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共同能源市场建设是欧亚经济联盟走向深度一体化的核心内容.目前,这一进程逐步从理念构建过渡到具体实施,并具有了明确的行动路线图.由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寻求东向能源出口市场的需求与中国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的目标相契合,能源领域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合作构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战略对接的重要内容.综合考察欧亚经济联盟共同能源市场的建设问题,对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能源合作对接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俄能源合作的地缘政治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末期开始,地缘政治因素对世界能源及能源市场的影响日益显现.由于中国和俄罗斯在地理上相互接近,开展能源合作无疑具有地缘上的优势,两国都把对方视为重要的能源合作伙伴.同时,以能源为突破口提升两国间及在地区层面上的合作水平还可促进地区能源安全体系的建立,从而提高它们各自在国际舞台上的地缘政治影响力.近年来,中俄两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大型油气合作项目,它们的顺利实施将有助于双方实现各自的利益诉求.本文对这些能源合作项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以便认清其中尚存的问题,巩固已取得的成就,深化未来的合作.  相似文献   

3.
赵隆 《东北亚论坛》2023,(1):86-97+128
当前,全球“零碳竞赛”的长周期效应和俄乌冲突的短周期效应叠加,催化全球能源格局加速演变。本文分析了在气候政治和地缘政治的双重冲击下,俄罗斯能源战略调整的“市场+权力”双重逻辑。在市场逻辑主导下,俄罗斯能源战略调整的重心围绕细化脱碳目标、推动能源价值变现和过渡性转型展开。在权力逻辑主导下,俄罗斯将激化市场博弈抵御制裁、利用能源杠杆分化美欧协同、借助“天然气卢布”重塑贸易格局、推动合作“重心东移”以维护市场领导地位作为战略调整的核心。通过对中俄能源合作进行案例分析,本文提出两国能源合作既存在开发进程提速、单向依赖上升和辐射效应增强的内生动力,也面临竞合关系的重构,以及政策性风险和技术性障碍增多的外部挑战,需要将危机预案制定、合作重心优化和模式探索作为中俄能源合作议程更新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对外能源战略和中俄能源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对外能源战略具有一贯性,即使用"能源武器"开展对外能源合作。但与苏联和叶利钦时期相比,当前的俄罗斯对外能源战略更为灵活和务实。俄罗斯不仅要利用能源来壮大自身经济实力,还要运用能源武器提升自己的大国地位。中俄能源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但由于俄罗斯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以及采取"捆绑式"能源外交,使中俄石油管线的修建一波三折,天然气合作依旧处在初级阶段。中国应加强对俄罗斯对外能源战略的研究,认清两国能源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推动双边和多边的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东部能源发展战略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对于俄罗斯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社会经济意义。2009年11月13日,俄联邦政府通过的《203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对其东部地区给予了特别关注,俄能源部门发展的5个战略性倡议中有4项直接涉及东部能源产业的长远发展问题。作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亚太地区是最值得俄罗斯期待的能源出口市场,俄参与亚太能源合作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其东部地区资源开发的潜力。从目前情况看,双方继续深化能源合作的意愿与现实条件均已具备。从长远看,随着俄东部地区资源开发的步伐加快,以及一系列通往亚太国家的能源基础设施草案的顺利实施,俄罗斯必将在亚太能源安全保障方面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中俄能源合作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能源问题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国是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能源进口需求不断扩大。俄罗斯是世界油气生产和出口大国。中俄两国在能源方面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中俄能源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富景筠 《东北亚论坛》2019,28(2):113-126
页岩革命后,美国在能源市场上角色的转变将引发世界能源市场与地缘政治的"系统效应"。美国不仅借页岩革命成为全球最大油气生产国,而且正在利用能源新权力改变油气市场博弈规则,进而重塑全球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特朗普政府的能源外交越来越具有浓厚的新现实主义色彩。能源被当作加强美国全球领导力的重要工具。页岩革命既为中美在能源领域开展合作提供了机遇,也使美国拥有在能源领域对中国施压的可能。如何构建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主要油气行为体的新型合作关系,应成为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与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能源问题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围绕能源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正不断加强。东北亚这个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与需求不断增加,能源的进口也随之加大,尤其是中、日、韩三国。俄罗斯是世界上能源生产与出口大国,因而与东北亚地区其他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俄罗斯同东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不仅可加快其融入东北亚及亚太市场的步伐,而且有利于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以俄罗斯的能源外交为研究对象,揭示能源领域的政治与经济互动机制。俄罗斯政府出台《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基本要点》,使油气能源成为实现国家外交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本文认为俄罗斯政府试图并已经获得能源生产领域的“结构性权力”,并利用这种权力来推行其外交战略,但俄罗斯政府在实施其能源战略与外交的过程中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掣肘。  相似文献   

10.
解析俄欧能源合作中的过境运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是俄罗斯传统的、重要的能源出口市场.对欧洲国家来说,重要的是如何从俄罗斯获得长期而可靠的能源供应,而俄罗斯针对欧洲的能源战略主要以大力发展能源出口为目标.由于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在运往欧洲消费市场的途中必然要穿越多国国境,因此过境运输问题在俄罗斯与欧洲能源合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1.
能源问题在世界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源已成为各国政治、军事及外交关系的重要筹码。俄罗斯是世界上的能源大国,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分布在俄罗斯的各个区域,俄罗斯政府正积极地与一些国家合作进行能源开发,俄未来能源出口将重点面向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12.
刘锋  朱显平 《东北亚论坛》2013,(5):55-63,128,129
俄罗斯不仅开发利用丰富的国内能源资源,而且十分重视开拓海外资源,积极推动和鼓励俄罗斯能源企业"走出去"。近年来,在国际能源市场价格回稳、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俄罗斯能源企业加紧开拓海外资源市场,扩大国际影响力。其外向型能源发展战略日臻成熟。在国家的支持下,逐渐形成了以大型能源企业组成的俄罗斯能源海外扩展的骨干力量。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能源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能源企业对海外经营进行了调整。后危机时代,国际市场的整合调整以及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为俄罗斯的"走出去"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机遇。俄罗斯的能源外向型发展战略中的国家作用将进一步强化,能源企业的海外扩展将增加新的内容。未来,中俄的能源合作不仅局限于两国之间,而且将涉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资源领域。只有进一步加强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才能实现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俄罗斯的角色愈来愈重要.其能源战略的调整和变化,对世界能源市场,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走势,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如今能源已不仅仅是俄罗斯经济腾飞的"金钥匙",更是俄罗斯大国崛起的"利器".为进一步强化"能源霸主"地位,实现普京建设"能源帝国"的梦想,俄不断修正和完善其能源战略.  相似文献   

14.
陈小沁 《东北亚论坛》2021,30(2):100-112
俄罗斯远东地区油气储量巨大,21世纪初,俄罗斯能源战略明确提出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油气资源、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倡议,并将亚太地区作为未来俄罗斯油气出口地理结构多元化的优先发展方向。"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和"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是俄罗斯通往亚太地区的两大油气运输基础设施项目,2019年底这两大项目草案均取得了重要进展。随着远东油气管道的建设与开通,中俄能源关系日益密切,双方都致力于从能源关系多样化的角度构筑有利于彼此的能源安全体系,有望结成利益与共的能源命运共同体。同时,俄罗斯也在积极发展与亚太其他国家的能源关系,推动建立亚太能源安全体系。鉴于俄罗斯向亚太市场供应能力的持续增强,将促使原有的区域能源供需关系和国际能源格局发生改变。然而,资金、消费市场、地缘安全环境等不确定因素对俄罗斯亚太能源战略的未来走势形成制约。为此,在当前全球能源生产呈多中心化趋势、能源需求重心东移的背景下,亟须建立行之有效的亚太多边能源对话与合作机制,搭建起亚洲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共享平台,逐步实现能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以共同防范外部冲击、避免无序竞争,增强区域整体的能源实力。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能源储量丰富,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一位。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朝鲜和韩国能源极其短缺,与俄罗斯进行能源合作具有极大的潜力。为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我国应积极参与俄、朝、韩三国的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能源外交和中俄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有着实施能源外交的优势,是能源供应大国,中国是能源需求大国,因此中俄在能源合作领域尤其是在石油与天然气的合作上有着广阔的前景。在中俄油气合作问题上俄罗斯掌握着主动权,中国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在此情况下,中国采取什么样的石油战略和政策,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上合组织框架内成员既有能源出口国又有能源进口国还有能源途经国,构成了完整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互动版图。上合组织框架内既有大量的双边能源合作,多边能源合作也有了一定的实践积累。2011年9月23日,在西安欧亚国家能源部长会议上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四国共同通过了旨在推动上合组织能源俱乐部启动的《西安倡议》,表明上合组织框架内多边能源合作机制有了重大突破。本文拟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上合组织框架内多边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一描述,揭示金融危机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个国家,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在能源领域存在许多互补性,三国发展中的政治经济关系不仅为三边能源合作打下基础,也需要以此作为深化三边关系的突破口。中印俄在能源领域合作,有利于三国共同的能源安全,而不是把一国的能源安全建立在另一国能源不安全的基础上。因此三国应在已有的双边能源合作的基础上开展三边合作。  相似文献   

19.
中俄能源管道合作一直是中俄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由于俄罗斯没完没了的各种考虑和日本的介入,致使这项合作迟迟得不到落实。2 0 0 3年10月,管线合作方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入狱,这使一直搁浅的中俄石油管线合作前景更加不确定。国际舆论认为,中、俄、日三国能源合作背景复杂,不但有各自的经济利益,也有其深刻的地缘政治因素。一、中俄石油管道合作一波三折(一) 2 0 0 1年中俄政府正式签署输油管道可行性研究工作协议。1996年,中俄首次开始以能源为主的大规模经济合作,时任总统叶利钦在同年4月访华时,将与中国加强能源…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东方能源外交与中俄能源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际能源价格不断攀高的背景下,俄罗斯作为能源输出大国,既想扩大能源出口市场,又欲借主办G8峰会之机推动建立全球能源新体制,以彰显其独特的世界大国形象。加强能源外交,促进俄能源向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东方国家大量出口成为普京当前外交的重要目标,也是俄保障其能源出口安全和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中俄能源合作曲折复杂,同时也在扎实推进,随着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持续深化,中俄能源合作也将不断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