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1936年春天,毛泽东和彭德怀等率领红军从陕北东渡黄河开赴山西,进行了"抗日讨逆"的东征。红军东征在晋中近现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东征期间毛泽东首次来到晋中灵石,同样是晋中近现代史上值得铭记的一件大事。2月20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在总指挥彭德怀、总政委毛泽东、总参谋长叶剑英等指挥下,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突破阎军"黄河防线",开始了渡河东征。3月4日,红十五军团一部挺进灵石县双池镇(今属吕  相似文献   

2.
正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为了以实际行动促成全国抗日的实现,1936年2月17日,发表了《东征宣言》,并组织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抗击日本侵略军。1936年2月20日,黄河刚刚开始解冻,在政委毛泽东和司令员彭德怀指挥下,红一方面军打响了渡河东征战役。21日下午,东征红军全部渡过黄河天险,进入山西。于是,在三晋大地上历时75天中,这些天兵天将与阎锡山部队智勇对决,南征北战,文师武将各显神通,写就  相似文献   

3.
“以发展求巩固“——再看红军东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2月,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率领下,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抗日前线.红军渡河东征是三晋大地上震动全国的伟大历史事件,对中国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1936年2月17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东征宣言》,随后,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积极准备东出河北与日军直接作战。但东征红军却遭到蒋介石、阎锡山军队的疯狂拦击。  相似文献   

5.
密云遮星光,万山乱纵横,黄河上渡过抗日英雄们。摩拳擦掌杀气高,是我们铁的红军。吓掉汉奸魂,猛虎扑羊群,冲锋向前进。只见那白军连跑又带滚,猛打猛冲又猛追,追到太原城。这首《东征抗日歌》形象地记述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渡河东征到山西的伟大壮举。1936年2月到5月发起的  相似文献   

6.
孟兰英 《党课》2013,(23):120-121
“东征战役”前发出时代强音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了陕北。刚刚在陕北站稳脚跟的中共中央召开了瓦窑堡会议。会后,立即组织了“东征部队”,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寇作战。1936年1月26日,部队挺进至陕西省清涧县袁家沟一带进行休整并发布了《东征宣言》。2月23日,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在政委毛泽东、总指挥彭德怀指挥下渡过黄河,发起了“东征战役”。  相似文献   

7.
正参加东征战同蒲赤诚抗日返洪洞1936年2月20日至5月5日,毛泽东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渡过黄河进入山西,进行东征战役。邓小平始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后任政治部主任,随红一军团东渡黄河,作为右路军沿汾河和同蒲铁路南下作战。这是他第1次抵达临汾地区。3月17日,为突破晋绥军汾河防线,红一军团包围了霍县县城。19  相似文献   

8.
红一方面军主力在东征战役期间,一度使用“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称号。但是究竟于何时开始启用这一称号,历来说法各异。一些参加过东征战役的老革命家回忆是1936年1月底,毛泽东在延长主持召开军委会议,研究东征作战方针,正式组成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而近年来出版的各种有关著作和工具书,均把此事系于1936年2月。上述诸说,均不够准确。红一方面军改编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准确时间,应  相似文献   

9.
红军东征前后中共与张学良、杨虎城的关系江丽今年是红军东征60周年,也是西安事变发生并和平解决60周年。60年前的年初,即1936年2月20日,毛泽东、彭德怀率领红一方面军,高举"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义旗,渡河东征,抗日讨逆,在接近抗日前线的山西...  相似文献   

10.
萧华在吕梁     
<正>萧华(1916—1985),江西兴国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革命战争年代,他曾两次转战山西吕梁,留下许多佳话美谈。随军东征获首胜关上战斗是东征红军渡河后,红一军团与晋绥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1936年2月26日,由红军抗日先锋军总司令彭德怀指挥,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率领的红二师,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率领的红一师、红四师联合参战,与阻止红军东进的阎锡山王牌军之一,装备精良、行动迅疾、  相似文献   

11.
在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时,中共中央和红军方面是否发布过《东征宣言》?这是一个需要探讨与商榷的问题。有当事人在其回忆录中声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组建了‘红军抗日先锋军’,彭德怀同志任总指挥,毛泽东同志任政委。并发布了《东征宣言》。1936年2月红军东征开始。"还有当事人在回忆录中写道:"瓦窑堡会议期间,毛泽东和周恩来等拟定了东征抗日计划,决定用40天时间进行有关准备工  相似文献   

12.
杨小池 《党史文汇》2003,(11):24-29
1936年2月20日至5月5日,经过长征到达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毛泽东、彭德怀统帅下,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由陕北清涧县河口、绥德县沟口等地强渡黄河,进入山西,进行了为时75天的东征战役.  相似文献   

13.
正1936年2月的红军东征,是中共党史和军史上的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壮举。东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以及陕甘苏区在发展中得到巩固。当年与毛泽东一道指挥红军东征的彭德怀回顾评价毛泽东和红军东征时说:"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西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进军山西,扩大宣传抗日主张,从此共产党夺取  相似文献   

14.
正交口县红军东征革命遗址——大麦郊红军东征总指挥部旧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大麦郊村。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2),当地人称"城门里"。1936年3月7日,毛泽东率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总指挥部机关,从交口县水头镇出发,来到隰县桃红坡镇大麦郊村(今属交口县)。  相似文献   

15.
红军东征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首次为在山西建立对日直接作战的战略支点作出的关系全党、全国以及整个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军事行动。1936年2月,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在毛泽东、彭德怀的率领下,渡河东征进入山西。  相似文献   

16.
张禹 《党史纵横》2002,(8):22-24
1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同刘志丹领导的红十五军团会师后不久,便在直罗镇打了一仗。这次战斗全歼了当时正在对陕甘苏区进行第三次进攻的敌五十九军的一九师又一个团。直罗镇战役后,毛泽东、周恩来、洛甫、博古、王稼祥等中央领导人汇聚陕西安定县瓦窑堡,1935年2月17日至25日,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扩大会议,讨论政治形势和军事战略问题。会议决定红军立足陕北向东发展,扩大现有苏区,打通东进抗日的道路。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把陕北红军组建成中国红军抗日先锋军,毛泽东任总政委,彭德怀任总司令。下编两个军团,即…  相似文献   

17.
正1934年夏,林伟所在的红九军团从广昌战役撤退,他时任红九军团司令部参谋处测绘员。日本侵略军步步紧逼华北,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的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中革军委命令红七军团为抗日先遣军,由江西瑞金出发东征闽浙皖,一方面调动钳制国民党军,使中央主力红军安全转移;一方面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扩大红军和党的影响。红九军团担负护卫红七军团的任务,也从江西东进至闽江流域。在红九军团的护卫下,红七军团顺利到达福州附近的闽侯连江一带,红九军团如期地完成了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东征琐记     
1936年2月至5月,毛泽东、彭德怀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由陕北出师,东渡黄河,奔赴山西,以"打通苏联"、"巩固扩大现有苏区",准备直接对日作战力量,进而进军华北前线,抗击日本侵略。红军出师山西后,遭到蒋介石、阎锡山军队的阻拦和破坏,未能实现对日寇直接作战。但是,红军东征打了胜仗,唤起了人民,扩大了红军,筹备了物资,以实际行动宣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红军结束东征回师陕北后,为巩固和扩大西北抗日根据地,扩大抗日红军,"为着一切抗日力量有核心的团聚",中共中央决定红一方面军主力组成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率领,到陕甘宁广大区域西征作战。西征战役从1936年5月开始到7月结束,开辟了纵横200余公里的新区,进一步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为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创造了条件。先后担任红军东征和西征主力部队之一红一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统战部部长的萧向荣,在战斗间隙,以日记形式详细记录了红一军团东征和西征的过程,内容以行军、作战、敌我态势、战果统计等为主,还有他从红军政治工作者角度对一些重要战斗的分析与评价。日记还记录了西征战役结束后,红一军团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以及关于西安事变的有关内容。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本刊将陆续发表萧向荣的这部日记,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1936年2月至5月,毛泽东、彭德怀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由陕北出师,东渡黄河,奔赴山西,以"打通苏联"、"巩固扩大现有苏区",准备直接对日作战力量,进而进军华北前线,抗击日本侵略。红军出师山西后,遭到蒋介石、阎锡山军队的阻拦和破坏,未能实现对日寇直接作战。但是,红军东征打了胜仗,唤起了人民,扩大了红军,筹备了物资,以实际行动宣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红军结束东征回师陕北后,为巩固和扩大西北抗日根据地,扩大抗日红军,"为着一切抗日力量有核心的团聚",中共中央决定红一方面军主力组成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率领,到陕甘宁广大区域西征作战。西征战役从1936年5月开始到7月结束,开辟了纵横200余公里的新区,进一步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为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创造了条件。先后担任红军东征和西征主力部队之一红一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统战部部长的萧向荣,在战斗间隙,以日记形式详细记录了红一军团东征和西征的过程,内容以行军、作战、敌我态势、战果统计等为主,还有他从红军政治工作者角度对一些重要战斗的分析与评价。日记还记录了西征战役结束后,红一军团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以及关于西安事变的有关内容。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本刊将陆续发表萧向荣的这部日记,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80年前的红军东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为挽救民族危亡,以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抗日力量、实现对日直接作战等目的而发起的第一次战役行动。这次战役虽然最终由于国民党中央军、晋绥军的重兵合力拦截围追,而使红军被迫暂时折返陕北根据地,没有能够完全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但东征期间及之后党中央、毛泽东所决策的战略布局,以及对国民党蒋介石、阎锡山的政策、策略方针的逐步调整与改变,却对全国抗战爆发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