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姚慧  肖祥 《学理论》2013,(29):389-390
从思政课教学的外部环境因素、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特点等方面来阐述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实效性不强,进而提出增强思政课作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的实效性路径:思政课堂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政课与红色文化相结合;思政课与潮流话语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党史教育是公安院校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在落实"立德树人"和"铸魂育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加强党史教育是回顾光辉历程和展望美好未来的统一,是公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途径.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新时代公安院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将党史教育更好地融入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充分发...  相似文献   

3.
余进军 《学理论》2012,(15):236-237
案例教学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的一种现代教育理念的有效教学方法,它能有效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在教学活动中"思政"课教师应结合医学生特点,精选案例、巧设问题。通过医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教师引导、讲述和评论等方式,来提高其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8)
广东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阐明广东改革开放经验的科学含义和应用原则的基础上,论述了将广东改革开放经验运用于广东高校思政课四门主课程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思路。将广东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广东高校思政课教学相结合,对增强广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应:根据学生生源特点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情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采用讨论式和辩论式教学法;根据学生的行为特点采用活动教学法和创新思维教学法,提高思政课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10)
合理运用地域文化资源,既可以起到弘扬优秀地域文化的作用,又可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特色性、正面性、整体性、针对性及发展性原则,搭建地域文化资源系统,让思政课教学内容从陌生到熟悉,变"坐着学"为"动着学",可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姜廷志 《学理论》2009,(32):205-207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05方案”实施以来,西昌学院从制度建设、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几方面积极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并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专门开设“思政实践课”,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11)
思政课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落实思政课的实效性对国家和学生个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衡量思政课实效性的依据。学生对思政课认识不足、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方法单一、教师素质等因素影响思政课实效性。为此,应创设各种活动任务;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征服学生;用师生间的和谐情感打动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服务于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29)
对医学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医学院校的"原理"课教学必须适应医学教育目标发展的要求。在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前提下,进行PBL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增强"原理"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陈文豪 《学理论》2011,(8):233-234
当前,案例教学是思政课改革的一个重要模式。但前期的案例教学还停留在面对全体高校学生的共性研究上,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主要研究思政课案例教学专门化的问题,针对音乐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探讨音乐院校学生的特点和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具体方案,为思政课案例教学的深化与发展找到新的突破,也为其他专业院校(如艺术院校、体育院校、医学院校等)的思政课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法学是一门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在公安院校法学教学中 ,应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长期以来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和培养模式的影响 ,公安院校课程从课程设置到教学都存在一些问题 ,忽视对实际操作能力和思辨、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要在全国教育改革的大形势下 ,采取一些措施 ,增强实践性教学 ,除采取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提问式教学外 ,要大力推广课堂讨论教学法、判例教学法、模拟法庭训练教学法、法律诊所式教学法和司法观摩、法律信箱或法律咨询等教学方法或训练方式 ,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应变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杨筱寂 《学理论》2014,(3):225-227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艺术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德才兼备的艺术人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艺术专业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亟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分析教学对象,整合教学内容,同时改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是提高艺术专业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的主要方式之一,思政课教育的实效性从实践操作层面上,主要取决于思政课教师在课堂和课外如何有效运用与掌控自己的话语权对学生进行影响和引导。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与时俱进,通过增强理论话语权、改善教学话语权、拓宽传播话语权等实践路径,提升教师自身话语权,及时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巩固思政课在大学教育中的育人时效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教学评价体系一直都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等学校的公共必修课,在思政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在《概论》课中构建出有效、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整个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起着积极的引导和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对《概论》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整理,力求探索出符合当下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途径,为进一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对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们经常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思政课案例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误区,影响其有效性的发挥。文章从如何选择案例、案例与课堂之间的关系以及案例教学的目的等方面探索案例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6)
为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国家、学校和思政课教师都投入了极大的心血和成本。思政教师是思政教育的直接承担者,思政课教师不同层次需要的满足程度对思政课教育的实效性影响很大。思政课教师在享受需要上的不满足会严重影响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发展需要的满足与思政课的实效性之间是相互统一的关系。因此我们能够从教师需要的角度着手,实现教师需求与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任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通过分析民办本科高校在其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学习特点、思政课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及思政课教师队伍不合理等挑战,从进行准确教学定位、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增强民办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6,(4)
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教学实效性大大增强,但仍有继续研究的必要,尝试着从影响思政课效果提高的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以及处理好二者关系的角度对提高思政课核心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3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建设的根本是教材内容,核心是教师队伍,关键是教学方法。当下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是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重要路径。本文集中探讨当前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的热难点问题,从而为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冯合国 《学理论》2010,(25):207-208
通过对思政课实效性问题的反思,认为思政课的实效性关键在于其隐性效果,潜在课程作为一种独特的课程形态,它具有潜在性、非强制性、广泛性、针对性等特征,对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特别是隐性效果--是有益的补充。认真研究潜在课程对思政课的作用以及探讨强化潜在课程的措施,无疑有利于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隐性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