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问题是治国理政的核心命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崛起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从领导力视角解析中国治理与崛起的奥秘,是新的理论生长点。中国式新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治国理政过程中探索形成的独特模式,涵盖集约化的领导权力、共识型的领导决策、集体式的领导机制、台阶式的领导承继等面向及特质。这种新型政治领导力范式,能够保障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助力于"中国梦"的实现、补益于现代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力与干部领导力之间是历史的、具体的、能动的统一关系。割裂这种关系,则容易导致干部领导力的畸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力能把握干部领导力的方向,作用于干部领导力"关心人"和"关心任务"两个着力点,调节干部领导力外化力度的大小,从而使干部领导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3.
孔子认为取得富贵,改变既有的贫穷状况无疑要通过合乎道义的求富方式,这种义之富贵要求君子以仕得富贵、于善治之国得富贵并要合乎规制;在求得富贵之后,要"富而不骄"、"富而好礼"。孔子对贫富问题的认识启迪人们:要采取正当的途径来改变自己的贫穷状态,而且国家也要构建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来保障和促进人们的这种努力向现实转化。此外,还要通过教育和引导促使富裕起来的人们加强对社会的回馈。  相似文献   

4.
全面从严治党,重在全面从严治理,重在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必然为我们从事"中国化领导力"研究引领方向、指明路径、丰富内容、增强动力。"中国化领导力"的研究,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政治方向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谱系是马克思主义逻辑谱系在中国的具体化与现实化。研究其特征应遵循社会实践、相互联系、理论抽象等三个基本视角,在社会运行、相互对比、内在变革中探索其呈现机制。基于其视角与呈现机制,可以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谱系的特征概括为同质性、传导性、开放性、认同性和代际性等五个特征。  相似文献   

6.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将价值看作是由抽象劳动构成的社会关系,并始终在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不断变化的内在关系中探讨价值理论。在《资本论》第一章第一节中,马克思提出了价值的否定形态——反价值,它标识资本丧失价值的可能性。强调价值与反价值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摆脱资本世界和谐平衡的假设,更多地关注到作为资本本质性特征的危机和破坏。  相似文献   

7.
政治哲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复兴无疑会波及变革中的中国社会。作为中国社会转型发展过程的灵魂和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相适应的哲学理论变革,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为积极回应现实生活和理论研究提出的挑战,必须构建一种适应于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这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使命。构建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维度的努力体现在理念、诉求、向度三个方面。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理念体现在以实践的唯物主义为指导;当代中国政治哲学诉求体现在实现公共性的建设和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向度体现在实现中国向度和世界向度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劳动正义思想是在唯物史观确立的过程中不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马克思自始至终都关心劳动者的状况,关注劳动过程的正义性,主张通过建构正义制度来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从而实现劳动解放乃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丰富的劳动正义思想对于构建中国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90年代公共价值被公共行政学者正式提出之后,对其研究就没有间断。近几年来,公共价值逐步成为公共行政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公共价值研究的统一话语体系并没有形成。回顾公共价值研究意在对公共价值的基础概念和研究脉络进行梳理,并深化公共价值对于公共行政研究重要性的认识。从研究文献中公共价值概念的分析入手,在区别定义结果主导的公共价值(PV)和共识主导的公共价值(PVs)基础上,明确了公共价值研究的不同路径,并分别对公共价值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和阐述,为理解现有文献中公共价值概念的不同内涵提供了思路,也为进一步深化公共价值的研究提供了概念框架和逻辑基础。公共价值是公共行政研究的基础性问题,未来公共价值研究的关键领域主要包括,公共价值的内容和创造机制的实证研究、公共价值的冲突管理问题研究。同时,公共价值研究也对革新政府治理模式具有启示意义,在中国情境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吴永 《理论导刊》2011,(9):44-4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既是中国革命的客观历史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选择的结果。综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意识形态选择的主观性与话语实践的客观性相统一、话语反映权力的可能性与权力决定话语的必然性相统一,以及话语目标设定与话语实践语境的历时性差异,乃是这一话语的三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西领导力文化差异性与共通性的探讨,用足够证据说明中西领导力两个体系具有统一的物质基础、相同的要素关系以及共通的价值取向,从而证明了中西领导力这两个貌似时立的体系具备统一的基础,并构成了"一阴一阳"、"对立统一"的理论样式.在道学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道学领导力模型可以有效地整合中西领导力研究,为中西领导力相互比较、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综合性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2.
陈朋 《理论探索》2018,(6):57-62
村干部虽然不是"官",但却是最贴近基层的治理力量,也是国家行政管理的神经末梢,其腐败问题不容小觑。较高的发展态势、涉"地"腐败占主体、个体腐败多样化与集体贪腐并存、"小官巨贪"式腐败不断显露、村庄"一把手"涉腐增多是村干部腐败的新特征。乡村治理结构失衡、基层民主相对滞后、有效的监督制约缺位、不良的乡村政治生态是产生村干部腐败的深层次因素。这些问题同"四个民主"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直接相关。因此,破解村干部腐败难题,重要之维就是从"四个民主"的角度寻求有效突破。即:要优化基层民主选举程序,筑牢预防村干部腐败的第一道防线;打造科学合理的民主决策系统,构筑预防村干部腐败的堡垒;修复基层民主管理漏洞,拓展预防村干部腐败的载体;建立上下并举的民主监督机制,加强对村干部权力使用的监督。  相似文献   

13.
孙成豪 《理论探讨》2015,(6):126-129
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党的作风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观点。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发展了毛泽东的党建思想,对于进一步完善党的建设具有现实价值:牢记"两个务必"开展作风建设,以保持党的纯洁性;坚定理想信念开展思想建设,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德才兼备标准进行组织建设,以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实现性别平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只有坚持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才能真正推进和实现两性的协调发展,增大社会和谐的总量.性别平等,是社会公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子项."五个统筹",理应成为考量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新的向度.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危机应对史,危机及其影响贯穿历史、现实与未来。危机具有传导性,危机传导具有内在机理。从单一到多元的跨领域传导机制、从局部到周边的跨地域传导机制、从线下到线上的跨场域传导机制和“危”与“机”的互转机制等构成危机传导机制。此外,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加剧了危机传导的复杂性、耦合性和无序性。新形势下,危机传导呈现出跨时间、跨边界、叠加式传导等新特点。在前进征程上,应下好先手棋,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  相似文献   

16.
新乡土社会价值困惑与公共领域矛盾化解的价值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乡土社会向新乡土社会变迁过程中,关系理性与交易理性的并存催生了公私、情理中的诸多价值困惑。新乡土社会的公共价值追求需要与法治相契合,需要融合现代市场经济所必备的效率意识和创新精神,进而实现由以物为本、以少数人利益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因此,我们以公正与效率的黄金分割、法治与新型人治的融合、以人为本作为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化解的价值向度,从引领新乡土社会价值系、和谐和公共理性视角探询其对新乡土社会价值困惑超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西方传统哲学精神观构成马克思精神观论域的历史处境。西方传统哲学精神观可分为唯心主义精神观和旧唯物主义精神观,基于实践唯物主义之上的马克思精神观,把精神置于"现实生活过程",当作"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去理解,由此扬弃和超越了西方哲学的精神观传统。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精神观在对人的精神与自然界、人自身、人与人、社会关系变革及精神生成和发展等问题的阐释中,对人的本质、社会生活和人类文明的深刻把握以及对精神及其发展规律的深刻透析,为推进当代中国精神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加强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是推动我国和谐社会进程的核心思维,而行政伦理价值是党执政能力的内生品质显现,也是优化党执政能力的价值之维。本文试从行政伦理与党执政能力的关系和行政伦理价值对党执政能力的功能进行探讨,以求在行政伦理价值的视角中丰富党的执政能力理论。  相似文献   

19.
陈剑 《理论导刊》2020,(1):40-44
党的政治领导力内涵独特、结构明晰,是党的定向力、胜任力、执行力和影响力这四力的有机统一。增强新时代党的政治领导力是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推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顺利完成党的初心使命的内在要求。在新的时空环境下推动政治领导力提升,需要延展政治视野,整合多方力量,重点在增强前述四力上下足功夫,努力实现把准政治方向、净化政治生态、扫除政治风险和凝聚政治力量等战略目标,进一步提升党的政治建设质量,推动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20.
价值观是话语体系的核心,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必须明确这一话语体系所要表达的核心价值观念。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价值意蕴不仅在于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西方优秀文化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有机融合,而且在于它将国家、社会与个人等不同层面的价值观辩证统一起来。当代中国话语体系不是封闭的自说自话的表达系统,而是开放包容的表达系统。这就要求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必须在国际上占领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反映人类的共同利益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