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窦刚 《法治与社会》2011,(2):111-111
志丹县永宁镇以打胜“主导产业开发、生态环境优化,项目建设推进”三项硬仗为目标,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了“速度与质量、经济与社会、城镇与农村”三个发展同步推进。2010年,全镇实现农业生产总值4677元,净增501.08万元,增幅12%;农民人均纯收入4186元,净增448元,增幅12%;财政总收入1450万元,其中本级财政收入达到95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7900万元;粮食总产量6315吨,人均520公斤。  相似文献   

2.
乔德清  张丽萍 《政府法制》2012,(27):I0007-I0007
山西省襄垣县古韩镇地处县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商贸中心,是一个以煤焦为主导产业,农工商综合发展的城郊型乡镇,也是全县的人口大镇、经济重镇、发展强镇。2011年年底,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实现51亿元,财政收入完成3.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119元。  相似文献   

3.
我们白桑关镇位于秦岭山余脉,是郧县的一个山区镇。2002年经上级扶贫办的普查认定全镇24个行政村中,就有13个贫困村,加其他村贫困户,全镇共有贫困户4350户,贫困人口18400人。是全县典型的贫困乡镇。面临底子簿、基础差、农民贫困的状况,镇党委、政府结合镇情,扬长避短,创新发展,以“兴好致富产业、狠抓基础建设、构建平安社会、加快和谐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和目标,率领全镇人民艰苦创业奋起直追,使全镇经济和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去年全镇经济总收入达到1个亿,比2002年的6790万元增长4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50元,增加850元,全镇贫困户减少到1240户,贫困人口下降到4069人。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北石店镇围绕建设宽裕型小康镇的总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经济为主题,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和政府职能,有力地推进了全镇经济工作发展的进程。 2002年,该镇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农业发展要高档次、工业发展要高起点、三产发展要高标准、非公有经济发展要高速度的工作思路,加大了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经济运行呈现出可喜的局面。全镇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7%;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54792万元,比上年  相似文献   

5.
正保安镇地处志丹县城腹地,是志丹县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全镇辖14个村委会,9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00户8127人,总土地面积239.2平方公里。2013年,该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转型发展、服务城区战略,强化"一突破二提升三进展",即:重大项目征迁重点突破,环卫管理和社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移民搬迁、产业建设、生态建设稳步发展工作中心,突  相似文献   

6.
旬邑县城关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围绕建设经济强镇的总目标,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扭住大事、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镇经济及各项事业呈现出科学发展、快速发展、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截止年底,全镇农业总产值完成10473万元,较上年增长19.7%;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7008.8万元,较上年增长46%;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010元,达到了4946  相似文献   

7.
2014年,志丹县义正镇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统筹转型、项目带动、基础提升、产业富民"战略,突出苹果产业建设,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全年完成农业生产总值84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 0059元。产业建设成效显著。苹果产业,按照"技术支撑、示范带动、高点起步、打造品牌"的发展思路,以"四抓"(抓投入、抓培训、抓示范、抓创新)为重点,落实领导干部联户包园制度,强化果园管理与果业协会建设,苹果产业建设迈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共发放有机肥900吨、复合肥120吨、喷雾器及梯子400套、剪具320套,新建集雨窖270个,架设防雹网170亩,申报家庭农场12户,建成山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顺宁镇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大镇、产业强镇的目标,坚持实施"基础奠基、科教支撑、产业富民、工商兴镇、新村带动、跨越发展"战略,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新农村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特别是积极推进以"一村一品"示范村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建设,使全镇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可稳步持续增加.在具体工作中,他们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9.
2012年,延长县黑家堡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纵览工作全局,以重点镇建设为总抓手,以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体系建设为载体,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思路,狠抓"塬区苹果业、川道棚栽业、以重点镇和工业园区为依托的第三产业建设",农业产业不断升级,经济社会得到较好发展。全力抓好主导产业发展。一是稳步推进塬区苹果业。按照"以沼养蓄、以蓄促果、果蓄双赢"的发展思路,狠抓塬区  相似文献   

10.
旬阳县甘溪镇,2011年实现了生产总值6.18亿,农民人均纯收入6018元,财政收入876.87万元,年度绩效考核位居全县第一名,获县对镇年度目标责任制考评一等奖。农业产业特色鲜明。该镇形成了烟、桑、菜、畜、姜、劳务为龙头,粮、林、果为补充的农业特色产业,为农民征收和财政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一村一品"和强村大户建设为抓手,着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专业户、专业村。目前已培  相似文献   

11.
华县瓜坡镇位于华县城西南11公里处,距离渭南市16公里。是全省31个重点示范镇之一。该镇拥有陕西东部最大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陕西陕化化工集团,属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全镇总面积4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万亩,辖23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万人,201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预计达到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至2011年确立省级重点示范镇以来,该镇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快实施重点示范镇建设的战略部署,在各级政府和住建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以来,山西省代县峨口镇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跟县委、县政府转型跨越发展步伐,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稳中求进总基调,结合全镇“十二五规划”,继续坚持以集镇建设为龙头,以特色产业发展为载体,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公民与法治》2005,(6):53-53
梨元屯镇位于威县东部。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解放思想、创新实干,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综合排位始终处于全县前列,农民人均收入达2160元。  相似文献   

14.
张洪镇地处旬邑县中部塬区,辖12个行政村,共4116户、16858口人,耕地面积26792亩。2007年,该镇坚持以任务确定目标,强化考核,落实责任,奖优罚劣,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全镇农业总产值7897万元,同比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2116万元,非公经济产值77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80元,增长12%。新增商业门店90个,私营企业12个,建成5个养殖小区,带动发展养殖大户120个,实现产值300万元。新栽果园2356亩,果品产量达到3.8万吨。二是社会事业不断繁荣。建成上皇楼等4个科普示范点,职教招生13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6038人,参保率达到95%以上。岗前培训2077人,输出务工人员2222人。三是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完成中街扶贫重点村建设,建成上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宜川县秋林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抓党建、打基础、强果业、兴旅游"的发展思路,全镇上下精诚团结,克难攻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使当地经济社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8年,全镇农业总产值7300万元,较上年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4040元,较上年净增1090元.  相似文献   

16.
三泉镇地处新绛县西北部,东靠九原山。北依三泉水库,是一个水肥山美之地。全镇有12个行政村,粮、果、菜、畜是镇里四大主导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绛县政府的领导下,全镇农村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农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和完善。但是,发展必然会有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产生,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积极稳步地进一步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龙驹寨镇党委、镇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建设总揽全局,坚持第一责任保稳定,第一要务抓发展,通过艰辛努力,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59477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523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23元,年增长13.4%。一、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聚人气为发展奠基。镇党委、镇政府以"商山深处党旗红"活动为载体,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保平安"的工作思路,落实党委  相似文献   

18.
武清海 《江淮法治》2013,(17):29-29
"要想富先修路",农村公路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是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前提。亳州市谯城区牛集镇人大代表针对全镇农村公路破损难行的状况提出多件议案和建议,并得到了办理。仅去年一年,该镇就完成了33公里的水泥路建设,给农民出行带来了极大方便,为实现牛集镇经济腾飞梦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相似文献   

19.
马爱萍 《政府法制》2008,(20):I0001-I0001
朝阳镇地处寿阳县中心区域,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全镇辖19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0万余人,耕地10万余亩。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31元,财政收入完成3954万元,综合考评名列全县榜首。2008年2月该镇被晋中市委、市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十佳标兵乡镇”。  相似文献   

20.
构元镇地处汉江北岸旬阳县城东部;国土总面积161.5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30个村民小组3341户12039人。有铅锌矿产、天然纯净水、食用油加工为骨架的工业经济已成形。以烤烟、畜牧、蔬菜和特色林业为骨干的农村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12年,全镇全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5.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4.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亿元;完成招商引资0.8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106.92万元;实现非税8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786元。净增1036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