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民主法治建设的程度,决定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程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始终立足于民主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和机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朝谱 《理论学刊》2005,(10):24-2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到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其中最根本和最迫切的,就是要着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制度和机制。  相似文献   

3.
公民社会不等于和谐社会,但公民社会的兴起对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目标、任务的提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发展都产生了重要作用。换言之,公民社会的客观存在与现实运动,是中国执政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动因。“在和谐社会构建的众多可能途径中,最具基础性的就是公民社会的成长。因为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占据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公民或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4.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久前,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贯彻落实这一重大部署,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认真领会决议精神,结合我国改革发展的实际,科学认识和深入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社会主义社会自我改革发展完善的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不断得到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基本适应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就是不断调整完善社会基本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相似文献   

6.
干群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形式和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层问题是基层干群关系问题,如果构建和谐单位是一项百年大计工程的话,那么,干群关系就是这项工程的基石之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本文通过分析基层所站干群之间的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7.
公民社会不等于和谐社会,但公民社会的兴起对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目标、任务的提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发展都产生了重要作用.换言之,公民社会的客观存在与现实运动,是中国执政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动因."在和谐社会构建的众多可能途径中,最具基础性的就是公民社会的成长.因为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占据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公民或市民社会,作为一个外来词汇,在西方国家也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相似文献   

8.
“和谐中国(庐山)论坛”的与会学者认为,党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实现党内和谐,必须致力构建以和谐为主要特征之一的党内文化;没有民主就没有和谐,和谐离不开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人的内心和谐四大和谐的有机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根本在于文化崛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哲学基础的核心;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如何把党的创新理论及时…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次中央全会就要召开了。会议将讨论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又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中共中央以中央全会这样的高规格会议,来全面、系统地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给党内外和国内外传递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信息,那就是党充满自信地大踏步地沿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路,把全体人民最广泛地团结起来,把各方面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每年的中央全会内容总是十分重要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对于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使命、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意义重大,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该文探讨了和谐社会的本质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并提出了建构和谐社会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蒋宏宾  管新华 《唯实》2007,2(10):24-28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重要特征,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过程就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社会主义因促进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而诞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构建和谐社会的成功探索,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南。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次中央全会的主要议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给党内外和国内外都传递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信息,那就是党充满自信地大踏步沿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路,把全体人民最广泛地团结起来,把各方面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  相似文献   

13.
铁佳 《世纪桥》2009,(7):56-5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平等友爱、和谐融洽的社会.而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处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法治社会,法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法治保障;完善和健全的法律体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和行为规范;必须以实现和谐社会为目标,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因此,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极端重要性,正确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矛盾的学说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哲学基础。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的非对抗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能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正视矛盾、持续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胡家贵  高翔莲 《求实》2007,1(10):4-6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不断化解矛盾中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得到解决的社会。由此,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在化解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中逐步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王锦 《党史文苑》2006,3(10):59-6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法治社会,法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法治保障;完善和健全的法律体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和行为规范;必须以实现和谐社会为目标,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农村幅员广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而农村当前最核心的是农民人均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棚户区改造,不仅意味着棚户区百姓告别恶劣的居住环境,更意味着一个城市又挥洒了浓重而抒情的和谐之笔,同时也树起了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高大丰碑。以民为本,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之所在。棚户区改造的实践告诉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心就是以百姓为本,对百姓充满感情。对老百姓情感深厚,就会形成生死与共的鱼水深情;对老百姓情感淡漠,就会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