种人口波动规律的控制,认为应当积极控制人口规模,缓解社会矛盾。通过对该经典著作的再读重新梳理了作品的逻辑脉络,发现了作品基于当时时代背景并受到作者个人成长经历与学术生涯的深刻影响而呈现的几大特点,在此基础上完成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部分,而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与之相应的矛盾分析法则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13年及2015年间两次集体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以下简称"学习"),创新地运用了矛盾分析法,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在实践中使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5)
人性之恶的解释和表达在福克纳和余华的作品中都是着重表现的主题。在揭发人性之恶时,余华是深刻的,福克纳是鲜明的。比较分析两位作家作品中所描写的社会之恶、文化之恶和人性之恶展现出两位作家共同对这个世界善的期望。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女性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打破了男性作家以侦探形象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呈现出一种朴素的女性意识。然而,处于男权话语包围下的她又难免受到男性话语的影响。本文以阿加莎晚年的作品《无尽长夜》为例,分析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矛盾的女性主义观。  相似文献   

6.
茅盾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其作品以其强烈的现实主义特色、浓厚的政治色彩、高超的艺术成就,占据了现代文学史重要的一角。但在他的文学创作中,特别是从《子夜》中吴荪甫身上,让我们看到了茅盾创作动机与创作心理定式的矛盾交汇。  相似文献   

7.
《民主》2021,(3)
正内容简介《茶人三部曲》由《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三部作品组成。第一部《南方有嘉木》讲述了绿茶之都杭州忘忧茶庄三代人的人生起伏。清末江南的茶商杭九斋,风流儒雅,却不好理财治业,最终死在烟花女子的烟榻上;下一代茶人杭天醉,生长在封建王朝彻底崩溃与民国诞生的时代,他身上始终交错着颓唐与奋发的矛盾,有学问,有才气,有激情,也有抱负,但却优柔寡断,在各种爱的纠葛中,不得已向佛门逃遁;  相似文献   

8.
税收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之一。当前我国税收政策选择中存在着三大矛盾,即筹集财政资金与拉动内需的矛盾、公平与效率的矛盾、资源优化配置中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矛盾。因此,在我国现行税收政策选择中应结合我国国情,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29)
在严浩的电影作品中,个人命运与时代风云的矛盾纠缠是一贯表达的主题,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个人的命运往往呈现出某种无力和飘零之感。与此同时,严浩电影对于女性的命运尤其关注,影片大多以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然而有趣的是,作为一个接受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严浩对于女性的关注并不是出于纯粹的女性主义立场,在他的电影中女性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独立抗争往往存在着这样的一个怪圈,即貌似取得了命运的主动权,实际上仍然逃脱不了被强大的男权社会改写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24)
《第七天》是余华继《兄弟》之后沉寂八年首次出版的长篇小说,无论是批评界还是广大普通读者群,对这部作品争议都很大,因此这部小说也就成了我们不得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试图从文本入手,以作品中描写的"爱"为切入点,通过对作品涉及的亲人之爱、情人之爱以及鬼魂世界的爱的分析,挖掘隐藏在"爱"背后的现实意义和现实批判性。  相似文献   

11.
韩秀 《学理论》2010,(11):149-150,280
作为一个女性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打破了男性作家以侦探形象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呈现出一种朴素的女性意识。然而,处于男权话语包围下的她又难免受到男性话语的影响。本文以阿加莎晚年的作品《无尽长夜》为例,分析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矛盾的女性主义观。  相似文献   

12.
王安 《瞭望》1993,(41)
“新闻批评往往看问题比较尖锐,揭示矛盾深刻,正好帮助我们从深层次上认识事物,处理矛盾。所以,我喜欢借舆论之矢,射工作之的。”辽宁省省长岳岐峰态度明确地欢迎新闻批评。他借新闻批评之力推动实际工作的事很多,有几件事留给人们的印象特别深。1991年8月24日,《经济参考报》一版的大篇幅报道《金牌不是名牌》批评了辽宁“重金牌,轻市场”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4,(34)
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农村一系列的深层次利益矛盾日益显现。正确分析认识和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从林语堂的译品看“间性”思想在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燕 《学理论》2010,(15):164-165
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等诸多相互矛盾的翻译理论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话题,这些对立都是一元化翻译视点的结果反映,是翻译研究中的一种失衡现象。拟从"间性"的角度试图调和各对立理论的矛盾,并通过分析林语堂的翻译作品探究"间性"的重要性及"间性"思想是如何在翻译中起作用的,以期能为今后平衡这种翻译研究失衡现象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晋 《瞭望》1991,(37)
毛泽东读诗评诗,常常习惯于从作品中挖掘作者内心的矛盾。这也是知人论世的重要途径。 这个习惯,在青年时代的《讲堂录》笔记中即有体现。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原为晚明进士,是重要文学社团复社的  相似文献   

16.
钢琴伴奏是声乐教学中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通过钢琴伴奏可以将作品的表情要求、强弱对比及高潮的表现传递给学生,以此激发学生的歌唱热情,使他们感受到作品的优美动听,使之更准确地表达作品.通过实践,论述了现今部分声乐教师钢琴伴奏现状及有效进行钢琴伴奏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宋颖 《学理论》2013,(14):201-202
《白衣女人》可谓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的典范之作,作者柯林斯突破传统平铺直叙的叙事方式,采用了与维多利亚时代其他作家不同的多重叙事视角,不仅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也使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8.
人才流动与商业秘密保护的冲突及其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流动与商业秘密保护存在着冲突,合理竞业禁止是协调二者矛盾之关键。科学界定合理竞业禁止是竞业禁止制度立法完善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赵宗博 《学理论》2013,(29):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不断加快,各种社会矛盾问题相互交织,呈现出复杂化之势。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解决社会矛盾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内民主始终是决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所在。以党内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已成为应对和解决当前复杂社会矛盾问题的根本选择。  相似文献   

20.
常茜薇 《学理论》2009,(14):121-122
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是一部厚重而又意味绵长的著作。两位主人公合而为一的“游戏人生”。蕴藏着深厚的审美意味,也是这部作品真正的内在深刻性。当疯癫成为一种游戏,狂欢也就是一种美了。本文试图运用巴赫金的狂欢诗学和席勒的“游戏之美”去探寻《堂吉诃德》中潜藏的“游戏之道”,发掘作品所展现的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