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然 《检察风云》2011,(6):8-12
南京副厅级官员刘宝春,利用牵线重组“高淳陶瓷”掌握的内幕信息,授意并指使在证券公司工作的妻子以亲属名义大肆购买该股票,见机抛售后狂赚749.9万元。“高淳陶瓷”重组复牌后的异常价格波动,惊动了中国证监会和公安部。  相似文献   

2.
官员参与内幕交易不但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投资秩序,损害中小投资者权益.还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公信力,是一种新的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3.
"杭萧钢构案"作为中国第一起非内幕人员内幕交易案,由浙江省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并于今年2月4日作出一审判决。通过本案,折射出我国证券市场中存在的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也反映出我国现行法律的不完善,从而导致社会对法律理解的差异和司法对此类案件认定的尴尬。本文针对有争议的几个问题,分析目前法律规定的欠缺,借鉴国外的通行做法,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基层政府处于体制的末端,加强新时代廉政建设是基层“微腐败”治理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应然选择。从廉政建设视角看,基层“微腐败”治理由于廉政教育重视不够、新旧体系制度转型、行政执行程序不当、权力监督体系紊乱等原因而陷入困境,表现出政治素质低、三务不公开、行政不作为、权力私人化等形式,严重侵蚀了党的执政基础,损毁了政府的廉政形象。鉴于此,迫切需要从文化重塑、制度更迭、法律修缮、技术赋能四个维度来有效防治“微腐败”,推动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5.
胡光志 《现代法学》2002,24(4):126-132
内幕交易是否违反法律的公平 ,多有争议。内幕交易“无损害”是反对以法律方式禁止内幕交易的逻辑起点。本文在介绍无损害性假说并对之提出针对性的批判之后 ,循着“以人为中心的公平”的论证体系 ,对内幕交易的不公平性作了分析 ,为反内幕交易法的公平性基础提供了新的理论构架。  相似文献   

6.
朱曦 《检察风云》2010,(19):71-71
腐败就像软绵绵的水,像若有若无的空气,手握大权的人,每天生活在它的影响下,稍不留意,就可能会受到它的腐蚀,这是非常可怕的。联系纪检、主管政法的省委副书记洪息烽,以霹雳豪情推进吏治、整饬纪律,让干部群众刮目,  相似文献   

7.
郑文 《法庭内外》2010,(10):19-21
县委书记的落马在反腐败日益深入的今天已不是什么大新闻,抛开个人人格,单纯从职务问题上看腐败问题,"县委书记"已属热点的腐败岗位。安徽省五河县原县委书记、蚌埠市政协原副主席徐社新(副厅级)就是在县委书记这个位置上因多次受贿而落马。作为一个县委书记,徐社新没有以权为家人谋私,没有花边新闻,这在当今大堆又贪又色的双料腐败官员中实属少见。那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入腐败泥潭的?剖析徐社新案件,可以发现,他的腐败轨迹,是当今问题官员的一个"腐败标本"。  相似文献   

8.
湖南湘潭市原副市长朱少中被“双规”前口碑一直不错。其父去世后朱少中曾在灵堂立牌:拒收礼金,并发文大谈反腐经验,被誉为“一年查处88名党员干部”的“高调反腐干部”。  相似文献   

9.
肖舟 《政府法制》2014,(25):12-15
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已被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周滨进入公开视野的公开身份是“北京中旭阳光能源科技股份公司原董事长”,1972年1月出生,眼睛细长,与他的父亲周永康(原名周元根,后读书时因与同学重名,改掉了这个乡土气的名字.)一样身材高大.出生那年,他的父亲还在辽河石油会战指挥部任地质团区域室党支部书记、大队长,这也注定了周滨一生与石油、能源结缘。  相似文献   

10.
张啸然 《法制与社会》2012,(4):178-179,183
如何治理腐败是党和政府实现“善治”的关键因素.文章从腐败的成因着手回顾了前人对腐败成因的研究,在“理性人”的“成本——收益”基础上提出基于“有限理性”的“成本——收益”判断假设,指出了行为人心理上的“错误知觉”对行为人腐败行为的影响,并提出治理腐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收受他人贿赂财物579万余元、伙同他人挪用公款100万元,江西省南昌市国土局原局长周宏伟近日被江西省抚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挪用公款罪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据查办此案的抚州市人民检察院透露,一些地产商老板打着春节拜年的名义,排着队向周宏伟送礼,周宏伟则交代称,由于送礼的人太多。他根本记不清哪笔钱是谁送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从腐败、公共权力、公共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角度探讨腐败的成因,认为腐败并非是公共权力的腐败,而是公共权力主体的腐败。公共权力不可能自发导致腐败,腐败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公共权力主体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从根源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就要从教育、法制、监督的配套机制中加强对公共权力主体的治理。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监察》2010,(5):38-39
“制度加科技”,就是以建立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为出发点,以预防腐败为目的,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健全权力制约机制为关键,以科技手段为支撑的一整套工作思路和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三资"问题既是农民关注的热点、农村干群矛盾的焦点,也是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切实加强"三资"监管,就抓住了解决"村官腐败"问题的要害和关键。  相似文献   

15.
8月1日,第83个建军节,浙江省诸暨市看守所,曾经服过10年兵役的浙江省衢州市政协原主席郑樟林却不能跟往年一样,和他的战友们一起过节,只能在高墙内叹息。7月5日,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滥用职权罪、受贿罪,判处郑樟林有期徒刑十六年,并处没收财产20万元?记者近日从绍兴市检察院获悉,郑樟林没有提起上诉,一审判决现已生效。  相似文献   

16.
他曾经是江西省抚州市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人物,。表面上,他是两届区政协委员,商界亿万富翁,实际上,他是当地人谈之色变的黑社会老大,多年来,他在当地无恶不作,慑于他的淫威,加上他背后有强大的保护伞,所以横行多年仍平安无赖,近日,这位罪恶累累的黑帮老大终于得到了应有惩处.  相似文献   

17.
政府反腐败力度与公众腐败感知之间的复杂关系需要得到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的共同关注,研究如何将政府反腐败成果转化为公众对政府清廉环境的正面认识。已有研究和实践表明,反腐败力度的加大并不必然降低公众对政府的腐败感知水平。研究利用广东省GZ市和JY市两地级市市委书记被调查的契机,结合2014年广东省清廉指数调查的主观数据,进行了一个探究腐败感知度影响因素的准实验研究。通过倾向值匹配发现,在短期内,反腐败力度加大不仅不会降低公众的腐败感知水平,反而导致公众腐败感知水平平均2.3分(范围0-100)的增幅感知水平。该发现在理论层面增进了人们对腐败感知影响因素的知识积累,回应了公共管理学的经典问题:绩效产出与绩效结果之间是何种关系。同时,在现实层面,则回应了外交部与透明国际关于中国2014年清廉指数得分下降、排名骤跌的争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文聚焦腐败这一重要晚期尸体现象,以期找到更客观的晚期尸体现象关键事件或特征节点,为准确评估尸体腐败程度、进而推断死亡时间(PMI)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晚期尸体现象进行观测,对尸体腐败过程中肠道和尸坑土微生物菌群结构变化,以及尸坑土理化性质的检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尸体腐败过程中腹腔自然破裂这一关键事件发生的时刻前后变化。结果 研究发现尸体腹腔自然破裂前后,腐败现象和相关微生物菌群结构以及环境理化性质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且可观测性强,可以通过法医学观察、生物学和理化相关检测手段准确判断。本研究将这一关键事件发生时刻命名为“破溃点”。结论 本文认为“破溃点”可以作为法医实践中尸体腐败程度评估的重要节点,也可以作为基于微生物菌群结构变化等表征构建PMI推断模型时的分界点,分段构建模型以提升PMI推断模型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喻芳 《犯罪研究》2012,(1):46-51
当前中国反腐败的决心越来越大,所取得的成效也越来越显著:大批的贪官落马群众拍手叫好;大案要案查处廉洁之风盛行;官本位思想逐渐由民本位思想取代。当一个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立时,腐朽之温床中腐败现象依然存在着,甚至孕育了“亚腐败”。“亚腐败”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容易让人们疏于防范,但是“亚腐败”一旦形成只可能是一个恶性循环。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综合治理,以确保反腐败道路的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20.
新纪 《中国监察》2013,(20):35-35
长期以来,检查过多过滥造成了基层行政资源的大量消耗,而且带来了“隐性腐败”等问题。近期,湖南省新宁县纪委、监察局成立课题小组,深入全县18个乡镇和120多个单位进行专题调查,详细了解检查过多过滥带来“隐胜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