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泉纯一郎当初以“改革无禁区”等为标榜登上首相宝座,对外政策采取“对美一边倒”,不惜以一再参拜靖国神社来显示对亚洲的蔑视,对内则高举“邮政民营化改革”的大旗,也曾风光一时,但最终在社会两极分化加剧、外交失策的批判声中下台。  相似文献   

2.
虽然荷兰右翼民粹主义政党自由党的维尔德斯在2017年荷兰大选中没有问鼎首相宝座,但荷兰右翼民粹运动已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在荷兰乃至欧洲掀起令人震惊的风浪,给日益抬头的欧洲极右势力快速崛起提供了新的动能。观察荷兰的民粹运动可以看到,若想击败右翼民粹主义,必须在全球化和技术革命浪潮中找到有效的根治方法,这是欧洲政坛最需要警惕和关注的。  相似文献   

3.
2012年11月6日,美国总统大选将拉开序幕。尽管现在离大选投票还有9个月左右的时间,不到最后一刻,“鹿死谁手”还难以预料,但现在两党内有意于问鼎总统宝座的人都已跳到党内初选的前台剑指白宫,因此不妨对这些候选人的竞选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和梳理。  相似文献   

4.
乔瑜 《当代世界》2022,(11):72-74
<正>2022年对于英国政坛而言可谓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在经历在位时间最长女王去世、最短命首相辞职之后,英国迎来历史上第一位“80后”首相——印度裔的里希·苏纳克,他也成为近200年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作为“救火队长”,苏纳克想要成功收拾前面几任首相留下的“烂摊子”,带领保守党革除积弊、重拾人心,将面临重重困难,执政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储昭根 《南风窗》2008,(15):77-80
拥有跨文化、跨种族背景的奥巴马成为美国迄今"离总统宝座最近"的非洲裔候选人,不过是呼应了美国未来50年内必然会出现由少数族裔当总统个案的大势罢了。6月27日,当奥巴马和希拉里肩并肩出现在新罕布什尔州小镇团结镇的造势场合时,民主党进军白宫的号角发出了今年1月初选打响以来最为高亢的共鸣声。20天前,当希拉里在位于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建筑博物馆喊出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4,(3)
<正>日本的退休首相由于人数众多,政见各异,很难对现政权构成明显的压力。昔日首相对安倍的批判,更多地集中在外交和核电政策上。日本在世的前首相有十多位,最近小泉的前任森喜朗确定出任东京2020年奥运组委会主席,另一位前首相细川护熙正在竞选新一任东京都知事,而不久前包括中曾根康弘、村山富市、小泉纯一郎等前首相纷纷就安倍的政治、外交或核政策发表了批评意见。日本昔日首相这个群体,开始引起世人越来越浓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6,(3)
正3年过去了,安倍经济学到底有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日本的经济在安倍的手上是否一改以前的颓势,走出了低谷呢?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在日本政坛创造了许多第一:他不仅是自1948年以来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在时隔几年之后再度担任日本首相的政治家,而且也是近40年来日本政坛在位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安倍在日本政坛的顺风顺水,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在处理日本经济问题上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也就是所谓的"安倍经济学"。从2012年12月安倍重新登上日本首相宝座时候的"旧三箭",到去年9月安倍再次当选自民党总裁时颁布的"新  相似文献   

8.
《当代世界》2008,(1):1-1
福田首相于2007年12月27日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28日与温家宝总理举行会谈,下午与胡锦涛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会见,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福田首相还先后前往天津和山东曲阜参观访问。福田首相此次访华是继两国领导人“破冰”、“融冰”之旅之后,双方进一步改善和发展两国关系的又一重要举措,对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邱兆锋 《南风窗》2014,(3):40-41
日本的退休首相由于人数众多,政见各异,很难对现政权构成明显的压力。昔日首相对安倍的批判,更多地集中在外交和核电政策上。  相似文献   

10.
连智 《当代世界》2010,(7):70-72
2010年6月4日,曾担任鸠山内阁副首相的菅直人接替鸠山由纪夫出任民主党新党首并就任日本战后第94任、第61位首相。在日本政坛摸爬滚打整整30年的菅直人终于登上了政治生涯的顶峰。菅直人是民主党实现历史性政权更替后推出的第二位首相,也是日本国民在连续经历14年的“世袭议员首相”时代后迎来的又一位“平民宰相”。  相似文献   

11.
<正>日本安倍首相第二次执政不久,就提出了要在战后70周年发表"安倍谈话"的构想,而且,这个构想很快就出台了一些方向性的想法,提出要和过去首相的谈话不一样,尤其是要和战后50周年时候的村山富市首相谈话不一样。安倍的一个基本表达意思是,如果都是一样的谈话,那还有什么意义呢?安倍的这种构想,实际上就是  相似文献   

12.
正(6月21日至7月20日)6月23日,英国就与欧盟关系举行全民公投,脱欧阵营获得1741万票,得票率为51.9%,脱欧阵营获胜,英国成为欧盟历史上首个退出的国家,执政的保守党领袖、首相卡梅伦宣布辞职。7月11日,内政大臣特雷莎·梅作为唯一候选人,当选保守党新任领袖。7月13日,特雷莎·梅任首相,成为继撒切尔夫人之后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特雷  相似文献   

13.
刘瑜 《法制博览》2009,(24):6-6
前不久的日本大选,看上去像是对民主制度的反讽。无论谁当选,似乎都是“家族生意”:鸠山由纪夫是前首相鸠山一郎的孙子,而麻生则是前首相吉田茂的外孙。事实上,1994年之后的首相桥本、小渊、小泉、安倍、福田都来自政治世家。日本本届议会则有38%的议员来自政治世家。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日本新首相安倍搬进了戒备森严的首相官邸.据披露,日本首相官邸安全措施十分严密,整座建筑覆盖着5厘米厚的防弹玻璃,对出入人员的管理也是非常严格,据说即使首相本人忘带通行证,也进不了自己的办公室.实际上,面对不容乐观的安全环境,各国元首、政府首脑官邸都高度戒备,尤其是那些大国的元首官邸.那么,这些官邸到底怎样设防,保镖们又是怎样警戒的呢?  相似文献   

15.
陈言 《南风窗》2013,(10):78-79
安倍内阁目前已有4名大臣参拜,这是8月15日日本战败日这天安倍首相参拜的最明显前兆。但对于靖国神社问题、对二战的性质问题,日本舆论已经明显不再支持安倍。安倍内阁在2012年12月26日成立后,即便过了百日与国民及舆论的"蜜月期",也还备受追捧,支持率一个劲地上涨。4月16日,保守派舆论阵地《读卖新闻》的民调结果是,安倍内阁获得了74%的支持率。不过这一切似乎在4月22日麻生太郎副首相等3名内阁成员及100多名政治家参拜靖国神社,紧接着23日安倍晋三首相模糊"侵略"定  相似文献   

16.
2007年4月1日,尼泊尔正式成立包括尼共(毛主义)参与的临时政府.临时政府由22人组成,包含23个部长职位.其中,大会党主席柯伊拉腊任首相并兼任国防部长和卫生部长,这是柯伊拉腊第六次出任首相一职,此外,大会党得到和平与重建部长、科技部长、财政部长和内政部长4个职位.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中日关系需要何种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媒体出现关于发展中日关系“新思维”的议论,其核心围绕着是否将历史问题置于次要地位或搁置起来。其背景在于《中日联合宣言》提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方针后,接替小渊惠三首相职务的森喜朗竟公开宣扬“皇国史观”,现首相小泉纯一郎不仅连续三拜靖国神社,还顽固表示即使另建普通战亡  相似文献   

18.
高洪 《当代世界》2008,(9):15-16
2008年9月1日晚,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首相官邸召开记者会,宣布辞职。首相辞职使国会休会期间相对平静的日本政坛立刻喧嚣起来,自民党内部倾其全力投入总裁选举,联合政府随之停止了9月既定的政治日程,在野党方面更是躁动不已,纷纷为即将来临的大选秣马厉兵。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16,(14)
正卡梅伦3年前提出的公投动议,之所以最终结出"苦果",不是英国独立党"拒斥欧盟内部劳工移民"、保守党疑欧派"叫停欧洲中央集权计划"就能概括的。"同床共枕43年,说离就真离?"英国脱欧公投6月24日的开票结果让金融市场大吃一惊,英镑瞬间贬值到1985年的低位。"脱派"领袖法拉奇兴奋地宣布,前一天的投票日是英国的"独立日"。反对脱欧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则霎时蔫了,随后发表声明称尊重民众的选择,他本人将辞去首相职务,希望在今年10月保守党会议时选出新的党首来代替他。  相似文献   

20.
小泉第四内阁尘埃落定,安倍晋三不出所料出任官房长官,距离首相接班只有一步之遥。而取代町村担任外相的原内务大臣麻生太郎,也有望在未来出任首相。安倍和麻生,都是“贵胄”之后。安倍晋三的外祖父是前首相岸信介,父亲安倍晋太郎做过外相,且于现任首相小泉有提携之恩。麻生太郎的出身更为显赫,其祖上是九州一带著名的地主,父亲麻生太贺吉是自民党众议员,母亲和子是自民党创始人之一吉田茂的女儿,夫人千贺子是前首相铃木善幸之女,妹妹则嫁给了三笠宫宽仁亲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