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医疗侵权纠纷案件中确定医疗单位赔偿责任比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志民 《山东审判》2004,20(6):83-8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 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颁布后,基本上确立了医疗事故 案件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理,不 构成医疗事故的其它医疗侵权纠纷按照解释处理的法 律适用原则。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 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是确定医 疗单位具体赔偿数额的主要依据。但我们在实践中却 发现,医学会作出的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当中,即使是比 较严重的医疗事故,也较少见到医疗单位负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规定了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轻微责任。该办法用这四种责任程度来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存在明显的缺陷,缺少了一个同等责任程度的规定。为了今后便于司法实践的操作,公平合理地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应该增加同等责任程度的规定,来完善我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医疗事故鉴定中责任程度的判定.方法通过对30例医疗纠纷案件鉴定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和统计分析,分析医疗过失、疾病对不良后果的参与度,确定责任程度大小.结论在医疗事故鉴定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疾病因素对不良后果的影响,这对判定责任程度很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医疗事故鉴定中责任程度的判定。方法 通过对30例医疗纠纷案件鉴定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和统计分析,分析医疗过失、疾病对不良后果的参与度,确定责任程度大小。结论 在医疗事故鉴定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疾病因素对不良后果的影响,这对判定责任程度很重要。  相似文献   

5.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具有进步意义的同时 ,还有需要明确和完善的地方 ,本文围绕“医疗过失”与“医疗过错”、医疗机构的责任承担问题及医疗事故的抗辩事由展开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蔡涛 《中国检察官》2010,(24):27-28
一、本案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2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从中我们不难看l叶l,只要在医疗过程中。违法或违章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都属于医疗事故。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立新的医疗行为规范的几点构想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谢梅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1,8(3):129-135,128
国务院 1987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解决医疗事故引起的纠纷中的严重局限性已是有目共睹。它集实体法与程序法、公法与私法于一体的性格不仅没有赋予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反而在《办法》与民事诉讼程序的融接上设置了障碍 ,这方面最突出的一点是医疗事故诉讼的性质问题 ,到底是属于民事诉讼还是属于行政诉讼。另外 ,《办法》在实体法上超过行政立法权限范围的赔偿条款 ,常使患者在医疗事故中造成的财产损害与精神利益的损害得不到公正的赔偿 ;加之《办法》在事故范围的界定、医疗过失责任的规定、鉴定制度、举证…  相似文献   

8.
香港法律中医疗事故过失判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过失是医疗事故赔偿责任成立的一项关键要件。由于医疗事故案件的案情纷繁且涉及复杂的医学专业知识,如何判定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过失成为法院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本文围绕香港法律中医疗事故的过失判定问题,考察其医疗过失的标准、医疗过失的一般判定方法和特殊判定方法(即鲍勒姆判定方法)和与医疗过失证明相关的事实自证法则,以期为我国的司法实务和学理发展提供比较法意义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谭鸣 《法医学杂志》2003,19(3):173-174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按《条例》和《医疗事故分级标准》从事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半年多来,接触到许多医疗机构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书面陈述或答辩材料,其中往往以“并发症”为由申辩自己无医疗过失行为,不构成医疗事故。1医疗事故与医疗意外仔细研读《条例》,第2条明确规定“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由此可见,构成医疗事故需要4个要件:(1)医疗事故的责任主体必须是医…  相似文献   

10.
丁春艳 《证据科学》2007,14(2):102-115
医疗过失是医疗事故赔偿责任成立的一项关键要件。由于医疗事故案件的案情纷繁且涉及复杂的医学专业知识,如何判定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过失成为法院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本文围绕香港法律中医疗事故的过失判定问题。考察其医疗过失的标准、医疗过失的一般判定方法和特殊判定方法(即鲍勒姆判定方法)和与医疗过失证明相关的事实自证法则,以期为我国的司法实务和学理发展提供比较法意义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疗纠纷赔偿的情况,探讨影响医疗纠纷赔偿额的因素及赔偿费用来源。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山东省四地市50所医院2001~2005年中处理的233例医疗纠纷赔偿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学分析。结果医疗机构级别圾发生年份与医疗纠纷赔偿额度无明显相关关系,而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医疗纠纷的损害后果、医疗纠纷的处理方式、处理时间长短、患方在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有无暴力行为、医疗机构的鉴定方式等,则是影响医疗纠纷赔偿额的重要因素。结论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承担医疗纠纷所发生的赔偿费用和医疗费免除是最主要的费用来源。  相似文献   

12.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七章确立的医疗损害责任制度全面体现了平等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立法精神;该法使用“医疗损害责任”的概念充分体现了民事权利保护法和救济法的性质;医疗损害责任制度的确立构建了一元化的医疗损害责任体系,彻底改变了对医疗纠纷案件法律适用“二元化”的现象;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体系的确立,有利于公正、合理的裁判各种医疗损害纠纷案件;医疗损害责任制度的确立推动我国最高司法机关修订了《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从而明确了医疗纠纷案件的案由;对有效解决医疗损害责任的赔偿范围和标准的法律适用等问题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医疗纠纷处理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相互冲突的问题,并为多系统、多层次、各自为政的鉴定体制等现象的存在创造了客观条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所规范的医疗事故范围过小,与民事诉讼的要求不相符合;医疗机构为了避免行政处罚,主动放弃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直接进入医疗过错的法医学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体制上存在缺陷;法医学鉴定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的问题。建议构建我国统一的医疗损害赔偿责任鉴定体制,为民事审判提供服务、有利于医疗纠纷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界定医疗纠纷民事诉讼中医疗行为过失的概念,并探讨判定医疗行为过失诸多因素。是否构成医疗过失是司法部门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依据,认定医疗行为过失的主要途经是通过医疗纠纷技术鉴定,当前对医疗行为过失的认定尚需进一步的完善,以适应目前对医疗过失的判定。  相似文献   

15.
艾尔肯  方博 《时代法学》2009,7(5):20-26
医疗损害鉴定及其鉴定结论是决定医疗纠纷案件责任认定和赔偿标准的关键环节。对医疗损害鉴定应当采用司法鉴定程序,以解决司法实务中存在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二元化状况。建议正在制定的《侵权责任法》建立统一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并作出授权性立法,为制定专门的《医疗损害鉴定规则》提供法律依据。只有明确规定医疗损害鉴定制度,才能有效解决医疗损害赔偿法律适用二元化问题。这对切实保护医惠双方的合法权益,依法公正解决医疗损害赔偿案件,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医疗注意义务与医疗过失的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升选  李菊萍 《法律科学》2008,9(3):124-133
无论基于医疗契约还是医疗侵权关系,医疗过失的认定标准、考量因素、考察范围都趋于一致。应确定相对客观的医疗过失判定标准,在具体考量时还应兼顾医疗水准等诸多主客观因素。应立足于医院作为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一元”主体,分别从医疗行为和医疗辅助行为去查找医疗过失。审判实务中对医疗过失的认定过分依赖鉴定的流弊应当予以矫正,而应将医疗过失的认定权回归法庭,并辅之以组建专业审判庭、引入专家证人制度作为法庭认定医疗过失的专业保障。  相似文献   

17.
对医疗责任事故犯罪案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忆 《现代法学》2000,22(2):87-90
医疗责任事故由于涉及到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长期以来司法机关对医疗责任事故案件的认定和处理,常常因为对医疗责任事故的界定含混不清,以及受鉴定活动和证据的收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影响导致司法办案人员不能正确的进行立案、起诉和审判活动。因此,正确界定医疗责任事故犯罪案件,研究医疗事故鉴定和证据收集中的有关问题,有利于司法机关正确的处理案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肿瘤患者医疗纠纷法医病理学鉴定7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法医学角度分析肿瘤患者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明确医疗责任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方法 对2000-2009年在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进行法医病理学检验的74例肿瘤患者医疗纠纷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近年来肿瘤患者医疗纠纷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常见医疗责任有漏诊、误诊、不合理的化疗、并发症的未预见等.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肿瘤相关医疗纠纷成因有所区别.外科、妇产科等科室所占比例较高.结论 通过法医病理学尸体解剖查明死亡原因,明确医疗责任,已成为肿瘤患者医疗纠纷的重要解决手段.增强服务意识,获取患者信任;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医疗条件;重视法律法规,强化注意与告知义务,能够减少与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医疗责任保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对医疗执业过失给患者造成的损害进行充分赔偿,在保障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优化医疗环境和医疗公共秩序方面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我国医院主体是公立医院,侵权法人身损害赔偿相对于综合医院尚未到重大程度,并且综合性医院每年发生的医疗过失案件基本确定,选择满足面临危险的医院财务安全需要的医疗责任保险模式,如医疗责任保险信托等,才能促进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实践表明,商业性医疗责任保险不宜成为我国医疗责任保险的主体。建立独立的医疗过失纠纷调解鉴定机构,才能保证医疗责任保险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0.
医疗事故诉讼中过失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事故属于医疗执业侵权。医疗执业侵权中医方的过失来自于其违反了法律要求的照护义务。美国的医疗执业侵权法从“医疗常规标准”已经发展出了“群体接受的标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过失认定原则。在程序上,美国的原告依赖于专家证人举证证明医方过错。我国的医疗事故诉讼的过失标准是“医疗常规标准”,存在着许多法律缺陷;程序没有专家证人制度,但实行单一举证责任倒置。事实上,过失的认定上交给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成为了医疗事故诉讼的核心。“医疗常规标准”和举证责任、医疗事故鉴定存在很多法律上的冲突。医疗事故鉴定和医疗事故诉讼间的关系,现有法律存有许多待讨论的问题;鉴定人的欠缺法律责任的规范。但现有达到专家辅助人和可能有的医学专家充当陪审员,很可能有助于解决我国医疗事故诉讼中的专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