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统一战线与党的建设是紧密结合的。统一战线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凝聚人心、汇集智慧、汇聚力量的"人心工程",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目标密切吻合;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工作实施了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强化工程",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推进的统战工作"制度化工程",是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体现。统一战线与党的建设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统一战线作为和同异矛盾的统一体,体现和追求的是一种和谐,以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根本任务,在本质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新阶段的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共同的思想文化渊源,又统一与共同的价值诉求,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更好的维护和发展社会上层建筑方面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欲凝聚力量,须凝聚人心,欲凝聚人心,则须文化。故运用自身的优势传播和辐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中需要考量的重要课题。高校统一战线要有效实现凝心聚气的功能,须介入大学文化建设,并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4.
海外华人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实现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国内形势的发展和政策的制订,而且也需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对海外华人实现广泛团结和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功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持和保证。  相似文献   

5.
统一战线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新时代赋予统一战线的光荣使命,是新时代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新时代统一战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积极作用和独特优势,能够为"一带一路"建设团结力量、凝聚人心,保驾护航,献计出力。新时代统一战线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坚持以共同价值感召人心,以和谐理念契入人心,以共同利益凝聚人心,以文化交流汇合人心,以包容胸怀维护人心,促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增进互信,共奏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乐章。  相似文献   

6.
发挥统一战线凝聚力量的法宝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凝聚力量。凝聚力量就是要求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征程上全体人民呈现同心同德和协力合作的面貌。统一战线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大局集中体现在凝聚人心和整合人力上。统一战线的大团结大联合主题显示了凝聚力量的工作主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深刻揭示了统一战线最基本的精神。抓住了凝聚力量的本质。统一战线作为各种力量的政治联盟,是党凝聚力量,将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和各界人士紧密团结起来的特殊工作机制,对贯彻执行“三同心”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统一战线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凝聚力量的法宝作用,将对获得新的胜利产生重大影响。统一战线应围绕加强政治认同、使命认同、责任认同。在凝聚力量中充分发挥法宝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是向前发展,越是需要凝聚最广大人民的力量。统一战线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一切积极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8.
在新世纪 ,统战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更加突出 ,实践和实现“三个代表” ,客观要求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功能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的各个领域不断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为新形势下统战工作提供新的思考维度和实践路径。"最大公约数"从中国当前统一战线工作的现实出发,以协调、兼顾各方重大利益为核心要点,体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中的鲜明特征,诠释了统一性、包容性、底线性和历时性的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10.
理想既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更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精神动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和复杂多变的情势下,如何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大学生,整合大学生个人理想,凝聚人心力量,是我国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迫切需要把握和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决策 ,是统一战线工作的指针。统战工作的成效也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的实现。因此 ,我们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新力量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达到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目标 ,必须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实现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的创新。我们只有实现统战工作的创新 ,才能真正落实统一战线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服务的总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的第一要务。尽管我们统战工作不同于经济工作 ,但经济工作成效是人们创造力和创新力发挥…  相似文献   

12.
高校统战文化,是统一战线理论与高校统战实践的结晶,贯穿于高校的统战工作,蕴含着高校统一战线内部多种力量之间形成的共同政治理念、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具有突出的政治意识性,是具有独特风格和气质的文化形态。它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的需要,是高校统战工作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服务发展、增进和谐的重要形式和载体。  相似文献   

13.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统一战线的发展统一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探索实践之中,统一战线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力量。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统一战线应紧紧围绕人心和力量下功夫,充分发挥凝聚共识、推动发展、协调利益、巩固党的领导地位等功能,助推实现人心治理,积极促进"五大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统一战线与中国梦紧密相连,统一战线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梦,中国梦为统一战线明确了新的方向,提供了新的坐标,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统一战线,统一战线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制度保障和方法手段。统一战线要以凝聚中国梦的思想共识、服务发展大局、加强制度建设和照顾同盟者利益作为助推中国梦的着力点,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5.
统一战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和制度载体,二者具有战略目标统一、历史演进同向、本质属性一致和制度载体相同的内在耦合性,为在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研究统一战线提供了理论前提。统一战线在民主动员、民主表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等方面,具有凝聚人心、汇聚民意、集中民智和合作共治的重要民主功能。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要继续发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优势,夯实人民民主的思想引领;发挥统一战线制度机制优势,强化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发挥统一战线精准施策优势,助推人民民主的效能提升;发挥统一战线整合贯通优势,促进人民民主的协同驱动。  相似文献   

16.
当前,统一战线不仅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法宝。本文从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独特优势、参政建言的政治优势、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和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功能优势等四个方面出发,阐述如何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国梦”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新时期统一战线构建创新型国家这一主题为平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三代领导人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对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发展与创新,进而提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任务需要统一战线整合政治、经济、文化资源优势,在不断地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过程中,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相似文献   

18.
统一战线能够团结一切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本文从统一战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出发,阐述了统一战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从统一战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具有独特的优势着眼,分析了统一战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作用;从加强机制建设方面,探讨了统一战线发挥作用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实现伟大梦想,需要凝聚伟大力量,需要做好统战工作.科学理论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凝聚伟大力量,同样需要科学的统战理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是否需要统一战线、需要什么样的统一战线、怎样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需要重视和加强统战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引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战略目标,是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同心致力于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履职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心工作。多党合作在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中发挥其制度优势和特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