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为《外交政策》杂志撰写了以《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为题的评论文章,全面论述了21世纪亚太地区对美国的重要性以及美国的亚太战略。这是奥巴马政府全球战略进一步调整的先声。其核心观点就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即将移向亚太。  相似文献   

2.
《前线》1999,(9)
6月26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罗伯特·弗格尔在京发表了《美中经济发展之比较》的演讲。弗格尔教授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被公认为"现代经济学史之父。"弗格尔认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经济政策问题显得尤为复杂。东亚各国,包括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导致各部门、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必然出现瓶颈。中国的经济发展并非处于同一水平,而是若干不同的水平并存。中国经济的某些领域发展得较快,而有些方面则相对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美国的经验表明,发展较快的部分必然对发展滞后的部分造成极大的压力。从某…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战略的概念,在今天的中国政治经济领域相关表述中常被使用.实际上,虽然中国在不同时期提出的总路线、总任务、总方针等,含有经济发展战略的意义,但长期没有明确使用过经济发展战略这一概念. 据经济学家董辅礽回忆,1980年在美国召开的中美经济发展战略抉择讨论会,是中国经济学家第一次参加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的国际研讨会.1981年董辅礽发表的《我国经济的调整和发展战略问题》《谈谈经济发展战略》等文章,可能是中国有关经济发展战略最早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美国经济学家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九种政策选择美国北得克萨斯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应用经济学教授、经济学家伯纳德·L·温斯坦博士在美国《挑战》杂志1996年3-4月号上发表了题为《发展中的中国内地:从自给自足到无政府状态?》的文章,分析了中国经济发...  相似文献   

5.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开始对中国实行全面贸易禁运,企图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但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宾西法尼亚爱丁堡大学历史系助教陈心竹在2006年10月的《美国中国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和美国贸易禁运(1950—1972)》的文章,就美国贸易禁运对中国的影响作了具体分析。现将其主要观点编译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规划了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目标是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资源环境保护体系,主题是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改善经济发展质量,基本对策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方面,核心目标是建立节约资源的经济体系,科技支撑是绿色科技。六年来,《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纪?法国一位名叫阿尔费雷多·瓦拉多的政治观察家,曾在1993年撰写了一本名为《21世纪属于美国》的论著,该书通过对柏林墙倒塌后世界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美国为保持其惟一超级大国地位而推行的全球战略的分析,认为下个世纪仍是美国称霸的世纪。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新经济一词由美国传向世界,也传到了中国,但究竟什么是新经济,很多人对它的理解还不很清楚,也并不一致。 新经济一词最初出现于1996年9月美国《商业周刊》发表的一篇文章,该文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发现了与七、八十年代经济不同的特点,提出美国出现了新经济。之后,不少经济学家也发表文章,著书立说,对新经济表示了认同。2000年4月5日,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召开了一次专门会议,讨论新经济问题,会上有政府官员,有经济学家,也有企业家,虽然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但主流的声音还是美国…  相似文献   

9.
被访者简介:王一鸣:198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以后一直在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工作,先后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1998年任院长助理。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先后参与或主持了多项重要研究课题,编著了《知识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等著作,在全国性报刊发表论文数十篇。近日,笔者就“十五”时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助理王一鸣研究员,王一鸣对记者谈到,进入21世纪我国将…  相似文献   

10.
竺光 《奋斗》2005,(8):49-51
中国税负究竟高不高 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发布“全球2005税务负担指数”。称中国税务负担排名全球第二高。随即引起争论。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税负排名不应该如此之高:另一种观点却认为。虽然福布斯的计算方法有片面性,但中国税负较高也是一个事实。中国税负是否真的很高?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世界经济强国,其知识经济发展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政府在美国知识经济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抓住机遇,及时调整科技政策,为发展知识经济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冷战结束以后,各国政府纷纷改变战略,把竞争的焦点放在了经济建设方面。1992年,克林顿发表了《技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一文,强调政府须优先发展科技、全面振兴经济。1993年,美国政府果断中止了耗资巨大的“星球大战计划”,重新确立了新  相似文献   

12.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问题,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中国因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而成为战后5强之一;一种持相反观点,认为中国没有成为战后强国,没有摆脱被奴役的命运。我认为,一国国际地位的高低取决于其自身经济、军事实力的强弱和在战争中发挥作用的大小,战时中国的国际地位是随着战争的推进而呈现出比较复杂的状态。纵观整个战争进程,可以1943年12月《开罗宣言》发表  相似文献   

13.
在沙健孙批驳胡绳观点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同志发表文章,对胡绳的观点进行批驳。这些同志及其主要文章有:黄如桐在1999年第6期《中共党史研究》发表的文章:《关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若干问题的讨论》,在1999年第4期《中流》杂志发表的文章:《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就岂容否定》;范麻在1999年第4期《中流》杂志发表的文章:《能够这样论证吗?》;金台生在2000年第2期《真理的追求》杂志发表的文章:《“民粹主义帽子”的由来》。 (一) 黄如桐文章的主要论点有:①黄文批驳了胡绳提出的对私改造是“人为促…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于1993年夏季号的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提出了在华约垮台、苏联瓦解、两大阵营的对抗(也就是冷战)结束后,国际舞台的冲突将不再以意识形态为界线展开,而主要以不同文明之间的斗争形式展开的观点。以后又发表系列文章进一步阐述这个观点。其理论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论,而2001年“9·11”事件的发生,似乎有力地印证了他的观点。于是乎,亨廷顿及其理论成了学界的热点。十年过去,亨氏《再论文明的冲突》问世,不能不再次引人关注。综观《再论文明的冲突》一文,其基本内容延续…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世界宗教发展的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同信仰、不同人种和不同民族间的通婚移民和杂居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人们的宗教信仰也必然会随之而改变。美国《未来学家》1998年第一期发表的,由Ron Sellers撰写的《21世纪世界宗教发展的九大趋势》给人们不少启示。(作者是西方学者,其观点纯属其个人看法)现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文件,提出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作为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共同遵守的原则。会议之后,我国政府就全面部署制定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这个发展战略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得到明确肯定:“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17.
由国务院总理李鹏作序、郭振乾审计长作顾问、51位省部级领导干部为被访谈者的《中国21世纪经济走向》一书,最近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具有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预测性,展示中国经济发展远景目标的访谈录。由邢俊芳主编的这部访谈录,旨在通过介绍我国各部门、各行业及一些地区21世纪初至21世纪上半叶经济发展规划,帮助海内外读者认识中国未来的经济走势,同时对进  相似文献   

18.
海外世界     
美国面临的20个大难题 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在1993年发表的《失去控制:21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一书中指出:美国现在面临十分严重的20个大难题: 1.债台高筑。累积国债已达4万亿美元,它使1992年的预算赤字达到4000亿美元,使美国的未来背上了可能是灾难性的负担。2.贸易赤字。它迫使美国借贷,使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债务国。  相似文献   

19.
美国在人权问题上须向中国学习美国左翼学者、新社会运动活动家罗伯特·韦尔在19947-8月合刊的《每月评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关于中国和美国的人权与误区》的长篇文章,详细评述了中美两国人权观念的差异,着重论述了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误区,认为美国在人权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起点 1.“1956年说”。这种观点认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建,是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的,毛泽东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