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税收与公民基本财产权密切相关,税收基本行为需要宪法予以规范约束。世界各国宪法多有关于税收事项的明确规定,而我国宪法涉税规定仅有一个条款,且是作为人民的一项基本义务来规定的,税收立宪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分析我国税收立宪的税收法定、税收公平原则,税权划分以及纳税人权利保护内容的缺失表现及其危害后果,对我国税收立宪提出合理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家通过税收立宪,实现了国家征税权的宪法限制、私有财产权的宪法地位、纳税人权利的宪法保障,最终走上了宪政发展的道路。我国宪法税收条款缺失,没有规定税收法定原则,行政机关成为税收立法权和执行权的中心,使得征税权在我国成为几乎不受约束的权力。我国宪法对于私有财产权与公有财产权实行不平等保护,只规定了纳税人义务内容而没有规定权利内容,导致纳税人权益无从得到切实保障。税收立宪的价值就在于通过限制国家征税权来保障人权并实现宪政。  相似文献   

3.
在征税、纳税和用税环节引入文化元素,以形成促进税收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税收文化建设已愈来愈为社会所重视。由于我国税收文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尚不容乐观,长期以来形成的落后的税收文化依然桎梏着我国的征税人、纳税人和用税人,亟待加强税收宣传,明晰纳税人权利,注重对纳税人的税收文化培育;加强税务建设,落实征税人的服务文化观;重塑依法用税,增强用税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4.
林树杰 《求索》2011,(1):146-148
代位权制度起源于民法,属于债的保全制度的一种。税收代位权的设立一方面是保全纳税人财产,保障国家税款不流失;另一方面是将税务机关权利的行使置于司法审查之下,以保护纳税人和债务人的权利不受税务机关的侵害。税收代位权的设立平衡了税务机关、纳税人以及债务人三者之间的权利配置,其合法性及合理性可以从民法、经济法和行政法的基本理论上得到证成。税收代位权打破了公法和私法之间的隔阂,验证了在"公私融合"领域需要综合民法、经济法乃至行政法的调整方法,并使之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以达致国家和公民利益的适当平衡及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对税收筹划的认识及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税收筹划又称节税 ,指在符合或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 ,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 ,使企业本身税负得以延缓或减轻的一种活动。它充分利用税法中提供的一切优惠 ,在诸多可选的纳税方案中择其最优 ,以期达到整体税后利润最大化。对于企业来说 ,要树立税收筹划意识 ,用合法的方式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从而提高企业效益。从法律上讲 ,依法纳税是纳税人应尽的义务 ,而依法进行税收筹划也是纳税人应有的权利。我国的纳税人大多不了解自己有哪些权利 ,更不了解如何进行税收筹划 ,故偷税欠税等违法情况较多 ,因此…  相似文献   

6.
“个税”改革 还能少交多少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璠 《小康》2011,(4):30-35
"民富优先"将以"个税"破局。比讨论起征点究竟定为多少合适、税率级距要不要改变更有意义的是:日益被纳税人感知到的税收,正不断刺激着中国纳税人权利的觉醒,百姓开始关心起政府的税收使用,并要求税款支出更多用于民生  相似文献   

7.
<正>要昂扬纳税人的尊严,除了减税,还应及时向公众普及纳税常识,更应该把纳税人究竟享有那些权利、税收的具体流向,向公众说个清楚。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国家税务总局首次以发布《关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公告》的形式,把散落在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相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中的相关规定“归拢”,明确列举规定了我国纳税人拥有的十四项权利与十项义务。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民营企业税负比较沉重,如果要减轻民营企业税负,需要考虑如下税制原则,即纳税人权利保护原则、同意原则、无代表不纳税原则、税收法定原则、法治原则、低税原则、平等原则、确定原则、便利原则以及最少费用原则。纳税人权利保护原则商人或企业家,皆为利益而来往交易即生产与经营,税收便在如  相似文献   

10.
张建华 《前沿》2010,(2):96-98
散见于其他法律法规中的纳税人知情权是税收中纳税人的其中一项重要权利,虽然我国宪法中并没有明文的规定,也依然是有其存在的宪法基础的。我国相关法律虽就纳税人知情权做了一些规定,但既不全面也不具体,尤其是对如何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缺乏规定。故完善纳税人知情权的保障非常必要,除了完善一系列制度外,还应该强调从宪法高度确保纳税人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1.
田开友  王青兰 《前沿》2009,(4):150-155
社会契约论和暴力论的语境下权利运行的基本规则存在着重大差别。社会契约理念下自由代价的付出到税收形成再到权利获得的正当性路径,表明了自由与税收的交换是现代法制国家的正确选择,而成本付出下权利的程序性和实体性缺位又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只有构建平等的契约税收理念以及宪政层面的宪法性税收关系,才能最终实现权利的有效配置,从而保证纳税人的权利,使国家财政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税收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公共财政与税收的一些基本理念和原则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的决定。不过,我国的公共财政体制还远远没有建成。一个公共财政体制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一是纳税人权利本位原则。根据宪政经济学,纳税人权利是政府权力的来源,维护纳税人权利是公共财政的根基。  相似文献   

13.
税收在西方的发展呈现西方社会民众纳税意识逐渐增强,而在中国的演进则呈现中国式嬗变,民众纳税意识逐渐削弱,税的意识与纳税意识逐渐分化.在构建和谐社会公共财政框架的进程中,应将"税"的意识与"纳税意识"逐渐统一,厘清公共权利与私人权利的界限,发挥纳税人主观能动性,突破传统文化束缚,明确税款征收的目的和使用方向,尊重纳税人,使纳税人自觉地从"被动纳税"转向"主动纳税",形成良好的税收文化,逐渐提高纳税意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浙江国税系统把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放在了重要位置,审时度势,把握政策,能宽不严,做好服务,确保纳税人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权,主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2009年,全省国税系统累计办理各类减免税和先征后退税超过208.61亿元,办理出口退税1088.85亿元,不仅保障了纳税人权利、尊重了纳税人主体地位,而且为保企业、保民生、保就业、保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后全省国税将通过更好的纳税服务、更科学的税收征管,构建和谐税收。  相似文献   

15.
人们一般把税收俗称为“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交易” ,意思是说 ,纳税人通过缴纳税款 ,向政府购买各种服务 ,而政府收了税 ,就必须为纳税人提供各种服务。政府与纳税人双方 ,必应存在这样一种权责对等的契约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 ,纳税人 (广义范畴 )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 ,税收意识也得到了加强。但是 ,我国对纳税人权益的维护 ,较之其在经济活动中应税义务的履行 ,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 :在相关法律法规中 ,过于强调了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而忽略了纳税人应享有的权利。又如纳税人交完税之后 ,对政府如何花销这些税款却没…  相似文献   

16.
宋望  陈伟 《传承》2011,(23):86-87
以权力制约论为基点探索防控税收执法风险的法律机制不失为当前最可行的路径之一。从重塑税收执法理念,优化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建立外部约束机制,实现内部权力制约,并让权力在权利的监督下更加规范,形成一个健康的税收执法风险防控运行机制,尽可能减少税收执法风险。  相似文献   

17.
纳税人权利内涵解读及双重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税人权利的内涵解读是维护纳税人权利的基本前提。现有立法保护的纳税人权利仅是纳税人权利体系中的一部分。纳税人权利可分为个体性权利、代表性权利和共有性权利。应当尽快建立《纳税人权利保护法》,将纳税人各项权利法定化,并引入纳税人诉讼以补充、完备现有纳税人权利的救济渠道,从实体和程序上双重保护纳税人权利。  相似文献   

18.
《时事资料手册》2010,(1):114-114
据新华社2009年12月初报道,税务总局发布公告首次对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告知。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依法享有知情权、保密权、税收监督权、纳税申报方式选择权、申请延期申报权、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权、申请退还多缴税款权、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权、委托税务代理权、陈述与申辩权、对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拒绝检查权、税收法律救济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税收征管效率角度探讨《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对税务行政执法的改进和规范。我们将税收征管效率界定为“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考虑可获取的相关指标,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国税系统为例,得出我国税收征管效率水平较低的结论,并从构建纳税人权利体系、强化税务行政执法和加强税务机关信息化建设三个方面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政府间税权划分是税收立法、执法、司法与收益权在政府间的配置与安排。其深受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社会发展与文化传统的影响。从世界各国的经验与我国国情看,我国政府间税收立法权应以集权为主,执法权应按税种划分,司法权宜相对独立,收益权划分应与执法权划分一致。近期完善我国税权划分的着力点应当是在完善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基础上,将完善税权划分的重点定位于完善和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