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窝案”、“串案”是侦查人员根据一案线索而牵出的有相互联系的多人涉嫌犯罪案件的形式上的统称,是侦查人员对这类案件的侦查用语。本文所涉的窝案串案仅局限于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从司法实践来看,窝案与串案之间普遍有相互联系性,往往是“窝”中有“串”,“串”中有“窝”,侦查人员时常所说的挖出一窝带出一串,充分反映了窝案与串案的相互联系性。在窝案与串案确有联系的情况下,一旦被查对象的“盖子”被揭开,办案就有可能势如破竹,出现“一窝端”、“挖出一串”的结果。但窝案与串案又有它们各自的独立性,也就是说窝案中并不必定有串案,…  相似文献   

2.
海伦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距哈尔滨市225公里,是我国著名的产粮大县。在反腐败斗争中,海伦市把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力度,特别是针对当前违法违纪分子内外勾结、上下串通、互相利用的特点,克服“单打一”、就一案查一案的做法,采取有效措施,深挖窝案串案。1995年以来,共挖出54窝“蛀虫”。两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285件,其中18.9%是通过挖窝案串案挖出来的。透过现象找“藤”抓住“藤曼”摸“瓜”海伦市纪委书记郭朝英在谈到查办窝案串案时深有感触地说,一些…  相似文献   

3.
沈简轩 《江淮法治》2009,(10):34-35
曾岚可能不曾想到,自己主政的福州市政工程管理处,多次被举报。多次被调查,最终都以查无实据而终的“老账”,竟然会被检察官挖出涉案金额超亿元的一系列串案窝案。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近日透露,去年反贪部门已对100名处级以上干部立案侦查。据反贪局官员介绍,这些案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一是大要案数量增加,不仅涉案金额越来越大,涉案人员的职务也越来越高,除了过去常说的“59现象”外,在职现任干部铤而走险的也有所增加;二是“拔出萝卜带出泥”的窝案、串案增加;三是查办的国有公司企业工作人员犯罪案件增加;四是查办的金融、保险系统案件增多。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海淀区原区长周良洛案是一起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典型案例,是一起作案、时间长、涉案人员多、涉案金额大的窝案、串案。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严格执法,保证证据合法取得的前提下,解决贿赂案件取证难、突破难问题,把收集证据和固定证据的工作做好,笔者结合实践中已取得的成功经验,谈几点对策。一、证据的收集(一)同步收集证据,摧毁“君子协议”,深挖窝案串案窝案串案中,订立攻守同盟的“君子协议”的情况较多,如果用逐案逐人的方法取证,任何一方都不会轻易暴露对方。根据其特殊性,反贪部门在实践中采取对一窝数案行受贿嫌疑人同步收集证据的做法,使深挖窝案串案收到显著成效。这是因为:第一,同步取证可以切断窝案串案犯罪嫌疑人之间的联系,争取时间,避免串…  相似文献   

7.
近日,我研究《检察日报》刊发的案例,发现当前贪官呈现六大动向,随之又思考了六条遏制措施。其一,贪官的群体性特征明显。南方某城市检察机关近年立案侦查贪官“窝案”、“串案”219件,占立案总数的71%。其特点是:在政治上涉案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职务犯罪窝案串案多发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龙泉驿区检察院对2001年以来查办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的窝案串案情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了新形势下职务犯罪窝案串案多发的规律、特点、危害和产生的原因,并对预防职务犯罪发生窝案串案提出几点建议:一、新时期职务犯罪窝案串案的基本情况及特点2001年以来,龙泉驿区检察院共查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案件55件56人,其中窝案串案26件26人,占立案总数的47%,其主要特点是:(一)从发案规律看:1.窝案串案多发生在一些重点行业和要害部位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农经站、金融、保险、医药、国有企业等部门和领域。另外,还有乡、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窝案、串案呈上升趋势,案件性质也以贪污、受贿等经济类案件居多。窝案、串案对社会危害较大,查处起来也有很大的困难。这里我结合办案实践,谈谈查处窝案、串案的体会。 一、深挖细查,滚动发展   办案人员在查办案件时,既要着眼于本案,又要着眼于案中案,案外案。这种方法首先要求办案人员在对涉案嫌疑人进行审查时,不能轻易地把已查证掌握的事实抛出去,使嫌疑人摸到我们的底细而就事实交代事实,要在嫌疑人心理防线即将崩溃的时候,巧妙发问,出其不意,弄清其违纪违法的全部事实,并在细节上、过程上问细、问透,以便从中…  相似文献   

10.
一、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影响 第一,讯问难度增大,“死抗”案件概率可能增加。 第二,同案人之间串供可能性增大,窝案、串案的办理难度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严州夫 《检察风云》2011,(23):11-13
近年来,在行贿受贿案件频频发生的同时,还夹杂着因为“行贿笔记”、“行贿清单”不经意间丢失而引发窝案串案的新闻。  相似文献   

12.
进入九十年代,肃贪成了一件要事,有些本不该出现的词也随之出现,如“串案”、“窝案”等。贪污索贿,吃喝嫖赌,五毒俱全,全论起“伙”来了。最典型的,如原泰安市府,大部分主要干部身系缧绁,被判重刑。这还不是最高级别最大的“窝案”,但已很能说明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抓一窝”  相似文献   

13.
曾岚可能不曾想到,自己主政的福州市政工程管理处,多次被举报、多次被调查、最终都以查无实据而终的"老账",竟然会被检察官挖出涉案金额超亿元的系列串案窝案.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是职务犯罪的高发领域。且常以串案、窝案出现,针对国有企业进行职务犯罪预防.建立宏观预防与微观预防相联结的职务犯罪预防网络.将有效遏制国有企业职务犯罪串案、窝案的频发。  相似文献   

15.
孔力 《检察风云》2013,(3):23-24
2011年,河南省许昌市检察机关侦破了该市东城区征地办31人贪污、受贿窝案,涉案金额达3000余万元。其中,涉案金额1000万元以上2人,100万元以上4人,涉案31人均已被法院作出有罪判决。2012年,许昌市检察机关又侦破了东城区动迁中心30余人的贪污、受贿窝案,腐败手段如出一辙。受此影响,东城区征地办和动迁中心几乎全军覆没,日常工作全面停顿。这两起系列腐败窝案,涉案人员之多、涉案金额之大、社会反响之强烈,为河南鲜见。  相似文献   

16.
陈宏展 《法制与社会》2013,(21):254+259
通过对广州市番禺区检察院反渎局2012年所查办案件的梳理、归纳,发现当前基层行政执法部门逐年增多,涉案金额逐年攀升,窝案串案愈发普遍,渎职侵权案件呈现涉案领域逐年扩展现象,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需要我们从多方入手,多措并举,有效的遏制基层行政执法部门渎职犯罪涉案领域扩展现象,维护国家机关的权威。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举报线索少、质量低的情况,正困扰着反贪侦查工作的开展,这给我们查办贪污贿赂案件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深挖窝案和串案能够解决线索少的问题,同时更能将隐藏较深的犯罪分子挖出来,给予应有的惩罚。所以,珍惜每一个线索,在深挖窝案串案上下功夫,是摆在我们反贪检察人员面前的首要任务。根据多年办案实践,本人认为反贪办案人员应增强以下几方面意识和能力,才能挖出更多窝案或串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市两级院反贪部门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依法独立办案,积极探索查办行业系统贪污贿赂窝案、串案的新路子,在发现犯罪上想办法,在突破案件上下功夫,取得了明显成效。2001年至2004年先后在建筑、医疗、民政、广电、教育等热点行业、系统,查处贪污贿赂窝案、串案326件350人,窝案、串案的立案数占当年立案总数的比例从2001年的42%逐年上升至2004年的63%。我们深深体会到:“抓系统、系统抓”的工作方法,既牢牢抓住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贪污贿赂犯罪的发案规律和特点,又成为检察机关不断提高自身发现和突破犯罪能力,带动和促进整体办案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在查办违纪案件过程中,发现窝案串案呈上升趋势,约占案件总数的30%以上。这类案件涉及人多、触及面广,危害严重。因此,注意分析其特点,研究查办策略很有必要。在办案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以下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由外向内层层深入窝案串案中都有一个始作俑者,主导着案件的发展,成为该案的核心人物。而一般来说,核心人物作案手段较外围违纪人员隐蔽,案件线索往往不具体。我们在实践中的体会是,一般不宜一开始就直接指向“核心”,较好的办法是由外向内,层层深入,在先查清外围,获得充分的证据后,再查核心人物,从而攻…  相似文献   

20.
力耕 《检察风云》2011,(20):29-31
火眼金睛,端窝案血气方刚 善于侦破“群体性腐败案”是赵桔水的最大特点,被他侦破的案件,往往是拔起一根藤,带出一串瓜。 在实践中,赵桔水探索出“以查办窝案串案为突破口,以滚动深挖为主要方式”的侦查思路和“事先决策、随机决策、风险决策”的侦查方法。面对腐败手段越来越隐蔽多变的情况,他多次带队成功侦破“群体性”腐败案件,在全院办案件数量和质量多年稳居浙江省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