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后福特主义转型,资本空间转移加速,就业岗位全球竞争加剧及欧盟改革压力不断输入,左翼衰落、政治右倾等背景下,意大利在20世纪90年代开启了劳动力市场灵活化改革进程。通过采取放宽固定期合同限制、放宽无固定期限合同个体解雇限制、提高失业保险替代率、弱化集体谈判作用及实施"适度的"工资政策等措施,意大利推动了形成于二战后"黄金时代"的保守主义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转向。灵活化改革赋予了企业主更多的雇佣、解雇和制定工资的自主权,但对工资劳动者而言则意味着商品化水平加强,劳动保护水平向下趋同,生计风险在新分化与旧失衡的交织中持续升级。  相似文献   

2.
浅析新时期我国对弱势群体的政策支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面对"入世",要进一步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支持,通过借鉴外国的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理失业问题的对策.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国民经济总量来拉动就业需求;发展中小企业,增加就业机会;重视对青年失业者进行技术培训;加强社区服务,增加社区就业;加快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一位在停产裁员期间兢兢业业履职的企业工会主席,最终却遭遇企业"粗暴"解雇,不仅没有拿到一分钱赔偿,连解雇理由和通知书都没有。幸运的是,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娘家",浦东新区总工会在获悉后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欧洲各国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重构"弹性保障"政策。新政策秉持就业优先,表现出重"弹性"轻"保障"的倾向,虽刺激了各国劳动力市场微弱复苏,但也引发了严重的就业市场分化。在宏观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就业政策一味迎合资本要求、追求就业率而忽视就业质量,必然无法实现"弹性"与"保障"的良性结合。失衡的"弹性保障"不仅未能如愿迎来繁荣,反而引发欧洲各国社会阶级结构变更,推动社会运动再次活跃。  相似文献   

5.
<正>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随着劳动力市场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失业保险必须要应对三个趋势性变化。一是失业保险基金迅速增长的趋势性变化。二是农民工数量快速发展的趋势性变化。三是"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的趋势性变化。现行《失业保险条例》开宗明义,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定位定义是:"为了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但是,早在2006年东部7省(市)便在中央政府指导  相似文献   

6.
阳敏 《南风窗》2008,(10):26-29
人口红利是因为有充足和相对便宜的劳动力。如果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提高,就意味着这个优势的丧失。延缓人口红利,就是实行"就业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7.
"工厂、机器,一切都是工人所有,而现在却要我们走开……" 波兰萨诺克汽车厂是一家较大的工厂。原有6300多名工人,还能盈利。波兰政局发生突变后,1990年解雇了1300名工人,并把每年制造3800辆汽车的产量削减60%。91年生产的汽车不到1000辆,并解雇了2200名工人。厂里的普通工人是不能理解情况怎会成这样的。一位中年妇女的丈夫在该厂当了28年电焊工,也在去年被解雇了。这位4个孩子的母亲一边流泪一边说: "工厂、机器,一切都为工人所有,而现在却要我们走开……毀了!工厂,国家,  相似文献   

8.
<正>"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任务依然艰巨。对此,"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六大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就业精准扶贫是人社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尽管各地采取多项有效措施,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助推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但是就业扶贫工作仍然遇到一些难点和问题,亟须采取相应对策。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要  相似文献   

9.
<正>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越来越受到人口老龄化、对就业质量的需求提高、资本报酬递减等诸多因素的约束,提升生产率更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相应地,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的重点应该致力于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由此推动的生产率提升。劳动力市场政策改革的方向也应该围绕这一核心展开。一、产业结构变化与劳动力再配置顺应经济结构的变迁,就业结构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但就业结构的变化不仅取决于经济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时事政策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6月29日召开的“中国劳动就业问题国际研讨会”上表示,当前,中国就业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尤其是“十五”期间就业压力增大;二是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三是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全球流动劳动力市场已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每年2000万,上升至现在的近3500万。去年各有800万菲律宾人和墨西哥人非法出境赴海外务工,而赴海外务工的中国人只有54万。而中国合法境外流动就业人口总量不足国际市场份额的1%。中国应当在这一市场中更有作为!当前,发达国家、尤其西欧的劳动力市场空间巨大,原因是其人口减少,老龄化严重,愿干“脏活重活”的劳动力更加缺乏。而中国在劳动力市场化方面做得远远不足。放眼全球,只有以色列、日本、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向中国劳力有限度开放市场,而其它国家则对中国劳工厉行限制——部分原因是东道国怕中国务工人员滞留不归,更多原因有二:太多部门卷入海外务工批准程序,互相扯皮;中国劳工得到的培训太少;无法适应全球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启示是现成的:全球劳动力市场正成为人口众多的中国的机遇。中国人要把握住,不要落在后面——曾被偷渡现象困扰不已的福建,正摸索一条公民就业的新路。  相似文献   

12.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宣布,“十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就业服务制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深圳直选工会主席的事情得到了全国的关注,因此探讨工会在企业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就成为了必要. 在西方,历来存在反工会的传统,而且一遇到经济不景气,他们就认为工会必须对经济不景气负责.反工会的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如果能够撤销工会将会迅速地、立竿见影地恢复厂商或国家竞争力. 针对新自由主义的攻击,中左派比较全面和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观点.德国的工会认为,不能用简单的工资绝对水平来衡量其增长的幅度,而应与其生产率的增幅进行比较,较高且平均的工资水平还使雇主们不愿意随意解雇工人,而情愿通过再投资对工人进行再培训,以保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竞争力. 培训制度的建立使工人们得到了比现时生产需要或劳动力市场所要求的更高的技能,从而使劳动力本身产生了一种"柔性",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前提条件.而且,获得就业安全保障的工人不仅比较容易接受公司的培训,而且由此在公司内部营造了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合作气氛.  相似文献   

14.
权保 《工会博览》2004,(2):27-30
通过对我国城镇就业形势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  相似文献   

15.
刘雪莹 《工会博览》2023,(34):17-18
<正>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从法律层面确定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近年来社会各界给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多维度关注。据全国总工会开展的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职工队伍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占总数的21%,成为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重要群体。深刻剖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对于推进新就业形态高质量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英刊《剑桥经济学杂志》2009年第期(第33卷)刊登了牛津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约翰·奈特(John Knight)与琳达·岳(Linda Yueh)合写的文章《中国的城市劳动力市场存在分割还是竞争?》。文章指出在城市经济改革期间,由于城市的劳动力需求已远远超过城市的劳动力供给,农村人口被允许大量进入城市,以填补城市工作岗位的劳动力空缺。随着改革的推进,似乎农民工和城镇居民之间的就业竞争日益加剧。本文主要讨论了在中国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是否存在一种分割或是竞争关系。作者根据两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就业季的来临,当大家都在关心"大学生就业哪家强"的时候,却出现了一种"错峰就业"的现象,即部分毕业生不急于求职和求学,而是让自己暂时处于待定状态。针对这种现象,持批评态度的声音认为,"要么是懒,要么是啃老"。但也有人说这是一种主动选择,面对日益激烈的求职竞争,部分大学生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用来积蓄力量,或者四处走走、多看看就业市场,是一种多元选择的权利。他们会更看重专业是否对口、薪酬是否合理,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宁愿再等等看,毕竟"入错行"的代价可能会很大。还有一  相似文献   

18.
董嘉骊 《工会博览》2006,(21):65-65
近十多年来,日本经济进入萧条与变革的时期,经济全球化及信息革命的迅猛发展也对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日本人口结构中少子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国内外经济因素以及日本人口结构问题成为影响今天日本劳动力市场和工会运动的主要问题。经济全球化使得市场经济万能主义、削减公共开支、削减政府干预、压低劳动力成本换取企业竞争力等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在全球范围内大行其道,同样也令由于国内经济市场而面临就业问题难和福  相似文献   

19.
李北方 《南风窗》2007,(6):32-33
就业是民生之本民生者,人民大众之生计也,通俗地讲,无非就是养家糊口,混口饭吃。继承祖辈基业生来即无需为温饱奔波的人从来都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需要在社会上寻找一个岗位,出卖劳动力换生存。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是说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工作不仅是人权的一部分,更是最直接的社会问题,只有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饭吃,社会才有稳定和和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仅凭一张学业文凭,就可以到职介所和劳动力市场找到工作,这种情况在合肥市行不通了。日前,合肥市推出就业准入持证上岗制度,首次将秘书、车工、美容美发师等90个工种规定为上岗从业必须持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准入的职业。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