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经》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经》新考何勤华一《法经》的真伪根据现有文献,最早提到李悝著《法经》的史料是三国时期陈群、刘邵等人撰写的由《晋书·刑法志》记录下来的《魏律·序》,其中有这样的话:“旧律因秦《法经》,就增三篇,而《具律》不移,因在第六。”但这里讲的是“秦《法经》”,...  相似文献   

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学士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唱出了千百年来人们对三国这一英雄汇萃的时代的神游。确实,自南北朝起,中华大地对于三国的崇拜便从未停息,文人皆崇孔明,武将争效关张,《三国演义》之问世,更是此等感情之集中体现。一部《三国演义》,其背后是千年来无数中华儿女的英雄之梦,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3.
条约对第三国(方)的法律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庆海  刘爽 《法学研究》2001,(4):154-160
根据《条约法公约》的原则规定 ,条约仅对缔约国有法律效力 ,非经第三国(方 )同意 ,条约对第三国 (方 )无法律效力。但在某些情况下 ,条约仍可为第三国 (方 )创设义务或权利 ,可以对第三国 (方 )产生法律效力。具体分为 :条约为第三国 (方 )创设义务 ;条约为第三国 (方 )创设权利 ;对第三国 (方 )义务的变更与取消和对第三国(方 )权利变更或取消四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江峰 《法律与生活》2010,(14):38-40
一部《三国演义》让农家娃张华,燃起了读书的热忱。如今,高墙内的他,在重新品读三国之余,结合服刑人员的现状,另辟蹊径地评点起了三国人物及事件。  相似文献   

5.
易中天《品三国》热销,不禁使我想起了清初小说点评家毛宗岗。毛宗岗评点《三国》(《三国演义》),不乏诙谐,偶涉油滑,有时也很有见地,能给读者以启迪。比如说《三国演义》第65回马超大战葭萌关,说的是刘备兵临城下,张鲁遣马超拒敌,锦马超和莽张飞在葭萌关下大战三日,甚至挑灯夜战,未分胜负。刘备爱马超神勇,极想将他收归帐下,诸葛亮施计,让孙乾携金珠贿赂马超的“政敌”张鲁手下  相似文献   

6.
新版《三国》尚未唱罢,世界杯又接着登场,不禁让我产生错觉,假如让三国英雄去征战世界杯,情景会怎样?  相似文献   

7.
九三 《方圆》2024,(5):66-69
<正>虽然在嬉笑怒骂中有讽刺和嘲讽职场中的“不正之风”,但更多是以幽默和深刻的形式将传统神仙世界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读者在笑与泪中正向思考职场智慧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在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常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说法。但对于《西游记》,却是公认的老少皆宜。年少的时候看《西游记》,觉得孙悟空调皮可爱,去西天取经的路上遇到的那些新鲜事、新鲜人(妖)也很有意思;  相似文献   

8.
坦率地说,自从那本名叫《水煮三国》的书畅销后,当我在机场、学校、公司、公交车乃至公共厕所看到一些人煞有介事地看这本书之后,我对有关评价水浒三国红楼梦之类的图书产生了莫名的逆反——在我看来,那些看畅销书的人,多半是追求时髦而非真的在看书。 正是由于这样的缘故,当我的朋友李勇先生于6月的某日突然送过来一本名为《闲谈水浒》的书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别扭。李勇先生告诉我,那是他用平生最认真的态度写出来的文字,希望我能“雅正”。“干吗凑这个热闹啊,《水煮三国》还不够吗?”我嘴里客气地应承着,心里却直恨。  相似文献   

9.
法言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在世界竞争法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美德日三国的竞争法进行研究比较,分析探讨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欠缺和不足,并结合我国国情对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因笃的思路是进一步将师法对象追溯到《诗经》,主张学诗必本乎三百篇 ,“学三百而得苏李 ,学苏李而得曹阮鲍谢 ,学曹阮鲍谢而得开元天宝诸公 ,是真能学者矣。是故湛于三百而后为苏李 ,学苏李未能为苏李也”。以此类推 ,“溯洄从之 ,必自三百 ,所谓登山而诣其极 ,道水而穷其源也 ;溯流从之 ,必自盛唐。否则欲入而闭之门 ,升高而去其梯 ,恶乎可 ?”(《许伯子茁斋诗序》[5] (卷 1) )这虽是“学其上 ,仅得其中”(《沧浪诗话·诗辨》)的老生常谈 ,但对格调派“诗必盛唐”的诗学观念却是很大的突破和发展。“取材于《选》”的介入 ,不仅大大拓宽…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二十四史中,有地理志的只十六部,而《三国志》、《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等均无地理志。为弥补这一缺陷,清代有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及十六国疆域志,亮吉的儿子洪(齿奇)孙又补梁疆域志,近人臧励(?)再补陈疆域志。这样,剩下的就只有北齐和北周缺地理志了。王仲荦先生博涉古今,学有专长,早年就立志要弥补这个缺陷。正如他在《北周地理志》序言中所说,斯书起稿于1935年,至1978年正式写定,前后经过了40多  相似文献   

13.
杜周与其子延年是西汉著名的律学家,《汉书》专为之立传。杜周所著称《大杜律》,杜延年所著称为《小杜律》。大小杜律对两汉、三国、两晋都有影响。杜周在两汉的名气很大,其律学影响也颇为不小,是封建律学家和执法者的代表人物。杜周的“大杜律”早已散佚,不仅全豹,一斑也无从查考。仅在《汉书》中保留了几百字的言行录。但是,这短短的数百言,却为我们提供了透视封建法制的端倪。杜周在汉武帝时开始作过廷尉张汤的“廷尉史”,因为“奏事中意”,很得武帝的赏识,被信任重用。张汤死后,继任廷尉。廷尉是汉朝最高审判官,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院长。杜周的为人不好多  相似文献   

14.
六、否定词双音化否定词组成的双音词语,在古汉语中是大量的。大致有三种组合形式,表示三种不同的意思。1.否定词与副词、助动词等组合,表示一般否定意义,常用在否定句中。未尝《论语·八佾》:“吾未尝不得见也。”未始《庄子·齐物论》:“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未始,同未尝。未几《诗·齐风·甫田》:“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相似文献   

15.
肖建华  廖浩 《北方法学》2015,(6):118-124
八国联军侵华后,统治阶层意识到以旧有方式延续其统治成为不可能,遂推动例律的修订。此外,西方国家在华享有的领事裁判权,一方面维护了本国国民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使华人了解到文明国家的先进诉讼法制。英美日三国与清政府约定以修律换取其领事裁判权的废除,成为修律的直接动机。沈家本等修律大臣先后奏进《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民事诉讼律草案》,两份草案各有特色,其中《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尤其特别,兼具英美国家的诉讼特点,而《民事诉讼律草案》则具有浓厚的日本民事诉讼法色彩。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读者诤言编辑同志:近年来,一些电视节目办得很火,收视率很高,主要原因是能很好地与观众互动。杂志类互动栏目很少,而贵刊的“编读往来”栏目办得却很有特色。《读者诤言》:征集了读者对栏目的评价,反映了读者的意见,对提高办刊质量大有裨益;《法律咨询》:既为读者答疑解惑,又是  相似文献   

17.
法、德、意三国刑事司法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法学理论的发展,既要立足本国国情,又要借鉴外国的经验。为此,由中国政法大学陈光中教授主持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在美国福特基金会和加拿大国际开发署的...  相似文献   

18.
杨少强 《法人》2005,(11):124-124
《三国志》作者陈寿也对陆逊的谋略拍案惊奇。陆逊这个曾经备受轻视的书生,靠着过人的智慧与忍辱负重的工夫,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三国志》作者陈寿也对陆逊的谋略拍案惊奇。陆逊这个曾经备受轻视的书生,靠着 过人的智慧与忍辱负重的工夫,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春秋 《政府法制》2014,(26):80-81
三国的纷争,不只是武力的角逐,更是智慧的角逐.而在武力和智慧的后面,又未尝不是书本的较量、学科的较量.据史料记载,不少三国人物借助书本来提升自己,应对紧张的竞争局面. 刘备曾拜卢武铉的先祖为师 魏、蜀、吴三大势力的君主中,曹操和孙权都是好学之辈,似乎只有刘备不读书,《三国志》说他“不甚乐读书”,然而,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里面,又记录了刘备的求学经历。原来,这位织草席、打草鞋的贫寒子弟,居然还专门找过导师指点。这位导师就是大名鼎鼎的东汉大臣卢植,原文是这样写的:“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九江太守同郡卢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