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联以联系海内外台胞、促进祖国统一为宗旨,紧密团结居住在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广泛联络岛内、海外的台湾同胞,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成为一个温馨、友爱的台胞之家。1987年,当台湾当局取消岛内民众赴大陆探亲访问的禁令不久,台湾某杂志负责人李先生远道来到吉林市看他的2位外甥女和7位外甥女(他把她们昵称七仙女)。他首次踏上祖国大地,隔不断的亲情和对大陆惊奇的感受,使他返台后写成了4万字的“探亲记”。之后,他又一次来大陆,并再次发表观感文章“再访吉林”。经过商量,当地台办、台联提供“吉林梅花鹿”、“吉林长白…  相似文献   

2.
《台声》2023,(7):46-51
<正>纪斌会见四川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赵俊民一行3月14日,全国台联党组书记纪斌在机关会见四川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赵俊民一行。赵俊民表示,2023年,希望全国台联在相关活动承办、两岸交流平台打造、工作调研指导等方面给予四川省台联大力支持。纪斌对四川省委统战部对全国台联、四川省台联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对四川省台联的工作成绩予以肯定。他表示,全国台联将整合活动资源,搭建交流平台,支持川台交流融合,与四川省委统战部一道,团结引领在川台胞为祖国和平统一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林斌 《台声》2011,(10):78-78
9月7日,海南省台联在海口举办纪念省台联成立20周年座谈会。座谈会旨在总结省台联成立20年来的工作,发扬成绩、查找不足,进一步调动海南省台胞的工作积极性,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杨国庆 《台声》2001,(12):6-7
1978年,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祖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时,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确定为80年代至90年代的三大任务之一,祖国统一事业开启了新的一页。为发挥大陆台胞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特殊作用,在党中央的直接关怀下,1981年12月22日,成立了由居住在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组成的全国性的群众团体———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全国台联和各地台联的成立,是党和政府对台湾同胞的关心、重视和信任,是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具体体现。全国台联和各地台…  相似文献   

5.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82岁的江津区人大代表魏澹用他晚年的美丽霞光,照亮了祖国无数下一代的前路,点燃了无数贫困学子的梦想,喊出了普通老百姓的心声。这是一种人间大爱,这是人一生中最美的霞光认识江津区人大代表魏澹,是从一组数字开始,而被他感动、被他震撼也是从一组数字开始。82岁高龄的他,曾跟随刘邓大军挺进西南,从此扎根江津,先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台胞联谊会理事刘家骧的童年是在德国度过的,他的父母曾在那里留学。在那个弥漫着紫罗兰香气的家庭里,他曾作过许多溫馨而迷人的梦?恍液罄茨盖妆黄?父母离异,他的梦想也随着破灭了。母亲无力供养他上大学,是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使他成了矿业学院的毕业生。一九五二年毕业时,  相似文献   

7.
张华军1944年出生,祖籍台湾省台北市.他的父亲张文政3O年代以高学历毕业于“满州” 南满医科大学,1946年返回台北,又于1948年举家到大陆东北锦州.锦州解放后,由于张文政正直、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精湛的医术,被任命为锦州卫戌区司令部医院院长,后又转到锦州第一医院工作,先后任外科主  相似文献   

8.
他为祖国争得荣誉记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国际著名人口学家蒋正华本刊特约记者刘南燕季秋时节,金风送爽。在中国农工民主党十二届一中全会上,曾获“21世纪杰出贡献奖”的国际著名人口学家蒋正华当选为该党中央主席。蒋正华祖籍富阳。1937年10月,在日军侵华的战...  相似文献   

9.
周游神州的勇士一举成名陈春华是那种追求“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人。他1987年从韶关教育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在家乡的一所中学当了一名美术教师。但他认为“铁饭碗”羁绊个性发展、束缚个人自由,于是他辞掉公职单枪匹马地来到深圳,在一家广告公司端上了“泥饭碗”。8年后,他又回到韶关,开办了一家影楼,成为一个个体老板。照相生意虽然红红火火,但他依然不安分。1999年陈春华关闭了自己的影楼,着手筹备一个宏伟计划。他想骑摩托车带着照相机,绕祖国边境跑一圈,用照片记录下沿途的风景名胜和风土人情。时间共需3年,即2…  相似文献   

10.
解读程维高     
人之临终,对于生命的留恋,往往以一种直接而残酷的方式呈现,程维高也未脱俗。在生命的后期,他在上海一家医院里化疗,痛楚难忍,曾拉着一位前去探视他的年轻人的手哀求:“你救救我吧!”那年轻人并非医生。  相似文献   

11.
西班牙老华侨齐治平先生不幸病逝 的消息是在事隔两月之后才向外界披露的。噩耗传来。他在北京的挚友均悲痛万分,无不伤今怀昔。 齐先生从80年代起就是我刊的撰稿人。为了抒发对祖国与乡土的眷恋之情,为了表达对大陆建设成就的由衷赞美,他曾写下无数感人肺腑的诗篇,其中几首曾刊经登在《今日中国》杂志的中文版上。 早在 1986年 7月,我在西班牙进行考察访问时,与齐先生相识交往。 1989年5月,我和其他同仁又在北京接待他回国观光探亲。此后十几年来,我们韦信往来不断。诉说万里长情。谁知,岁月无情,病魔无端。这位精通…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民革泊头支部委员李江通过海外亲情,引进外资1600万元,在当地传为佳话。近日,笔者采访了李江,听他介绍作为民革成员如何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加强与海外联系,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招商引资的情况。这里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李江的姑姑在美国,他爱他的姑姑,就像爱他的父亲。他姑姑一家全在美国,姑姑曾先后两次回祖国探  相似文献   

13.
在人们眼中,林港慈是个心直口快、任劳任怨、处事公正客观、聪明能干、平易近人的人,很多人特别还一再夸赞他像老黄牛那样,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的精神,这就更增强了我采访他的愿望。不管他如何谦虚,我还是一点儿也不放松地和他“闲聊”。终于,在不断的追问中,我对他有了初步的了解。林港慈的父亲是台湾花莲人,母亲是香港人,40年代从台湾来到贵阳,从此就定居下来。林港慈1950年7月出生于贵阳。这片生养他的土地培育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还使他的口音掺杂着浓重的贵州味,我不得不常常请在一旁的陈贵彩会长帮助翻译,以弄懂他的话…  相似文献   

14.
白录英  赵笑虹 《台声》2006,(11):52-53
9月23日至10月2日,正值祖国57周年华诞和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北京市台联“2006年国庆观礼团”一行30余人,到北京、内蒙古两地参观访问,并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一系列国庆观礼活动。观礼团成员绝大部分来自岛内教育界。10天的参观活动,嘉宾们普遍感到:此次参访对大陆的了解更加全面、深入了。参访团的嘉宾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每年都希望回大陆走一走,到家乡看一看,总忘不了心中那份永远难舍的故土情。来自台北的黄老师说:“十几年前,两岸还没有往来,我们就曾偷偷地回来过,到福建家乡祭拜祖先。”在嘉宾中,旅居法国的翁教授一家很是引人注目,她…  相似文献   

15.
我的两岸情     
《台声》2019,(22)
<正>父亲随祖父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因不堪在台湾当"亡国奴",毅然跨过台湾海峡来到祖国大陆,为了谋生,在大陆东北辗转各地后,定居在呼伦贝尔市(现地名),父亲生在台湾,长在大陆,他热爱医疗卫生事业,把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人民。我1968年出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中心城市——海拉尔,尽管父亲在我出生的那个年代,在当时政治环境影响下,父亲曾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是父母相信祖国、相信人民,仍教育我们要爱祖国爱人民,要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地处赣南山区的江西省于都县,有去台人员3000余人,台湾省籍同胞500余人,台属8万多人。随着两岸交流交往的进一步发展,为增进骨肉同胞的感情交流和经贸往来,1989年10月,于都县台胞台属联谊会诞生,42岁的易石福被推选为联谊会会长。8年多来,易石福不计报酬地为台胞台属做好事、办实事,深受广大台胞台属的赞誉。常有人对易石福不理解,说:“你又不是国家正式干部,这样整天忙忙碌碌为台胞台属服务,贪图个啥?”他答得很干脆:“只要我所做的一切有成效,能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尽一点力量,哪怕是微薄的。再苦再累我也情愿。我图的就是…  相似文献   

17.
正刘大任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陈映真读书会的成员,由于赴美留学,在陈映真案破获时逃过一劫,未被逮捕。后来在美国成为"保钓"运动的核心成员,一心向往社会主义祖国。文革后期回到大陆参访后,又对大陆的政治社会现实大感失望。其后多次旅游大陆,心态有所调整。刘大任本人也是著名的小说家,也有许多杂文集记录了他的心路历程。他所书写的陈映真尤其值得注意,因为从他对陈映真的批评,特别能看出"保钓"之后他自己思想的几度变迁,同时也可以反衬陈映真思想的坚定。  相似文献   

18.
刘宝林今年21岁,一年前从老家河南的一家工厂辞职,经同乡介绍来到北京当保安。他向保安公司提交了身份证、毕业证、体检证明和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随后在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正式上岗。前不久,他又参加了保安员证的考试。“没想到当保安需要经过这么多道关!”刘宝林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19.
我从省里调到南京市台联工作不久,一天,同事们对我说:“有一位85岁高龄的台籍老兵范天喜,居住在江宁县东山镇敬老院,他孤身一人,咱们是否去看他一下?”我欣然同意。因为对范老先生,我在省台联时就有所了解,他可算南京市最年长的老台胞了,是我们的老前辈,当然应去看望他。我们驱车到了东山镇敬老院。敬老院的领导热情接待广我们,并详细地介绍了范天喜的近况。范天喜老先生在1996年4月转入东山镇敬老院。因为他是离休干部,又是一位老台胞,镇党委和政府十分关心范老的晚年生活,要求敬老院指定专人护理,一天24小时不间断。为保…  相似文献   

20.
贵业 《台声》2018,(18)
正8月27日,贵州省人大常委、贵州省台联会长曾力群在黔南州都匀市会见台湾地区民意代表孔文吉先生率领的台湾基层少数民族交流团一行29人。曾力群对交流团一行到贵州参访交流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贵州这两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希望通过这次交流参访,让大家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