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印度与以色列两国因军事和安全方面的相互需求,迅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印以关系符合美国的南亚战略安排,对俄罗斯的南亚战略,以及巴基斯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作为复杂国际关系中的一个单元,印以两国合作的前途并不乐观,美国的南亚战略、印美合作本身,以及伊印关系、印度与阿拉伯国家关系、印度国内政治等因素都构成了印度与以色列关系进一步深化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张晓东 《东南亚》2009,(3):23-28
巴基斯坦和伊朗分别是南亚和西亚地区有着重要影响的国家。从巴基斯坦独立至20世纪结束,巴伊两国保持一种较为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尽管两国关系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存在不少有争议的问题,但是,大部分时段内,共同的战略利益使得巴基斯坦与伊朗都致力于弥合他们之间的分歧,并努力加固联系彼此之间关系的纽带。考察巴基斯坦与伊朗两国关系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保持一种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符合这两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3.
印度与美国的反恐合作在“9·11”之后有了明显加强,双方在军事行动、联合军演、信息情报、法律制度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得到全面提升。其原因除了同为恐怖主义的受害国外,还有进一步提升两国关系和制衡中国、打压巴基斯坦的企图。但两国的合作关系也将受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反恐合作、印度与伊朗合作关系以及美印之间固有的信任危机、法律差异等因素的制约。印美深化反恐合作的道路并非平坦无阻。  相似文献   

4.
发展与伊朗友好关系是巴基斯坦西向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以来的50多年中,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国家安全等领域进行了全方位合作。这种合作关系对两国的安全环境的改善、地区和平与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两国关系中也存在一些不和谐音,尤其是90年代以来,由于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和本地区战略格局的变化,巴基斯坦与伊朗合作的同时,也存在竞争。探讨巴基斯坦与伊朗关系的演变,对于我们更深人地理解巴基斯坦的西向政策和西南亚战略格局的变化,均有积极意义。巴基斯坦与伊朗关系可分为四个阶段。第…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俄罗斯接近是当前国际关系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中俄两国均实行异于西方的独立外交政策,互补性较强。俄罗斯拥有军事、外交等相对优势,中国则是经济强国。中亚地区并未成为个别西方专家认为的所谓"两国竞争的根源",反而成为两国合作的重要区域。上海合作组织成为中俄合作的主要平台,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之后,该组织的合作更是扩大至整个印太地区。朝鲜半岛是中俄协调的重要区域。2000年以来,中俄两国不断提高军队协作水平,为建立紧密的军事合作关系做了大量技术性准备,但政治准备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6.
3月22-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了成功访问,两国元首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此次访问期间两国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协议和共识,标志着两国全面合作新时期的开始。 一、相互尊重、互利合作是中俄关系发展的重要条件 苏联解体以来,中俄政治关系和经贸关系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1991年9月30日中国与文莱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加深,双方在政治、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卓有成效。尤其自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以来,双边贸易持续发展,但中文双边贸易合作中仍存在着贸易总量有限、合作层次较低、商品种类单一和互补优势潜力尚未充分挖掘等问题。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应深化两国贸易关系,积极务实推进双边产能合作,推动两国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韩国如何应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中韩两国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所面临的重要议题。在韩国国内,虽然对"一带一路"倡议持有多元化的认知态度,但以积极、肯定者为主。为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半岛局势与拓展国际空间等战略目标,韩国将主要通过加入国际机制、对接发展战略与深化经济合作等路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共同建设"一带一路",中韩两国将加强区域间互联互通,促进和深化与有关国家的全方位合作,构建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新型合作框架,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南亚次大陆上最大的两个国家,两国关系对南亚次大陆的和平与稳定有相当大的影响。而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好坏可通过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反映出来。因此,研究印巴之间的经济关系对于研究南亚次大陆政治、经济总体格局和两国的对外政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概述印巴两国分治以来的贸易往来,来探索两国的经济关系和对外经济政策。一、印巴分治对两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947年8月,根据《蒙巴顿方案》印度分治,8月14日和15日印度分别独立为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治,造成了两国经济资源分布上的极不平衡,对两国的经济发展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巴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两国政要互访和在多边国际场合积极接触,广泛交换意见,政治互信加强,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拓展,两国贸易总额再创新高,继续在防务安全和文化方面保持良好交流。中国对巴基斯坦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2013年的政府换届和更替没有影响两国的友好关系,中国总理的访问给两国关系发展注入强大推动力,中巴关系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战略伙伴关系是冷战后兴起的一种新型国家问关系。中国和巴西具有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意愿及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潜力。1993年中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后,两国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取得重大进展,在经济、科技和国际事务等领域的合作尤其令人瞩目,开创了发展中国家一系列合作的先例。由于两国的具体利益和对战略伙伴关系的期许存在差异,双方的合作也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然而,只要两国的整体优先目标保持一致,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就会继续向前发展,正因为如此,中巴战略伙伴关系在进入21世纪后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并于2012年被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俄两国农业合作基础深厚并处于快速发展期,随着十九大后中俄两国新型国际合作关系的深化,中方"一带一路"与俄方"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得更加紧密,在"一带一盟"的战略安排下,两国农业合作将创造新的机遇。本文通过对中俄农业合作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一带一盟"对两国农业合作的正向推动作用,阐述了两大战略对接的重要性、相关支撑关系、对远东地区及中俄两国的影响,并探究了通过两大战略对接促进两国农业合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国家利益视角下的中俄北极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资源开发、航道利用、军事安全等方面存在着重要的国家利益。由于两国的客观情况与主观判断不同,中国北极利益的实现,需以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利益得以实现或未受侵害为前提。中俄在北极地区的关系总体上是俄强中弱、俄占主导,在中俄北极关系的发展中,中国应以参与北极环境保护合作为基础,资源开发合作为重点,进而在航道开发利用、军事安全领域寻求机会。中国和俄罗斯应在"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北极合作,实现两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已快四十年了。在中巴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友好合作,并不断得到发展和巩固而又不受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和两国国内情况变化的影响,已成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友好相处的典范。巴基斯坦总理贝娜齐尔·布托1989年11月14日欢迎李鹏总理访巴时,曾高度赞扬了中巴友好关系,她说:“巴中友谊是两个国土面积大小不同,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各异的国家之间关系的典范”,“巴中友  相似文献   

15.
中俄两国农业合作基础深厚并处于快速发展期,随着十九大后中俄两国新型国际合作关系的深化,中方"一带一路"与俄方"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得更加紧密,在"一带一盟"的战略安排下,两国农业合作将创造新的机遇。本文通过对中俄农业合作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一带一盟"对两国农业合作的正向推动作用,阐述了两大战略对接的重要性、相关支撑关系、对远东地区及中俄两国的影响,并探究了通过两大战略对接促进两国农业合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美国赋予印度"主要防务伙伴"关系国的待遇,推动美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向新台阶。近期,美国与印度在防务安全领域的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受到美国政府的积极推动、日益密切防务合作机制、美国不断扩大对印军售规模与不断深化的联合军事演习等因素的影响,两国安全合作不断密切。美印防务安全合作的不断增强既是美国视印度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环节,也来自印度对美国的战略冀盼。然而,美印两国不同的战略设想、对国际事务的不同认知以及两国就防务安全合作议题上存在的纷争都影响着美印防务安全合作的更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关系是国家关系的物质基础.按照中俄两国元首2014年5月上海会晤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俄关系已经提升至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阶段”,其内涵明确包括“全面深化两国间的经济合作”。为了将两国经济合作提升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必须深入分析影响两国经济合作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并据此探讨积极稳妥的推进思路。  相似文献   

18.
巴基斯坦在中国的周边环境和外交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中国通往西亚和中东的重要桥梁和南亚地区战略平衡和稳定的重要角色,巴基斯坦对中国具有独特的商业、安全和战略价值。中巴关系的未来发展一方面取决于政治外交、经济贸易、军事安全和人文交流这四个方面的内在发展,同时也受到印度和美国这两个外部因素的影响。巩固和发展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两国共同的战略选择。未来几年,双边贸易和投资将有较快的增长,两国的民间交流和文化关系有望得到较大的发展,在地区多边组织和机制中的合作也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南亚外交与克什米尔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克什米尔问题一直困扰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随着印巴两国矛盾尖锐以及双方均已实际拥有核武器,克什米尔问题从根本上威胁到南亚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稳定。中国对克什米尔问题的立场调整的中国南亚政策的重要体现,始终反映了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两国的战略关系变化,同时也与中国自身国家利益相关。近年来的印巴和平进程、中印关系的良性发展、以及美国等其他大国对南亚战略影响的加深,均对中国南亚政策的定位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2020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缅甸前发表了题为《续写千年胞波情谊的崭新篇章》的文章。中缅建交70年来,两国胞波关系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在冷战时期,两国从最初的疑惧、冷淡到胞波关系的确立,和平与安全成为中缅关系的共同利益点。冷战结束后,中缅胞波关系的内涵扩展到政治、经贸、援助和安全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21世纪初,缅甸成为中国青睐的重点投资对象和能源通道,给中缅胞波关系注入了新的动力。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里,两国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并将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升级为中缅命运共同体,中缅胞波友谊进入了新时代。中缅胞波关系的新陈代谢是两国共同利益基础不断扩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