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董萍实 《台声》2002,(3):40-42
新世纪第一年岁尾,我度过了一段很难忘的日子,与一“老”一“小”两位艺术家联手做了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水墨三代人——刘国松、董萍实、王长百现代水墨艺术巡回展》。  相似文献   

2.
袁彪 《天津人大》2007,(7):30-31
王复齐,天津泰科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公司董事、高级工程师,红桥区第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他带领公司全体员工在保证安全生产和工程建设的同时,确保了为人民群众输送优质安全健康的饮用水,用一片赤诚赢得了选民的信任与爱戴。  相似文献   

3.
李泉 《辽宁人大》2007,(12):34-34
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市树对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和知名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溪市十届人大常委会二次会议把树形优美、成活率高的垂柳确定为市树。从那时起,垂柳就与本溪市的发展相儒以沫,风雨同舟。随着时间的推移,柳树易老化、抗病性弱的缺点逐渐显露出来。幸存的柳树也有90%以上染病,且整体长势不良,提前老化,柳树作为市树已体现不出优势。在本溪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王兴等市人大代表联名向大会提交了变更本溪市市树的议案。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有无数的塔,不论从建筑艺术或是历史悠久上去圈点,都大有塔在,可偏偏让一座出了毛病的歪歪倒倒的塔出了大名,这让建筑师们感到无奈。  相似文献   

5.
过去我心中一直悬着一个不解之谜,汉文化为何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国人为何不同于外国人,中华艺术为何不同于其他艺术,原来其思想来由均可追溯到布衣孔子的儒学,追溯到孔子的那庙、那府、那林……  相似文献   

6.
单簧 《今日山西》2004,(8):39-42
2004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将于2004年9月16日至22日如期在中国平遥举办,它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举办的最具影响力的大型国际摄影文化交流活动。经过主办、承办、协办单位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劳动,历届摄影节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每次摄影节期间前来参观交流的国内外摄影师多达数千人,国内外新闻媒体和图片营销与代理机构近百家,普通观众更是高达数万人之众。  相似文献   

7.
《小康》2005,(4):77-77
激醒——中法艺术的碰撞与融合,毕加索版画中国巡回展,森山大道摄影展,2005法国电影回顾展——从经典到当代。  相似文献   

8.
审美这种即集中又典型的物态化表现作为人与艺术的桥梁,对推动人类对艺术的追求,以及评价艺术有着深远的含义。在浩瀚的人类文明中,人、艺术与审美之间,都不约而同的得到了相当的推进与发展,而随着时间、时空的不断流逝。我们对审美的规律性与艺术的价值都已得到了更加清晰的感受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观察与思考》2007,(9):2-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条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动员令”,“环境友好”成了一个“时尚”的概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0.
《观察与思考》2007,(19):12-13
大使,大使,就是大家都可以使用的人。 ——9月20日,中国驻日大使王毅大使离任。这是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他的努力从中可见一斑。王毅在任期间,中日关系经历了很多次危机,但每次他都表现出了很强的交涉能力,在传递中国的声音方面做得较为出色。  相似文献   

11.
张燕 《云南人大》2006,(12):48-48
年末岁首,“生肖”便成为国人议论的热闹话题,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时辰,形成十二属相,是中国古代留传下来的习俗,挖掘起来也算得是一种高深的民族文化,说来趣有情趣。  相似文献   

12.
王効伯 《友声》2007,(6):37-43
在千千万万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尽力的国际朋友中,新西兰的路易·艾黎是杰出的一位。他1927年抵达上海后,就与劳苦大众结下了不解之缘,六十苍黄,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祸福与共。为了在非敌占区组织工业合作社,又在荒漠之地创办技工学校,他不怕艰辛,不计得失,奉献了满腔热情和全部精力。他定居北京后,不知疲倦地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各国人民友好事业。  相似文献   

13.
黄进 《现代领导》2002,(1):36-36
当前在多种价值取向、多种文化观念并存的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怎样更好地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做好“归多为一”的工作.把多种价值取向、多种文化观念都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上来.用共同理想统一社会思想的“多样性”.是现在历史条件下值得我们重视并加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3届部长级会议将于11月3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此次峰会恰逢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是中非关系史上的盛事,也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 2006年2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亲笔致信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领导人。邀请他们出席论坛北京峰会。胡主席的邀请得到非方的积极回应。目前绝大多数论坛非方成员国均已表示将以最高级别出席峰会。  相似文献   

15.
《观察与思考》2006,(7):10-11
第二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评选结果揭晓,3月24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评选在深圳揭晓。从77个国家和地区的2.7万多幅新闻摄影作品中挑选出的128幅(组)作品获奖。其中美国《时代周刊》的Paula Bronstein的《克什米尔地震的难民》获“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中国林勤的《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等16幅作品获金奖,美国Franco Pagetti的《搜捕起义军》等18幅作品获银奖,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指出:“对领导干部来说,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最根本的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真正形成并永远坚守共产党人的思想道德和革命品质,特别是解决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问题。”由此可见。军队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既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也是部队官兵利益的代表.其正确的地位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按“三个代表”要求立身做人。  相似文献   

17.
“前几天有一位外地客人来高青,我对他说,先不问你看到了什么,光你今天呼吸到的新鲜空气就不虚此行了。  相似文献   

18.
周建平 《友声》2006,(1):34-35
在中智建交35周年之际,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已故智利著名画家何塞·万徒勒里画展于2005年10月24日至30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吸引了各国驻华使节和艺术爱好者,尤其让中国年轻人亲眼感受了一次这位20世纪伟大的艺术家的人格与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1996年,“私枭”赖昌星的首幢大楼三十八层的远华国际大厦破土奠基,赖昌星邀请中央、省、市近两千名嘉宾出席盛会,请每位嘉宾吃了一顿鱼翅、鲍鱼、人参、燕窝之类的“工作餐”,还为每人准备了一袋价值三千元的礼品。其“奠基礼”之丰厚,在当时的厦门成为市民的热门话题。所谓盛极而衰.远华集团的败象在1997年底已显示了出来。赖昌星当时曾向身边人吐露.开支太大,入不敷出,他考虑结束生意,从此不干了。  相似文献   

20.
闻羽 《今日中国论坛》2008,(11):110-111
毛泽东与黄炎培的“延安窑洞对”脍炙人口,流传甚广,至今已逾一个“甲子”了。当年刚开过中共“七大”,毛泽东很有把握,当面快速应对黄提出的中国历史上“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周期率问题:“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