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正先 《党建》2019,(4):42-43
正我今年102岁了,是一个有着81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从12岁参加红军起,我跟着党一走就是一辈子。参加红军,亲历长征,这些都是我一辈子的光荣和宝贵财富,让我信念永驻。可以说,我这一生是跟党走的一生,也是奋斗的一生,幸福的一生!  相似文献   

2.
《前线》2007,(8)
叶剑英在长征途中将张国焘企图危害和分裂党中央、红军的密电送给毛泽东一事,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张国焘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叶剑英一生为党为人民立下的一大功绩。对于这件事的经过,中央和红军  相似文献   

3.
她有着传奇的经历、坎坷悲壮的人生。她是红军时期惟一的女师长,建国后我国第一代女副部长。她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一切。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  相似文献   

4.
周素园说:“我快60岁了,以前没有找到光明,今天参加了红军,正是我一生最光荣的时刻,死也要死在红军里。”于是真的随军出发,经受了漫漫长征路的严峻考验,胜利到达延安。  相似文献   

5.
“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人们对此耳熟能详。而对亲历红军四渡赤水的96岁老红军曾思玉将军来说,更是伴随一生的记忆。长征路上,作为红一军团第二师的通信主任.曾思玉负责保障师首长与红军总部的通信联络,亲眼目睹了红军四渡赤水的过程,亲身感受了毛主席高超的指挥艺术。  相似文献   

6.
外公的扁担     
《党建》2016,(10)
正外公有一件珍贵的宝贝,那是一根红军留下的扁担。他经常拿出这根扁担给我们讲有关红军的故事。外公与红军有着特殊的感情。外公一生行医,曾救过红军战士的命,在战火硝烟中与红军结下了深厚情谊。这根扁担是红军长征经过广西湘江渡口,战士们为感谢外公熬药治伤治病之恩而留下的。1934年11月,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与国民党军队苦战五昼夜,那时候岁暮天寒,很多战士得了寒病。外公白天上山采草药,晚上整夜熬药,悄悄地帮红军医治。那  相似文献   

7.
舒同的骨气     
舒同一生钟情书法,寄情翰墨,被广大红军指战员誉为“马背书法家”。毛泽东也称他是“党内一支笔”、“红军书法家”。解放后,他先后任陕西省委书记、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重要职务。在“文革”十年浩劫中,舒同身陷囹圄仍忧国忧民,坚强不  相似文献   

8.
在共和国开国少将中,李德生的一生有诸多与众不同之处,例如他参军后连续当了7年红军战士,这在红军时期恐怕是少有的;又如,他从军长的位置直接进入中央政治局,直至在党的十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这在众多将领中也是唯一的一位.  相似文献   

9.
铮铮硬骨──读刘伯坚遗书曹君贵刘伯坚同志离开我们60年了。他牺牲时年仅40岁。他短暂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崇高的人格,坚贞的节操,他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无限的赤诚是可歌可泣的。1934年,中央苏区主力红军突围长征,为了掩护突围,刘伯坚把生的...  相似文献   

10.
王文章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艰苦奋斗的一生。从14岁参加革命,到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他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经历了血与火、灵与肉的考验,铸就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正是这种信念在无数的暗夜支撑着他,直到黎明。这也是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者所共有的品质。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排除万难,引领中国革命走向成功。金秋十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56周年的日子里,我见到了87岁的王老,从参军到退休,过去的种种一一浮现在他的眼前。第一次见到红军1932年12月下旬,红军来到巴中县城,当时王文…  相似文献   

11.
正长征时期,中共中央机关警卫部队中央警卫团,有一位特殊的红军战士,谁也不知道他的身世,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更无人知晓他的出生年月……大家只知道他是个聋哑人,在他的档案中姓名一栏填写的也是"哑巴"。战友们都知道,他是一位在平凡岗位上甘于为革命事业奉献一生的英雄。大渡河畔参加红军1935年5、6月间,红军长征到达四川大渡河谷。由于不熟悉当地道路,作战任务紧急,急需找个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在全国各地,在70多位长征战士居住的地方,都已经留下了这样的身影:一位年过八旬,满头银发的当年红军女战士带着一面绣有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60周年字样的4米多长的大红旗帜请求参加过长征的幸存者签名,以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在这面旗帜上签名的有陆定一、黄火青、肖克、杨成武……当然其中也会有她自己的名字——著名的红军女战士、谢觉哉的夫人王定国。她把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党的事业——  相似文献   

13.
正被毛泽东称为"红色华佗"的开国中将傅连暲,为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医疗卫生事业奉献了一生。在条件艰苦的红军时期,他为救治红军将士贡献了全部力量。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全国革命浪潮高涨。时任福建汀州福音医院院长的傅连暲,在当地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从一名基督徒转变为一名革命者。1927年南昌起义后,起义军撤到汀州,  相似文献   

14.
曾先后担任我军炮兵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的吴克华中将是人民解放军的一名骁勇战将。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富有传奇色彩。在红军初创时代,他就担任过赣东北苏区红军冲锋队队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出生入死,战功卓著,就是他死后,对自己的遗体与骨灰的处置也有独特之处。他生前曾留下两次遗嘱,抗战时,他在胶东战场上曾表示:生为国家尽忠,死后葬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的一生历险无数,在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的劳山遇刺,是最意想不到的,也是最惊险的。周恩来说:“我一生遇过很多次危险,但最危险的就是那一次,那次是陈友才同志代替我牺牲了。” 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中国共产党发出了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1937年,时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周恩来,率代表团往返于延安与西安、杭州等地,与国民党政府代表谈判。担任警卫任务的是延安卫戊司令部参谋长兼周恩来随从副官陈友才。 4月25日,周恩来再次由延安启程前往南京,同国民党代表谈判关于红军改编  相似文献   

16.
容华 《党史纵横》2014,(7):34-38
正龙云是民国滇系的第三代掌门人,是滇系四巨头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蔡锷、唐继尧、卢汉)。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但始终满怀着爱国的情怀。当年,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耀武扬威,他愤怒地跳上擂台拳打法国拳师;红军长征路过云南境内,他背着蒋介石对红军鼎力相助;抗战时期,他积极参与抗战,在滇西大反攻中立下汗马功劳;解放战争时期,龙云与我地下党组织联系紧密,向往光明之路。由于与共产党  相似文献   

17.
<正>王耀南,开国少将,我军地道战创始人之一,曾被朱德称为"地道战之父"。他在红军时期发明地道战、移动地雷战,是红军中唯一获红旗勋章和二级红星奖章这两项殊荣的干部。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我军的工兵史,被称为"工兵王""地雷战王"。他从井冈山到抗美援朝,参加战斗达300余次,5次负重伤,身上共留下31个枪眼,却从不退却。在中  相似文献   

18.
正方强,原名方鳌轩,别名方长,1912年2月13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长寿街。14岁就参加红军的方强,建国后曾任海军副司令员,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而最让他始终难忘的,就是毛泽东曾救过他的命。红军时期:病友毛泽东的一茶缸牛肉方强出生于一个贫困的搬运工人家庭,1925年,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方强参加工人纠察队,印刷革命宣传品,散发传单,拥护广东革命政府,支援北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7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今年88岁的我与您喜迎三大幸事,让我心情激动,难以入眠。那些困苦的岁月、难忘的时刻、美好的瞬间,在眼前徘徊,尤其参加开国大典,是我一生的骄傲,成为我一生前进的动力!1928年我出生在河北省饶阳县张苑村。父亲韩玉书1930年在"白色恐  相似文献   

20.
正项英同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党和红军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新四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把自己短暂的一生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他所建立的历史功绩,人民永远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