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洁 《探索》2001,(2):24-25
<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所体现的邓小平文艺思想,在文艺应当以"为人民"为出发点和归属、艺术自由与为人民服务、文艺必须以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为崇高使命等几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作出了具有时代特色和崭新内容的理论阐述,对中国当代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中国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2.
李俊 《探索》2006,2(2):10-12
历史理性品格是邓小平文艺思想价值属性的重要体现,它体现了邓小平对马克思毛泽东思想基本观点及原则的一贯坚持,并始终根植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土壤之中,并在人民群众最大最根本利益基础上体现了与人文关怀追求的平衡和同一,文学活动历史理性品格的赋予必须借力于文艺家与人民的互动关系,并最终升华在艺术形式之中。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文艺思想的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时代痕迹.如果我们把改革开放时期的邓小平文艺理论看作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抗战时期邓小平的文艺思想既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与改革开放时期的邓小平文艺理论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遗伦 《唯实》2005,(2):45-47
邓小平文艺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特别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文艺的政治性、人民性,文艺的"双百方针"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见解。学习研究邓小平的文艺思想对繁荣新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民为本是我党文艺方针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这充分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我党以民为本的文艺观.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文艺观,他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国情,从历史的经验和实际需要出发,把文艺要深入人民,艺术地表现人民、服务人民作为考虑文艺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党以民为本文艺观的基本内涵,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和指针,对当代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讲,邓小平以民为本的文艺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文艺思想的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胡刚邓小平文艺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其内容博大精深。它的鲜明的时代特性,不仅对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文艺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对文艺问题的一系列论述蕴含着极其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充分体现了科学性、时代性和创造性,对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文艺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繁荣和发展当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它对推动当代中国的文艺变革,促使当代文艺理论的形态呈现新态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文艺思想从文艺的本质属性、文艺的功能、文艺创作上来阐述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具有深远的历史现实和理论指导意义。尤其是在党中央提出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形势下,重温这一精神实质,我们会引发对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继承和弘扬邓小平文艺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0.
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是文艺工作者永远要面对的。常议常新的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11页)这对当前说来,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文艺界要反对几种错误倾向,其中第一条就是“淡漠‘二为’方向,远离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