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虽男性首饰:富有与成就的象征 说有人考证,传统上中国男人就有戴戒指的,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一般人的眼里,珠宝首饰永远是女性的“专利”。可现如今,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男人们戴戒指已经非常普遍,并已形成一种潮流。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的开放意识与消费水平的提高有关。我们还依稀可记,改革开放之初,那些浙江温州的生意男人手上一般都有戒指,而且又宽又大,有时甚至戴好几个。他们在谈生意签合同时,刻有名字的戒指便可当作印章用,而手指上戴的另几个戒便可当作礼品送人。 如果说女性戴首饰是为了显示美貌、个性、气质的话,那么对于男性来说,风度往往比时髦更为重  相似文献   

2.
戒指该戴在哪只手指上?戴戒指是一种沉默的语言。按习惯,戒指戴在食指上是表示求婚,戴在中指上是表示已在恋爱中,戴在无名指上是表示已结婚,戴在小指上是表示我是独身的。大拇指一般不戴戒指。另外,顺便说,按习惯,结婚戒指不用合金制造,必须用纯金、白金或银制的...  相似文献   

3.
《创造》2006,(8):92-93
2006年9月2日晚,在南京一家酒楼举办的婚礼上,一对新人别出心裁花了600元从湖南空运来199只寓意天长地久的萤火虫。新郎给新娘戴上戒指的那一刻,木盒里的萤火虫翩翩飞舞,煞是好看。新人仿佛回到了孩提时代。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与黄金曾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刘老太出生不久,母亲就用两颗绿豆将她的耳朵揉麻木后,用针为她穿了耳朵眼儿。那个时代的女孩都带耳环,金首饰不仅具有辟邪的作用,更是家庭财富的象征。当刘老太到了爱美的年龄,却没人戴首饰了,市面上也没卖金首饰的。为了不让自己的耳朵眼长死,她还要经常透透。20世纪80年代初,她终于戴上了金耳环,又陆续添置了其他首饰,都是足金的。如今,刘老太仍很钟爱首饰,却不一定要买足金的了,她听说即使是足金的首饰如果卖掉,也要损失很多钱,“金子”似乎已不是她小时所知道的金子。  相似文献   

5.
戒指     
今年是指环年。指环,在中国也叫戒指。 有人说,女人想要一枚戒指,就像男人想要征服世界一样,是天经地义的。 女人到了一定年龄,最爱的首饰一定是戒指,它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装饰,美丽之外,更多的是女人自古不变的梦想。从1477年奥地利王麦士米尼为他美丽的王后玛丽送出世界上第一枚金制的戒指后,便有许多女人在幻想自己的纤纤细指间,能够环绕爱人那永恒的誓言。“无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在女人们的意识里,小小的戒指圈住的并不是纤纤细指,而是那颗为爱跳动的心。  相似文献   

6.
新生活     
《小康》2018,(9)
正"附魔"戒指今年CES上,Enhancia带来了一款"附魔"戒指,不用换键盘,戴上指环就能实现实时表情控制。Enhancia本体是一个橡胶指环,内置9个传感器,实时感应手势变化。戴上它之后,你就可以在演奏的同时通过手势来控制你的音乐。左右移动手指,即可产生颤音效果;抬抬手,就能实现声音调制。  相似文献   

7.
2000年10月28日晚,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会见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妇女发展交流研讨会”台港澳妇女代表的新闻,使我浮想联翩。新闻说,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和海外的近500名妇女代表欢聚一堂,以巧手共编“中国结”的独特方式拉开了会议的帷幕。  新闻中的“中国结”在祖国大陆叫“编结”,溯其源,应始于古代的结绳记事,近代演变为服装的配饰,现代则发展成为工艺品,可编成龙、虾、鸟、吉祥物等,栩栩如生,装饰室内高雅古香。也可编成戒指、手镯、项链、发夹等实用品,美化人的仪表。编结是由祖国大陆传到台湾去的,…  相似文献   

8.
从事首饰加工业的两夫妇惨死家中,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搏斗痕迹,可疑的是死者手中留有一枚正在上光的银戒指,当擦掉上面斑斑血渍时,显现出一个稀有的狮头图案……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第三次“单身潮”已经来临,这次“单身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进城女青年也加入了“单身大军”。进城女青年的情感、婚姻问题应引起必要的关注。本文用社会学的方法,通过典型个案,对进城女青年的单身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逐渐改变。从服饰穿戴,到精神文化的享受,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近几年来,沿海开放地区,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有较大幅度提高,手头有钱,佩戴金银首饰已成为普遍现象。整洁华丽的服饰,戴上一条金项链或金戒指、金耳环时,确实显得高雅,大方、美观。也能显露出东方女性的气质。爱美之心人人皆有,这一点无可非议。可目前在校的女中学生,近几年佩戴金首饰也不断出现。有些女学生佩戴金首饰,招摇过市,显示出傲贵的心理意识和高人一等的思想苗头,同学间互相攀比的思想也正在出现。笔者认为,家庭经济条件富裕.佩戴金首饰并  相似文献   

11.
门面     
信子 《协商论坛》2007,(11):58-58
结婚了没有于荣国和太太齐娟是随着"援外医疗队"到博茨瓦纳的,那是非洲南部的一块土地。那里的人们热情友好,也率真得令严肃的中国人咋舌。齐娟入关时,一个黑人小姐见她戴的项链很漂亮,就天真地笑  相似文献   

12.
副县长用工资为妻子买了一条镀金项链,引起别人的非议,他越想越接受不了,便拿着买项链的发票主动到市纪委去解释。市纪委的同志说:“回去吧,当上副县长不容易啊,以后注意点,群众也有群众的道理,日子长着呢。”于是副县长便有了“想廉洁会这样难”的感叹!  相似文献   

13.
东莞色情行业被端,扫黄如火如荼地展开,当地和全国的百姓拍手称快,但有人发出了另一种惊诧莫名的声音:东莞风月场所难以禁绝,因为市场有需求。试问:这一“需求”给东莞带来了什么?自从东莞被戴上了“性都”这项龌龊的帽子后,酒店、化妆、首饰等与此相关的行业也相应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4.
姑娘生命垂危之时胡雄海1996年5月12日,习习凉风送走白昼的喧嚣,霓虹灯洒下一片朦胧的余辉。随州市清河路上.一名肩披长发的女青年骑着自行车由西向东怡然前行,快到湖北亚通机械公司清河路侧门时,女青年却突然在地平线上消失,许久不见女青年的身影。这一幕被...  相似文献   

15.
八、九年前的乡下,女孩子到谈婚论嫁时,对结婚都有一种遐想:大喜之日,让心爱的人往自己纤细的手指上戴上一枚戒指,就此把自己的一生一世交付给他,与心上人相濡以沫,生死与共。妻当初也不例外,酝酿终身大事时,我问她结婚时希望送她什么,她羞涩腼腆地细语:“戒指,哪怕小小的一枚。”我紧紧地搂着她,颤抖着说:“行。”但未能兑诺,因为在我们结婚之前,父亲因病花去了家中所有积蓄,还欠了许多的债,父亲去世后的第八个星期六,天气很冷,我在哥姐们的支持帮助下,将“新房”打扫布置了一下,简单地贴了两个双喜,就把心爱的妻子…  相似文献   

16.
张莉 《中国保安》2012,(17):53-53
《项链》一文由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撰写。本文讲述的是罗塞瓦德夫人虚荣心十足,为了在一次宴会上出风头,特意从女友那里借来一条钻石项链。当她戴着项链在宴会上出现的时候,引起了全场人的赞叹与奉承,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不幸的是,在回家的路上,这条项链丢失了。为了赔偿这条价值三万六千法郎的项链,她背负了重债。之后,她整整十年节衣缩食才还清了债务。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时对方告诉她丢失的项链是假的。罗塞瓦德夫人通过“打肿脸充胖子”的方式来显示自我,面子观念的驱动,使她吃尽了苦头。  相似文献   

17.
2010年4月2日上午;女青年小何在父母的谩骂下,和男青年小善在汶土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办理了离婚手续,登记时间是2010年4月1日,也就是说这两位青年人的婚姻只维持了一天。  相似文献   

18.
“幸福就是当你戴上这枚戒指,对我说Yes的时候……”最近,作家藤井树的一部《我们不结婚,好吗》风靡了整个网络世界。而在我们周围,那些条件优越、出类拔萃、身边不乏异性追求却迟迟不肯迈进婚姻殿堂的女孩子,面对好事者的询问,也干脆来一句——  相似文献   

19.
万大成 《今日广西》2007,(17):66-68
看上去她比实际年龄显得小一些,样式保守的灰色毛衣、黑色长裤,全身上下可以叫做装饰品的东西只有两样一戴在左手无名指上的戒指和松松地系在脖子上的淡蓝色丝巾。她并不算漂亮,就是很普通的一个正在走向中年的女人。她说,我叫彩华,39岁,女性,有丈夫和女儿,在川东某中学任教。  相似文献   

20.
《精神文明导刊》2004,(8):43-44,26
2003年1月3日下午5点多钟,上海市浦兴街道发生了一起车祸。一个骑车的女青年被一辆飞驰而过的大货车撞成重伤,肇事司机随即逃逸,周围群众迅速把她送进了医院,医生赶紧通知了她的家人。可闻讯而来的,并非女青年的亲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