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章乃器是曾因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而在上海被蒋介石逮捕下狱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是一位抗日志士。1937年7月31日,“七君子”获救出狱后,章乃器首先到了广西,不久又到香港。12月,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他应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主席李宗仁的邀请,毅然舍弃家  相似文献   

2.
1 1936年底,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史良等救国会领袖因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与国民党当局“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和“敦睦邦交”的外交方针严重相左,而遭到逮捕,造成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爱国  相似文献   

3.
王造时因“七君子”案,在江苏苏州高等法院被非法羁押了8个多月,打了一场震惊中外的“爱国有罪”官司,直到1937年8月1日才宣布取保释放。不久,上海失陷,王造时带着家小,与赣籍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罗隆基、许德珩、彭文应等回到江西,继续从事抗日救亡工作。  相似文献   

4.
王造时因“七君子”案,在江苏苏州高等法院被非法羁押了8个多月,打了一场震惊中外的“爱国有罪”官司,直到1937年8月1日才宣布取保释放。不久,上海失陷,王造时带着家小,与赣籍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罗隆基、许德珩、彭文应等回到江西,继续从事抗日救亡工作。  相似文献   

5.
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章乃器、王造时、沙千里、史良7人被称为爱国“七君子”。解放后,除邹韬奋于1944年病故和李公朴于1946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外,其余五位“君子”中的四位陆续被召进北京委以重任。唯王造时一直背着“反苏”的包袱在  相似文献   

6.
著名爱国“七君子”之一的王选时先生,解放后背着沉重的“反苏’电袱,1957年被打成大右派,文化大革命中被整致死。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组织上为王选时先生彻底平反,他的“反苏”真相才阳白于天下。王选时是江西安福县人,1930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他拒绝从政,在上海光华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王造时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那白色恐怖的日子里,他曾两次被捕,两次坐牢,一次遭暗杀,多次失业。但他为真理而战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建国后,声名中外的“七君子”,除…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名扬中外的爱国“七君子”中,除邹韬奋与李公朴已不在人世外,其余5位“君子”中沈钧儒、章乃器、沙千里、史良陆续调去北京高就。惟独学位最高、年纪最轻的王造时被冷落,一直待业在上海。1951年下半年,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得知这一情况后聘他为政治系教授,总算是找到个安身的地方。但好景不长,反右斗争开始后,王造时被定为大右派,文化大革命中又以“反革命罪”被捕入狱,最终惨死在狱中。王造时的命运何以会如此多舛呢?事情还得从1941年由他执笔的救国会《致斯大林大元帅信》谈起。  相似文献   

8.
胡愈之,从1914年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到1938年为筹集《鲁迅全集》出版经费离沪南下,期间二十余年,除赴法留学3年外,有近20年时间,是在上海度过的。他在上海参加革命,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毅然投入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为上海的抗日救亡运动做了大量艰苦、扎实的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这里只撷取其中的二件事情,以飨读者。营救“七君子”1936年11月下旬,生活书店,胡愈之正在这里紧张地忙碌着。11月23日,国民党上海市公安局串通租界巡捕房,以“危…  相似文献   

9.
赵子云 《湘潮》2013,(7):31-33
2013年是我国妇女界著名社会活动家、王昆仑夫人曹孟君诞辰110周年。曹孟君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前,为了工作的需要,她一直以妇女界爱国进步人士的身份奔走各地,从事民族解放、妇女解放和保卫儿童的工作。她在南京也留下了诸多峥嵘往事。  相似文献   

10.
智慧粟裕     
《党史纵览》2002,(1):47
粟裕将军身经百战,曾组织指挥了“七战七捷”、“鲁南”、“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战役。 1947年7月13日至8月27日,粟裕发起苏中战役,首战宜(堡)泰(兴)、再战如(皋)南、三战海安、四战李堡,五战丁  相似文献   

11.
隔山 《党课》2009,(3):108-109
话剧从西方传入中国已经有100多年了。早在19世纪末,欧洲的话剧就逐渐流入中国。188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就演出了英语短剧和穿时装的汉语剧《官场丑史》;1901年,上海南洋公学演出了时事新戏《六君子》《义和团》,当时称新剧、文明新戏;1903年,上海育才学堂编演了文明戏《张汶祥刺马》;1905年,上海民立中学学生发起组织了话剧团体“文友会”,演出了《捉拿安德海》《江西教案》等剧;  相似文献   

12.
邓颖超和周恩来(连载四)□金凤十九、“我们一定会回来的!”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同时在国民党统治区加紧镇压民主运动。7月11日,国民党特务在昆明暗杀民主同盟中央委员、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15日,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六五”至“十二五”七个五年规划为基础,对上海发展主线提出的背景及实施过程进行回顾与梳理,以总结上海确立发展主线推动发展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4.
安亭,位于上海远郊嘉定县境内的一个小火车站,由于“四人帮”的首恶分子王洪文曾于1966年11月10日鼓动数千人在此卧轨拦车,因而使其在一日之内闻名全国;而“四人帮”的狗头军师、当年红极一时的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张春桥,正是通过在处理“安亭事件”中居心叵测地大耍反革命两面派手法,致使这次事件成为上海“一月风暴”和全国武斗夺权前奏的。  相似文献   

15.
1936年11月24日,上海《申报》刊载了一条“中央社”消息,云:“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等7人,组织非法团体,勾结赤匪,煽动罢工、罢课、罢市,阴谋扰乱治安,企图颠覆政府.经政府当局,依据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会同租界捕房,予以逮捕.”消息传出,舆论大哗,社会各界无不愤慨.王造时与沈钧儒、章乃器、李公朴、邹韬奋、沙千里、史良等,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挽救民族危亡而获罪,被誉为“七君子”.“荒谬才子”1930年王造时留美回国,接受上海私立光华大学的邀请,出任该校政治系主任、教授、文学院院长.在上海,王造时目睹国民党给国人带来的深重灾难,发表了一系列政论文章,矛头直指国民党蒋介石.1931年,王造时应《新月》杂志社的约稿,撰写了一篇《由“真命天子”到“流氓皇帝”》的文章,对政府的腐败无情地抨击道:“武的流氓,可以做军阀;文的流氓:可以做高官,谁愈流氓,谁愈得势.谁不流氓,谁要饿饭.流氓世界,流氓政治,流氓皇帝.”这篇文章在《新月》月刊第11期刊出后,国民党当局立即兴师问“罪”,该刊社有关人员多次被纠缠,逼得出版该刊的新月书店差点关门.王造时虽然未被追究,可他的文章再要发表却非常困难了,哪家刊社都怕自己的刊物被查封.  相似文献   

16.
近读《论语》,留意了一下有关“君子”与“小人”方面的内容。书中孔子崇君子鄙小人的述说很多,像“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种对比的说法就有16处,单提君子或小人者多达百余处。孔子说的“君子”,是指道德高尚的人,反之则是“小人”。对此,他有诸多论述,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很有现实意义,值得借鉴。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择其要者有以下几点。首先,在义利方面,“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意思是:君子明晓道义,小人只懂私利。还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士;君子怀刑,  相似文献   

17.
公认的“家长”在6名著名民主人士中,沈钧儒是公认的“家长”。我们开始觉得这称呼忒怪诞,后来,经过侧面了解,才弄清其中的道理。原来,在1937年11月发生的七君子之狱中,因沈钧儒既是7个人中最老的长者,又是实际上的领导人,邹韬奋从斗争的需要和策略考虑,为避免政治嫌疑,不谓之“领袖”或“会长”(沈钧儒于1936年发起成立了“全国各界救  相似文献   

18.
1948年4月,上海国民党当局的特务秘密逮捕了上海电力公司职工王孝和、吴国桢、张世宝等同志,一手策划制造了“王孝和事件”。在这一事件发生后,是谁组织、参与了营救工作,并支持王孝和等同志对国民党特务作坚决的斗争?目前有三种说法:第一种,中共上海市委和中共上海市委工人运动委员会(简称工委)全力组织营救工作(见《上海工运史料》1988年第4期)。第二种据是王孝和一案中吴国极的辩护律师程孟明说,因特刑庭审判中不让律师出庭,他从上海到南京找到最高检察长杨兆龙.在杨兆龙的指点下,程孟明在小报上开展“新闻攻势”,由于杨…  相似文献   

19.
他在抗战前夕救国会“七君子”案中追随宋庆龄“自请入狱”;在40年代昆明民主运动中奔走讲演,得到周恩来赞扬;在国共和谈时与特务头子周旋,设法营救被捕民盟盟员和中共地下党员;在大决战关头参与策动国民党军起义……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做君子,不做小人”。自古以来,“君子”和“小人”总是相对存在的。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通过辩证思维对比,选择了君子作为做人的标准。在《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过上百次,究其内涵,孔子对君子的界定有其理想的人格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