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2006,(35)
国企体制弊端,以及国企改革的必要性,经历了28年改革之后,今天我们已无需多言。所谓国企产权改革,究其本质,即通过市场资金对企业国有资本的介入,改变企业资本结构,以此彻底改变多年来“企业属全民,全民不负责”的国企经营尴尬现实。  相似文献   

2.
我们厂从一九六八年建成投产,连续十年亏损,到一九七八年总亏损额达一千一百万元,相当于全部固定资产总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厂党委大力支持改革,保证改革,使企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一年,甩掉了亏损帽子,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盈余。一九八二年实现利润五十二万元,一九八三年实现利润一百零三万元,比一九八二年将近翻一番。为什么我们厂变化得这样快呢?关键是抓了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作为企业的党委书记应该积极支持改革,努力做改革的促进派。一、做改革的促进派,必须掌握解放思想的金钥匙一九七五年,组织派我到这个厂主持工作。当时一心想改变工厂的落后局面,动了不少脑筋,出了不少力,但企业的亏损帽子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后,我国必须加大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的力度,明晰产权,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改变过去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待遇上的不平等,从而适应WTO规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限制了家族企业发展,家族企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打破“家族”这个束缚家族企业发展的概念,进行股份制改革.通过股份制改革进行科学化管理,制定以企业接班人的选拔机制为核心的公平、公正、公开的新的规章制度;通过股份制改革以融资的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规模经济的发展,将企业做大做强;通过股份制改革消除“三缘”,避免“三缘”现象的影响以达到明晰产权的效果;通过股份制改革改变企业文化,使家族式企业文化被现代企业文化替代,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之风吹遍神洲大地。许多旧的传统习惯正在改变,人们对事物的评价也有了很大的不同。青年最少保守思想,他们时刻站在改革的前列。他们是怎样看待改革的,现代观念的企业及企业领导者在他们心目中应是怎样的一个标准,是本篇所探讨的一个问题。我们公司是生产建筑材料的工业经济实体,下辖七厂、一个科研所和一个供销经理部,有职工二千多人,35岁以下的青年职工占50%以上。我们采取抽样调查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跟着厂长上台去,共同唱好改革戏。”这是重庆金刚砂布厂工会对待改革的态度。他们的做法受到了全国总工会的重视。这个厂的工会是怎样唱好改革戏的呢? 改革需要大步前进时,工会要擂进军鼓。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商业部门改变了产品包销的办法。长期依赖“包销”过日子的金钢砂布厂的产品出路有了问题,这个集体企业面临着“危机”。正在人心浮动的时候,负责生产经营的副厂长苏玠提出一个振兴企业的方案,震动了全厂。  相似文献   

7.
大家知道,我国的城市经济改革是从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入手的。从1979年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以来,企业经历了利润留成、两步利改税、放权让利和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等阶段。这些改革打破了高度集中型计划经济相匹配的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特别是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国营机制条例》  相似文献   

8.
当前,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正在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试点进展很快。许多企业党组织坚定地站在改革的前列,积极主动地参与改革,推进改革,在企业改革中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创造和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实践证明,企业党组织的工作同其他任何工作一样,只有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改革来进行,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随着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我国建设和改革出现了好形势,企业改革出现了好形势,这正是企业党组织大有作为的好时机。企业改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改革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改革的效应明显,在国内外都产生了较大影响。经济改革首先激活了经济社会系统的内在潜质和内在要素,其主要表现为改革的动力效应、竞争效应、机制效应和制度效应。经济改革实践的推进不仅深刻地改变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也极大地改变了当今世界的格局,其主要表现为改革的经济效应、政治效应、文化效应和社会效应。由经济改革引发的激活效应和实践效应已经被现实充分证明,但经济改革的影响并没有至此结束,其"中国特色"效应和国际效应的存在,表现出极大的后发效应。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开放要有新的广度、改革要有新的力度、发展要有新的速度"的要求,我们对本市工业企业改革试点情况,进行了第二轮跟踪调查.主要情况如下: 一、企业改革试点工作正在健康发展第一,进入试点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模式有所创新,改革的步子正在加快. 到7月为止,全市已有253家大中型企业进入各种模式的改革试点.其中,19家企业为"转换机制、放开经营"改革试点,93家企业为"税利分流、税后还贷、全员劳动合同制配套改革"试点,30家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91家企业和20家企业分别进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和"税利分流、税后还贷"单项改革试点.全市已有51.6%的预算内国营大中型企业进入了改革行列.还有  相似文献   

11.
石瑾 《瞭望》2006,(29)
由改变城乡差别二元的治理结构入手,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在近日的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上,国务院进一步部署了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和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集中出台了扩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扎实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综合改革、改革和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六项农村综合改革的政策措施,目标所指,就是要通过  相似文献   

12.
加大企业改革力度,破"三铁"势在必行,但真正实行起来,阻力也是不小的.过去,有一些企业的领导,总是抱怨冗员多,负担重,效益上不去,但眼下实行了用工制度的改革,有些人又说是冗员不多了.如此出尔反尔,说到底还是怕出乱子,小则吵嚷谩骂,大则上访闹事,偶尔有个把寻死觅活的,也不未尝不可. 由此,引发了一个值得三思的题目,即如何看待效益与稳定的关系.从理想的答案出发:谁都知道两者互相促进,互为保证,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又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经济基础之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效益与稳定之间理想的相互关系的实现,还需要一个过程,甚至在一段时间里,由于改革为追求效益,改变或影  相似文献   

13.
全国第二步利改税方案的公布,是城市经济改革中的一件大事。它用税法把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固定下来,将从根本上改变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局面。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这个重要步骤,本应该给以严肃认真的对待,但是从一些地方的情况来看,个别单位个别人,并没有领会利改税的精神,他们错误地认为利改税就是国家要把企业的钱都拿走。因此,他们要趁此机会狠捞一把,于是,当前在某些地方出现了一阵不该有的忙乱。  相似文献   

14.
重庆煤炭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五年来的工作,可以用两句话概括:研究改革,改革研究。在研究改革方面,几年来,我们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的研究。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和思想政治工作改进的过程中,我们及时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的观点;提出了改革需要思想观念更新和方法群众化、社会化、现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抓好改革的宣传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前一个时期,由于宣传工作出现了一些偏差,给改革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宣传改革必须全面、准确。注意把握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在宣传企业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时候,一方面要引导职工认识在旧体制下所形成的企业机制远不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又不要否定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国营企业的进步和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讲  相似文献   

16.
最近,党中央和国务院就我国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问题,作出了新的重大决策。赵紫阳总理在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阐明了我国城市经济改革和其它改革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改革的春风已从农村吹向城市。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各级干部,特别是广大企业干部怎样使自己的思想迅速地跟上形势的发展呢?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里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广大干部必须有一个敢于改革、善于改革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准备。过去闹革命,我们提倡敢于革命,善于革命;现在搞改革,我们仍然需要提倡敢于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有些关于改革的理论文章中,出现了把改革说成是变革的提法,似乎毋容置疑。我认为改革与变革,虽然都有改变事物的基本方面,但在是否改革事物主体的本质,对某一主体事物存利除弊的方式上是有区别的。社会主义的改革不是变革,把改革说成是变革是不科学的。首先,改革与变革的内涵不同。所谓改革,就是改掉事物中陈旧的、不合理的部分,使它趋向合理和完善。如对我国传统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一种新型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所谓变革,就是改变事物的本质,使之发生根本的变化。如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与变革的内涵是不同的,前者在不改变事物主体的情况下,使主体与客体达到具体历史的统一,客体适应主体发展的当然要求,后者将是全面彻底改变事物主体的本质,建立新的主体结构。改革与变革是内涵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因此,把改革说成是变革,从概念的内涵上来看,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委书记厉德馨提出,全市各级领导要研究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采取相应对策,以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厉德馨说,有以下一些新问题,值得注意。一、有关主管部门对它们控制的产供销的权力不肯放,计划供应的原材料层层下达的情况没有改变,变相的实体公司愈来愈多,它们凭藉掌握的实权进行权力投资,向企业捞好处,企业作为独立经济法人的地位远远没有确立。二、过去靠计划供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我们对济南市部分经济体制改革起步较早的企业,做了一些调查,达里仅就企业改革中青年的一些思想发展趋势及团的工作改革作一点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20.
国有经济的改革从“放权、让利”开始,实行了前后衔接的一系列举措。首先通过颁发政府法规,破除那种一切产权集中于中央和政府,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没有自身经济利益也无需为企业效益负责的产权格局,使企业逐步获得部分的自主经营权力和局部利益,改变企业坐等国家计划任务的消极状态,初步激发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接着实施以“承包制”为主的各种经营责任制,明确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系统规定政府与企业对国有资产的责任、权力、利益关系,形成有利于确立企业主体地位,激发其活力的较为稳定的产权制度,并以各种法律法规加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