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党史月刊》2004,(12):36-37
经历过"文革"的人,恐怕对"打倒刘、邓、陶"这一口号记忆犹新.陶铸和邓小平,没有很深的历史和个人关系,但是在思想上是接近的,感情上是好的."文化大革命"中,"刘邓陶"之所以连在一起,缘于陶铸对刘少奇与邓小平的敬佩与尊重.  相似文献   

2.
明镜篇     
《湘潮》1987,(9)
陶铸狱中学日文1933年,陶铸被叛徒出卖,坐了4年牢。在牢中,陶铸刻苦学习日文,引为美谈。陶铸出狱后,有同志问他:“你当时坐牢,怎么有心情学日文?”陶铸说:“我虽然被判无期徒刑,但是我相信国民党的日子长不了。这帮人倒行逆施,腐败透顶、丧尽人心,我  相似文献   

3.
何立波  宋凤英 《湘潮》2005,(2):12-17
在邓小平交往过的领导人和将帅、社会名流中,罗荣桓元帅是比较特殊的一位。毛泽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同我一辈子共事的人,只有罗荣桓。再还有邓小平。"可见邓小平和罗荣桓在毛泽东心中的地位。邓小平和罗荣桓有着深厚的友谊,亲密交往数十年,两人相知甚深。邓小平这样评价罗荣桓:"为人朴实、诚恳和厚道,在干部中很有威信。"在罗荣桓去世后的多年里,邓小平始终怀念着这位老战友,关怀着他的家属和后人。邓小平曾三次为有关罗荣桓的图书题词,这在邓小平的一生中是非常少见的。  相似文献   

4.
《四川党史》2001,(2):23-23
吴江在2000年12月30日《 文汇读书周报》上撰文说,胡绳同志晚年为从现在起至下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在理论上阐述了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这也是胡绳在其一生中最后抱病为社会主义操心的一个问题。 1998年春夏之交,我去探望胡绳。坐下后,他第一句话就是出示一篇文章问我“ 这是不是你写的﹖”我一看,那是我在1997年9月间对一位香港友人所提关于社会主义前途问题的答复。我承认那是我所写。他指着文中引用的邓小平在1992年6月间在上海接见香港某知名人士所讲的一段话说:这番话讲得好。邓小平说:“ 我叫…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陶铸是受江青等人的陷害被打倒的,毛泽东偏信了江青等对他的诬陷……"这个论断不客观,也不符合历史事实。无疑,江青在打倒陶铸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江青的作用是什么呢?我认为,在打倒陶铸中,江青不仅仅"陷害",更是不折不扣、名副其实的干将和急先锋。一"文革"爆发前,毛泽东和江青同陶铸(以及曾志)的关系是很好的。江青几乎每年都到广东过冬,毛泽东"特意交代陶铸要  相似文献   

6.
王占春是漳州红军游击队的创建人之一,曾任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政委。王占春曾和陶铸一块在漳州打过仗,曾和邓子恢一块在漳浦抗过捐,毛泽东曾跟他开过玩笑说:“王占春同志,我们俩都是蛇,都是属蛇的。”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曾经多次讲过:“我是一个军人,我真正的专业是打仗。”他还说过: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是解放战争时期。那时我们装备很差,还都在打胜仗,这些胜利是在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情况下取得的。  相似文献   

8.
李先念与邓小平不仅同为我党的革命领袖,而且私交甚笃。他们在革命的道路上相互扶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47年底,李先念与邓小平留守大别山时,邓小平曾幽默地说:“你们保住了先念同志的屁股。”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全国各项工作进行了整顿,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进行了纠正,却被“四人帮”陷害,遭到批判。李先念顶着巨大的压力,义正词严:如果小平错了,那我也错了!1986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李先念等几位老一辈革命家,主动退位让贤,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层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至少三次说过,他在1927年底就担任过中共中央秘书长。在1980年参观八七会议旧址时,他曾指出:八七会议时,“李维汉是秘书长,……我是中央秘书,……1927年底在上海我才当秘书长。”在1984年3月会见外宾时,他又说:“我1927年从苏联回国,年底就当中共中央秘书长。”同年10月,他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再次指出:“一九二七年底我第一次当中央秘书长时二十三岁。”  相似文献   

10.
《南方都市报》今年4月17日登载该报记者对陶斯亮专访,谈及她来广州参加有关部门筹备明年纪念陶铸诞辰100周年活动。在研究如何纪念陶铸时,她说:"在昨天的讨论中,有人提出:光谈功,不提过,毕竟是纪念活动嘛。我坚持,应该实事求是,以功为主,过也不回避。这个‘过’,主要是陶铸在广东反‘地方主义’运动,伤害了一些广东的同志。谈这个过,是为了弥合它,不是为了揭伤疤。""评说陶铸,反‘地方主义’运动肯定是绕不过去的事情,那我们就正面对待。我们不会回避陶铸在这场运动中处理过头,把这些问题如实地说出来,是为了安抚那些受到错误对待的同志,消除伤害,达到和谐"。陶斯亮还对笔者表示愿意为弥合伤疤做些工作。  相似文献   

11.
刘阳春 《湘潮》2004,(2):36-38
1962年8月,中央决定胡耀邦担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华国锋改任湘潭地委第二书记。几天后,胡耀邦率领随从人员,从长沙驱车来到湘潭地委大院。华国锋迎上前去表示欢迎。我作为团地委书记也跟随在后。地委给胡耀邦安排了一小栋住宅。华国锋说:“地委的住房条件很差,房子很简陋,要委屈耀邦同志了。”胡耀邦马上插话说:“这房子不错嘛,李彦(胡耀邦的秘书),我看比我居住在北京的房子还好一些嘛。”李彦说:“那还是北京的房子好多了。”胡耀邦说:“我在北京工作了10年,对下面的情况不甚了解,我在长沙蓉园拜望了陶铸同志,陶铸同志…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邓小平是20世纪两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伟人。邓小平充满传奇色彩的“三落三起”的政治经历,为人们广为传诵。而在“左”的思想下,毛泽东也曾有过四次遭贬的逆境。毛泽东十分赏识邓小平,认为他“人才难得”。邓小平对毛泽东也非常敬重。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有人要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时,他毅然肯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维护了毛泽东的光辉形象。对于建国后邓小平与毛泽东的关系,读者已经比较熟悉,这里记述的,是革命战争年代二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到祖国怀抱10周年纪念日。在这特殊的日子将要到来之际,我们更加缅怀敬爱的邓小平同志。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又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生前他曾深情地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他留给我们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的前夜,邓小平与贺彪的亲家渊源才浮现出来。那是在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即毛毛)撰写《我的感情流水账》(即后来结集出版的《我的父亲邓小平在“文革”岁月》)期间,笔者因参与策划,曾与人一同到北京的一家餐厅与毛毛见面。她主要想听听在刊物上连载第一部分之后的反应。见面后,毛毛从笔者的口音中听出本人的籍贯方位,她问:“你是湖北人?”笔者说出了自己湖北的出生地。她说了一句:“你同我老公老家很近。”谈话结束后,毛毛又问:“你住哪?”当笔者告诉她自己住在北京西区的一处部队大院时,毛毛又说了一句:“你与我公公、婆婆的家很近。”…  相似文献   

15.
在“文革”中,最早在北京贴陶铸大字报的可能是浙江某中学的一个中学生。他除了受当时一般的极“左”思潮的影响外,还可能受当时批“三家村”的直接影响,专批陶铸的两本书:《理想,情操,精神生活》和《思想·感情·文采》,写有两万多字,用了60张大字报纸,贴在前门大街很显眼的地方。这份大字报我听说过,是否看过没印象了。还有一张有相当影响的反对陶铸的大字报与我有直接关系,其情况和过程如下所述。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去世前后的政治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大革命”期间,周恩来曾经多次袒露过他的心态:“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只有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还说过:“我不入苦海,谁入苦海;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短兵相接的交锋四届人大的“组阁之争”以“四人帮”失败而告终,但斗争仍在继续。对于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  相似文献   

17.
胡乔木本人在1983年5月14日曾对美国记者白修德说:“1956年,在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我被选为中央委员,同时成为新成立的中央书记处的候补书记。这个书记处是在邓小平领导下工作的。……因为在书记处工作,所以既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信任,也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信任。邓小平同志对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对毛泽东所倡导的群众路线有着比一般人更为深切的体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 ,他就明确指出 :“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 ,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对我们党的现状来说 ,我个人觉得 ,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1他曾反复强调 ,“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邓小平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 ,他曾这样说过 :“我是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在领导人民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19.
南山 《党史博览》2000,(8):22-23
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选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阵容是: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 政治局委员除上述11个常委外,还有董必 武、陈毅、罗荣桓、彭德怀、刘伯承、贺龙、李先念、李井泉、谭震林、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 刘少奇、邓小平、陈云名义上是政治局常委,实际上已靠边站,没有中央决策的发言权了。朱德、董必武、罗荣桓、刘伯承等年高体弱,基本上是“赋闲”在家。 彭德怀、贺龙已经被“打倒”。 林彪、陈伯达、康生是一个鼻孔出气。 那么,中央决策层内能够制约林彪、江青一伙,并与其倒行逆施相抗衡的,除毛泽东外,只有周恩来和陶铸。此外,还有围绕在周恩来左右的李富春、李先念、谭震林和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三老四帅。 1967年1月4日,陶铸也被打倒了。  相似文献   

20.
党史学习教育中读到陶铸回家省亲的故事,掩卷而思,发人深省。1951年,陶铸调华南分局工作,顺路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故乡。到家后,妹妹看着戴着棕丝斗笠、穿着草鞋、一身粗布衣衫的陶铸,欢喜之余,感到奇怪:“人家都说你做了大官,我看还像个老长工。”这个小故事道出了共产党赢得民心的关键,也道出了共产党人应有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