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用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邛 《探索》2004,(5):63-65
信用不但是市场经济的内在本质要求,而且是市场经济体系比较完善的外在标志。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信用就是指诚实守信、无欺、说话算数,能够自觉履行与他人约定的承诺而取得的信任。当前,我国社会信用缺失现象是非常严重的,几乎涉及到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经济生活领域更甚,本文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措施来全面推进和加强信用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2.
社会信用机制的三大支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信用机制由三大支柱构成 ,即 :信用道德、信用信息的收集与传播利用、有关信用的立法和执法。三者相辅相成 ,其中 ,信用道德和信用的立法执法是信用机制的基础和保证 ,信用信息的收集与传播利用是信用机制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在现实经济活动和社会管理活动中产生了政府信用缺失的现象,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分析和探讨政府信用问题,对加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以及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浅议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稳定的信用关系基础之上的法制经济,政府信用是最大的信用。打造我国政府信用需要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加强信用法制建设,依法行政;加强信用道德建设,弘扬诚信文化;发挥监管作用,引导社会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5.
兰武亮 《求实》2006,(9):62-64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机制,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信用体系的建设。我国地域广阔,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地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在全国范围内一时难以建立一套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基于此,先“区域”后“整体”,最后达到“统一”,就成为我国建设信用体系的现实选择。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分析研究我省信用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江西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政府信用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分析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政府信用失范的主要表现出发,提出重塑政府信用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德法整合,形成合力,塑造有限政府、法治政府与德治政府。  相似文献   

7.
区域信用体系与和谐社会构建路径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阮德信 《求实》2005,(6):43-45
自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和谐社会的构建思路大致可归纳为四种。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是在法制基础上的经济和谐发展;市场经济和谐运行的核心是建立信用体系的制度安排并使其健康运行;信用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和切入点,并主要体现在信用道德、信用契约和信用体系三个层面。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决定了信用体系建设的区域性,区域信用体系是当前我国和谐社会构建路径的现实选择,即: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济和谐发展→和谐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8.
加强政府信用建设 塑造政府良好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塑造政府良好形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条件。政府信用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必要前提,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制度保证。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政府信用考评机制和政府信用体系等,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信用理论的现代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勇 《理论建设》2009,(3):22-26
马克思的信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概括起来,其主要体现在信用定义及本质的界定、信用的职能与作用、信用与虚拟资本等方面。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用理论对当前中国的信用整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制度是我国目前面临的紧迫问题,而作为社会信用体系核心之一的信用管理行业的建设,对于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用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公信力,也是政府行政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和舆论反映.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对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起着重要的作用.要以强化政府信用意识为基础,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依法行政为重点,以建立和完善政府信用制度和工作机制为突破口,全面树立公正公平、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信用形象.  相似文献   

11.
程玉莲  林燕 《唯实》2001,(2):24-26
要大力推行消费信贷,就必须加快建立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本文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健全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种种对策,包括规范的个人信用登记制度、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灵敏的个人信用风险预警机制、适宜的个人信用风险转移办法、高效的个人信用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信用”一词已成为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信用缺失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必须加强道德建设、普及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意识、加快立法进程、完善政府的信用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的实质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基础,是资本,是机遇,是效益,是财富,是极其重要的竞争力和生产力,是企业发展壮大、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商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础。当前,商业信用缺乏主要有立法缺位、监控系统失灵、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滞后、道德规范缺失等外部原因。建立和完善道德商业信用法律体系,建立有效的商业监控系统,必须大力发展商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强化道德环境对商业信用缺失行为的约束。  相似文献   

15.
上海、浙江、深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问题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凌  丁峰 《唯实》2007,(10):70-73
发展信用经济,建设信用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在我国社会信用建设深入推进的过程中,上海市、浙江省、深圳市以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为关键环节,率先试点,积极探索,大力推进地方信用建设,有效提升了社会信用水平,形成了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各具特色的信用建设运行模式。三地的创新实践对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坚 《新视野》2004,(1):60-61
信用在本质上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任何信用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某种信用价值观。因此,要想防范信用风险,虽然明确产权界限,完善信用法规,健全信贷体制,保持信息对称等等,是必然的而且是重要的,但培养全民的信用价值观,建立社会主义信用价值体系则是更为根本和迫切的。本文从信用价值观入手,并在分析我国信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信用价值体系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信用理论与加强我国的信用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晓红 《唯实》2004,3(11):17-20
马克思的信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本论》中 ,马克思利用 1 9世纪英国有关信用制度的丰富历史记述探讨了信用问题 ,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信用理论。虽然 ,马克思的信用理论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国家信用的研究 ,但其中的一些观点对于我国的信用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马克思的信用理论马克思论述了信用的本质。他认为信用是一种经济上的借贷行为 ,这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的让渡。“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地说就是贷和借的运动 ,即货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的让…  相似文献   

18.
整顿和规范经济秩序是当前的重要任务,经济秩序的规范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良好的信用,二是完善的法规。本文从转型时期突出存在的假冒伪劣、商业欺诈、违约违规、偷税漏税、逃废债务等现象分析入手,揭示出导致我国市场经济混乱的本质原因是信用失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信用重建的重要意义,探讨了信用构建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活动逐步渗透到了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面对"信用经济时代"的浪潮,治理我国社会信用缺失宜选用制度作为突破口,将信用的法律制度、信用的监管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倡导信用准则,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近年来信用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经济活动中的信用缺失问题尤为引人瞩目。一些企业之间相互拖欠、逃废债务,合同欺诈,形成“三角债”等债务链;商品市场上“泔水油”、“毒大米”、“雕白块和砷化米粉”等制假售假现象屡见不鲜;商品房“短斤两”、售房合同不规范甚至给消费者设置陷阱等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和部门越权自立收费项目,乱涨价、乱收费行为屡禁不止,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