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人生有许许多多鬼斧神工的巧合。在薛贤仲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巧合莫过于他是以从事教育这个行当走上工作岗位,在干过许多行当之后,又即将从公安教育这个行当上退休。用他的话讲,他的工作历程就像一个句号,起点和终点都是落在教育上。 薛贤仲是四川遂宁一个农民的儿子。从父辈遗传下来的质朴的性格,始终伴随着他踏踏实实的人生。1959年,已经是小学教师的他毅然弃笔从戎。26年的部队生活,把军人的优良作风深深地烙印在他的日常工作中。1985年他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部队,转业到黑龙江省公安厅当了一名警察。他说:“当时组织…  相似文献   

2.
“跟我来”——军人的本色 1995年,在呼伦贝尔军分区工作了28年的副团级军官安志明转业到呼盟。在部队时, 他主要与车辆打交道,转业时希望到交通部门工作,组织上却安排他到呼盟公安局工作,他没有二话立即报到。组织上分派他担任政治部副主任兼任机关党委书记,分管党务工作和机关内务管理。呼盟公安局有160多名党员、20 个党支部,党建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局工作。他下决心尽快熟悉环境,熟悉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3.
徐虎式所长     
《今日浙江》2006,(9):29-29
1996年10月,任维进从部队转业分配到浙江中元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目前担任中元公硎市政分公司下属的排水设施所所长。作为一名部队的营级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后,他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被人称之“徐虎式所长”。  相似文献   

4.
周迅  陈莹 《人民公安》2005,(8):58-59
初衷不悔1993年,肖琼林从部队转业到湖南省衡东县。根据当时的军转政策和他所在部队的情况,允许他挑选一个更好的工作单位。但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公安工作。1993年10月,组织上安排肖琼林任县看守所教导员。刚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新的环境,新的业务,一切都从零开始。肖琼林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钻研业务。《刑事侦察学》《行政诉讼法》《犯罪心理学》等书籍,他一有空就读;有关法律条文,他一条一条地记。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学中干,干中学,边学边干,心甘情愿当一名小学生。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严格的学习计划,起早贪黑,把业余时间…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民政系统纪检监察战线上,有一位被中纪委授予“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的同志。他兢兢业业,忘我工作。为了党的事业,不顾自己和家人的安危,坚决查处违纪案件,深受群众的欢迎。他,就是云南省民政厅机关纪委书记、审计监察处处长杨正发,1990年8月,民政厅成立审计监察处,杨正发同志受命出任副处长,主持工作。30多年来,杨正发已经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无论是在部队,还是转业到地方,他时时以党的事业为重党叫干啥就干啥,从没有半点怨言。在部队地搞过保卫工作、知道那工作的艰辛滋味;转业到地方,他又摊上户监察…  相似文献   

6.
丈夫于光武在海地维和的这段时间,我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记得报名之初,光武轻描淡写的对我说:我参加维和报名了,当时我的眼泪就流了出来。因为他原来一直在部队工作,我们从相识到结婚8年的时间,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好不容易盼到他转业,一家人刚刚团聚,可是他又要走。  相似文献   

7.
18岁就离开家参军到部队的沈殿勋,自己也不太明白因为哪一条优点被领导看中,在绿色军营的10年时间里。他连续10年的部队业务比武均为优良,还多次受到嘉奖,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和优秀干部。1979年10月,风华正茂的沈殿勋从部队转业到公安机关工作。从此,他在邯郸监管系统一干就是29年,29年如一日,“弹指一挥间”。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人事部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表彰的先进工作者光荣榜上,我们看到了北京市东城区工商局商标广告科科长冉志强的名字。记者慕名来到冉科长的办公室,见他正满腔热情地向两位企业职员宣传知识产权和广告的有关法规。待他处理完违法案件,我向冉志强同志谈了我的动意,也可能因为我们都是军队转业干部,所以他一腔激情地向我讲述了他这几年的酸甜苦辣。冉志强同志1986年从部队转业,转业前曾在大西北艰苦地区和远望号航天测量船工作。后来转业到北京市东城区工商局工作。1990年任商标广告科副科长,1991年任该科科长。科长,在公务员职位中…  相似文献   

9.
有位哲人说:”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李振良,这位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县,1959年7月从云南省玉溪农校毕业的高才生,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到澜沧拉枯族自治县工作队在这块880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他一干就是35个春秋,35年来,李振良坚定人生信念,带领各族人民群众开拓进取,踏遍了澜沧的山山水水,在每一片甘蔗地里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为了澜沧的蔗糖事业,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被群众誉为“蔗糖事业的耕耘者。”澜沧拉枯族自治县是一个拥有45万多人口的边疆民族贫困县,怎样才能脱贫致富奔小康?多年来,当地党…  相似文献   

10.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转业是每个军官都可能面临的问题。如何跨好这一步,完成好人生这一大转折,根据自己在地方工作的体会,我谈几点看法供部队的战友参考。 勇于竞争,克服恐惧。部队是锻炼人的大学校,而军官则是大学校中培养的人才,经过部队严格的训练,都具有较好的素质。军官转业到地方,要有自信,要敢于竞争,要相信自己的优势。从地方来看,军官坚定的政治信念,优良的作风纪律,刻苦的钻研精神,忘我的献身意识,都是地方十分欢迎的。有人说没钱没关系找好工作难,其实也不尽然。我认识的一位正团职干部,春节前就找人托…  相似文献   

11.
文剑,四十多岁,一米七六的个头,山东汉子,自来卷儿的头发总是让他梳得“比较”直。他从前是军人,很多年的军人,后来转业当了律师,也是很多年的律师,现在又回到部队,在某部队招待所任所长。用他的话说,他离不开部队。  相似文献   

12.
1983年,而立之年的我从部队转业到绵阳地委统战部工作,我从一般干部起始,转遍了各个科室,转瞬30年就过去了。因为整个青春年华都伴随着党的统一战线事业一同走过,因而有幸让我感悟着统战人生的苦乐、价值和意义。一路走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相似文献   

13.
段炜 《人大建设》2009,(1):52-52
平煤集团许昌首山焦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伍,土生土长的襄城县人。1980年,他从部队转业到县一高当汽车司机,端上了“铁饭碗”。县一高成立了一家劳动服务公司,他被聘请担任经理,在这个位置上干了一年多。后来他只身一人到深圳闯荡,开阔了眼界,增加了阅历,也挖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上世纪90年代初,他怀揣着辛苦挣来的100多万元资金,回到家乡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夏峰 《黄埔》2010,(6):26-27
何云老师,身材清瘦但精神矍铄,一头黑发让谁也不相信他已是81岁高龄的老人了。 何老师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从部队转业至永平县从事教育工作,1988年退休。但他退而不休,20多年来仍心系祖国的未来,奔波于当地各中、小学之间,关心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陈先岩儿时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人民警察,1993年从部队转业后终于如愿以偿。1994年他刚管片时,辖区记录在册的入室盗窃案件57起;1995年发案3起;1996年发案1起;1997年则达到发案数为零;1998年调整立案标准以来仅为3起。他管辖的小区已连续四年被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委、区政府评为“安全文明小区”。陈先岩在工作实践中坚持以人民满意为目标,以基层基础工作为主线,以专群结合为依托,走出了一条“服务群众———基础工作———优化服务群众———深化基础工作———赢得人民满意”的新时期社区民警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时光流逝,日月如梭。转眼,我从部队转业到新乡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已经7年多了。这些年,我从一名人大工作的门外汉到人大新闻写作的老兵,颇有一些心得可与同仁们共享。  相似文献   

17.
1999年,我从部队转业到重庆市委统战部宣传处工作,并担任《重庆统一战线》杂志编辑、记者。时任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重庆市委主委的冯克熙经常向杂志投稿。对所投稿件如有修改意见一般由我向冯老面对面反馈。一来二往,我渐渐熟悉冯老,并对他的学识、人品有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在四川省射洪县有一位人称油盐不进的怪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1987年,他带着在部队荣立的5次三等功、一次二等功和多次受到的嘉奖,转业到公民政局任副局长。带着军人朴实无华的本色和勤政为民、奋力拼搏的优良传统,他心里只有人民,因而做出了许多让世俗不能理解的事,落下“怪人”的绰号,他就是优秀民政局长蔡绍福。1987年蔡绍福的妻子随他转业来到射洪,为了不给丈夫增添麻烦,来到了县殡馆工作。此项工作辛苦不说,离家又远,一个单程骑自行车要一个小时以上。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妻子一干就是九年多,家庭团事、小孩上学都无法照…  相似文献   

19.
如同人们知道旅游圣地法门寺一样,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的人们,几乎无人不知王建平。这位被人称为‘届政战线上的孺子牛”的民政助理员,已将24个春秋无私地奉献给了扶危济困的民政岗位,为无数的民政对象奉献了一片爱心;这位1975年从部队转业的普通公仆,24个春秋足迹遍及扶风绝帐、召公、杏林、法门等乡镇,把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留在了他无限爱恋的岗位和热土上,当地干部群众都亲切地称他王民政。就跑精图分活曾访”’王建平无论到哪里工作,就像一个上足了发条的钟表,没黑没明,风里来雨里去的奔忙。要不了多久,他所管辖乡镇的民政对象…  相似文献   

20.
山骨     
风停了,回声还没散。山里的风刮得深沉,犹如海啸雷吼一般。老铁就爱听这山风,爱听风过后的回声。站在门口听风,是老铁的爱好。这架山上没别人,老铁一个人守护着这架山林,快一年了。没人跟他说话,他只有听风。老铁转业,被分配到县公安局。当时山林破坏严重,正愁没人上山守林。领导让他上山守林,他一咬牙去了。背着从部队带回来的军用行装,一个人上了这架山,砍了些树枝搭起一个窝棚。后来,局领导筹款给他盖了间房子。在房子里住着很孤独,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山上有了他,林木没人敢偷伐了。老铁每月下山背一回粮,喝的是山缝里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