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西塞罗的政治思想中,隐含着系统的和谐政治构想,长期以来这一思想并没有被学界详尽地阐明和解释.西塞罗认为,共和国、混合政体、公民和法治都是构建和谐政治的基本要素,其中共和国是政治和谐的基础;混合政体是政治和谐的最佳制度选择;公民是政治和谐的主体;法治是政治和谐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西塞罗作为古罗马最重要的政治学家在其著作中阐明了两个重要的政治观念:一、国家是属于人民而非属于某个人的;二、在人定法之上还应有一个反映普遍理性和道德法则的高级法,即自然法。在西方,这两个观念虽然并非西塞罗的首创,但毫无疑问的是,正是西塞罗对这两个观念的有力阐述和发挥,使它成为西方千百年来人们公认的政治常识,并成为现代民主、共和和法治思想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3.
霍布斯与洛克是近代英国自然法哲学的两位杰出代表人物.两人的自然法哲学都是以其预设的"自然状态"为逻辑起点,探讨摆脱"自然状态"从而进入政治公民社会的途径.但是他们不论是在对于"自然状态"的理解上,还是对于所缔结契约的方式和内容以及采取的政体形式上都存在着差异.厘清二者之间的差异,对于相关理论的研究与社会实践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列奥·施特劳斯认为,在人与上帝、自然、社会、自我的关系中所发生的一切行动以及由行动引起的一切分歧、冲突与纠纷,需要有一个判别是非好坏的绝对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自然法。由于现代自然法论否定了人天生是社会政治动物,而主张由恐惧暴死所产生自我保存的自然权利是自然法的基础,这导致实证主义与历史主义在理论上出现了全面否认自然法的虚无主义观点,在实践上出现了极权主义政权的结果。作为关于自然正确的理论,它是对政治哲学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探索的学问,在某种意义说,自然法论就是政治哲学。只不过政治哲学更侧重追问什么是最佳政体,而自然法论却偏向德性秩序的探寻。为了拯救自然法,避免大屠杀惨剧的重演,克服现代自然法论的局限,施特劳斯通过一系列的行动与言辞,以自己的方式带领求学者们走出虚无主义困境与危机,为我们回归原初自然法论重构了七个基本的阶梯。  相似文献   

5.
以无产阶级专政作为国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当采取何种政体,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既有理论成果并总结当时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对该问题作了科学说明,形成他们关于“社会共和国”的思想。本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历经四个阶段的发展,从而使无产阶级建立“社会共和国”的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明晰起来。  相似文献   

6.
黄兴一生坚持追求自由平等;反复强调宪法对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主张借鉴先进国家的政党内阁制度以实施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7.
共和主义是美国宪法的原旨,渊源于罗马共和国的混合政体是美国宪法共和主义的内核所在。混合政体的智慧、美德、自由三要素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内在张力。公民美德是维持三者间均衡的关键。公民美德的脆弱性导致共和国命运的飘摇不定。美国宪法共和主义以更强的制度偏好控制公民美德的衰败,激发公民美德的生长,从而更好地维持了混合政体的均衡与共和政体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政体理论是西方政治和法律思想的华彩乐章,给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制度和理想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其中,柏拉图的政体理论在西方政体理论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可谓西方政体理论的奠基人,并对后世西方的政体理论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以降至卢梭的重要政体理论家们与柏拉图“显白”和“隐微”的对话,本文力图对这一影响史进行简要的勾勒,从而澄清柏拉图政体理论的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洛克对其自然法缺乏系统的论证,而且前后表述不一致,但并不能以此否认洛克自然法理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洛克认为自然法具有知识的和自身的双重内涵,他将理性与信仰进行划界,运用经验主义认识论的方法对其自然法知识进行认识论建构。在实在论的视域下,阐明其自然法的来源、背景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古罗马,继承和发展古希腊的法治思想的思想家中,西塞罗的贡献尤为突出,他既以一个思想家的理性思维,也以一个政治的现实而敏悦的眼光来看待法律和治国的方式。他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法律和法治思想与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确证法治的必然性和正当性;他又根据自己的政治实践经验训练来阐述法治建构中若干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依法执政是宪政文明的要求,也是人民共和国共和理想的应有之义。人民共和国内涵着依法执政的宪政要求,并要求通过依法执政实施社会主义宪政。宪政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优异成果和集中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应有之政。中国法治建设必须走向宪政建设。讲依法执政却不搞宪政不但不合理也不现实。没有宪政的法治是败坏的法治,没有宪政的社会主义离开封建专制只有一步之遥。依法执政,实施和推进宪政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上承晚清下启民国南京政府时期的民初法律近代化,是中国法律近代化道路上的一个关键时期。在“政体虽更,民彝无改,恪守礼法”的立法指导下,民初婚姻法律近代化颇具传统特色。学界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我们应对这一时期婚姻法律近代化的诸多问题给予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警察是公务人员,但又不同于其他公务人员。警察保护社会生活,涉及社会的安宁、风俗、卫生、交通、营业种种方面,范围很广。民国警察的政治理论基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蒋介石代表的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理念。民国江西警政对警察的教育更加重视,总体上以身份高低为差别,分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和岗位练兵三种,其教育内容有政治理论、行政管理、警察业务、法律知识、军事技能等等。  相似文献   

14.
罗马共和国是继雅典共和国之后世界上最早采用民主共和制度的国家之一。在近代罗马法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欧美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借鉴罗马共和国的宪政模式和理念来组建自己的国家机关,罗马法亦成为世界宪制的母胎。  相似文献   

15.
自然权利理论作为洛克政治法律思想的逻辑推演起点在洛克的政治大厦中占据重要位置.通过厘清“自然状态—自然权利—法律权利—法治”这样一条脉络,可以清晰而逻辑地回答洛克自然权利理论对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的理论关怀.同时,洛克的财产权理论是洛克自然权利的第一要素.从自然状态到自然权利表征了人类社会权利理念的勃兴,而从自然权利尤其是财产权到法律权利的进化则为法治秩序弥散机制的生成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现代法治理论诠释洛克的自然权利概念并厘清洛克的自然权利言说,能够为国家法治治理开辟一条更坚实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单位累犯问题是近年来理论探讨的热点与难点,我国刑法并未设置单位累犯制度,国内学者多认为应在我国刑法中建构单位累犯制度,但在单位累犯的架构上理论研究仍过于浅陋。借鉴我国刑法中有关自然累犯的设置条件,单位累犯的成立条件应当包含罪过条件、刑罚条件及时距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公布实施至今已二十六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国际交往日益增多,新的国籍问题也时有出现。由于《国籍法》独立性较强,在司法实践中,一些特殊案例又无法借用其他相应的法律,因此,迫切需要对《国籍法》加以完善和修改,同时还要规范执法。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政治法律思想史中,社会契约理论源远流长。自伊壁鸠鲁开始,从格劳修斯到霍布斯,从洛克到卢梭,再到康德,他们以自然状态、自然权利、自然法为逻辑起点,演绎出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分权制衡、宪法至上等理论。这些理论提倡主权在民,在公法领域还探寻了宪政问题,进而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创立宪政制度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对这些理论的深度发掘及有鉴别地吸收运用必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的宪政建设。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国权不下县"的状态被打破,国家权力开始向乡村社会下沉,中央政权通过建立区乡制度、重建保甲制度以及通过国家法和民间法的博弈攫取乡村社会的统治权,对乡村社会进行官治。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起诉便宜主义逐渐在大陆法系国家法律中得到确认,也很快被民国立法者所接受。在民国刑事诉讼法上,微罪不起诉制度是起诉便宜主义的集中体现,这项制度于1928年《刑事诉讼法》中首次得到确立,此后历经多次修改,在检察官作出微罪不起诉处分的考量因素和具体程序等方面得到了完善,但其适用范围则一直比较有限。在实践层面,微罪不起诉在民国时期的适用率始终偏低,因此很难充分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