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基于Groupon式网络团购的消费者信任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娟  张妍 《前沿》2012,(7):93-94
Groupon模式的网络团购作为我国由外引入的新鲜事物,在本土化的进程中伴随着严重的消费者信任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Groupon式网络团购的产生动力及商业运作模式,来探究我国消费者网络团购信任问题的产生根源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社群的迅速发展,社群发起式网络团购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商家的重视。社群发起式网络团购的重点在于"团",而不在于"购"。网络运营商应确保社群成员得到真实的产品信息,使消费者对社群形成较高的信任度,以利于社群的发展与团购交易数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网络团购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它具有优惠的价格、开放的信息以及便捷的方式等特点。网络团购行为涉及多重法律关系及法律风险,如服务提供商法律地位不明确、网络团购中存在欺诈等。将网络团购服务提供商分为参与经营者及未参与经营者,二者的法律地位不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不同,应予以明确,以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罗蔚 《公民导刊》2011,(12):42-43
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消费方式,团购正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然而不断出现的欺诈事件却给团购市场的未来敲响了警钟。"政府机构及行业协会要担当起监管角色,发挥监督和管理的职能,促进消费者、网站和商家三方的良性沟通互动。"重庆市消费者协会有关专家如此认为。  相似文献   

5.
李丽 《新东方》2022,(3):29-35
社区团购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成为当下我国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道“风景线”。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海南省海口市D小区团购情况进行追踪调查,从中探寻社区团购的型塑机制,即社区共同体是社区团购的发生场域、即时社交工具微信群是社区团购的技术载体、“团长”是社区团购的核心角色、疫情防控管制是社区团购迅增的“助推器”以及政府介入推动社区团购得到各方积极回应参与。当然,社区团购通过人员之间的交流互动突出了社区特性,促进了社区认同,密切了人际关系,进而也型塑了社区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民主与法制》2011,(36):47-49
Groupon开启团购模式后,国内涌现出大量的模仿者,团购行业一度火爆。然而近一段时间以来,团购网站负面新闻不断:拉手网IPO一波三折,24券、窝窝、高朋被曝大量裁员,多个地方站点被撤。  相似文献   

7.
正团购网站在经历了井喷式发展后,到2011年下半年,问题集中爆发。截至2011年10月底,全国范围内已有1483家团购网站退出,仅10月份关闭的网站就高达456家。媒体关于团购网站在激烈的竞争中关闭、退市的报道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团购网站在经历了井喷式发展后,到2011年下半年,问题集中爆发。据《全国团购网站普查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11年10月底,全国范围内已有1483家团购网站退出,仅10月份关闭的网站就高达456家。团购行业过山车式发展。2010  相似文献   

8.
网络交易以其便利快捷的方式,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性,使消费者权益在这一新型交易模式中容易受到损害。文章探讨了在网络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难题,重点分析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保护网络消费者权益方面面临的挑战,如对网络消费者交易权、隐私权、知情权与退换货权利的保护等,并提出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交易安全权、隐私权、知情权和退换货方面的法律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结合当前团购网站不断兴起壮大的现状,分析了团购网站的收入范围,分别从团购网站直接销售商品获取收入的确认、代销回扣收入的确认、商家展会会费收入的确认和广告收入的确认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团购网站征税主体认定、课税对象性质确定以及税收征管凭证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经营者与消费者作为网络交易的双方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其权益全面加以保护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然而,现行理论总是立足于消费者一方的权益保护,而忽视经营者一方的权益保护。为平衡网络交易中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权益,挖掘现行网络交易中的双方权益平衡的缺陷,本文参考外国相关法律法规,从网络交易运行模式和法律视角探寻网络交易中经营者与消费者的权益平衡方式,以完善网络交易市场,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走,团购化肥去!”近日,融安县长安镇安宁村金桔种植大户韦彦芳联系好本村10余户农民,一同来到县城农资公司团购化肥和农药,成为当地的一桩新鲜事。  相似文献   

12.
<正>晋市监规发〔2023〕10号各市市场监管局、示范区市场监管局:《关于规范网络社区团购经营行为的指导意见》已经2023年6月30日省市场监管局第15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
徐微 《人民论坛》2013,(11):104-105
随着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网络消费中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日趋严重,如何对网络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成为一个新课题.网络消费者权利除我国传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已经规定的九项权利之外,还应当包括对网络消费者特殊权利,如网络消费者的隐私权和后悔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10月25日,美团网创始人兼CEO王兴在作客IT龙门阵演讲时表示,面对团购网站的冬天,“死掉”的同业将达到99.9%以上。作为国内第一家团购网站的创始人,王兴断言,“洗牌不是刚刚开始,而是已经进行过半”。  相似文献   

15.
政策与规定     
《今日上海》2012,(4):62-63
关于网络团购经营管理的规定 消费欺诈、以次充好、虚报原价、抽奖舞弊、维权困难……就当前网络团购经营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强网络团购经营活动管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团购,顾名思义,就是很多人凑在一起购买同一种商品,以降低购买价格。它本是人们为获得优惠而采用的一种消费方式。但在长春,一位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却将其作为一项事业去经营,为自己掘到了创业第一桶金。  相似文献   

17.
对网络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可义  姜瑞林 《前沿》2009,(10):80-82
网络消费日益成为网络经济时代的重要消费模式,但是网络 消费欺诈行为日益猖獗,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违背了市场竞争规律,抑制了消费增长,这对于打造诚信网络,扩大内需,提升经济十分不利。针对网络消费欺诈行为必须给予法律规制,具体包括民法规制、经济法规制、刑法规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网络消费成为消费模式的新主角。同时,消费欺诈行为也在网络经济领域滋生蔓延,这些欺诈行为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增长,更不利于扩大内需、提振经济。因此,应尽快完善法律体系,构建网络市场准入机制,增强消费者的网络风险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9.
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常出现网络欺诈难防范、购物安全难保障和发生纠纷责任主体难确认、诉讼管辖难确认等法律问题,我国相关法律并未对网络购物进行专门有效的规制。从法律规制的视角进行探究,对于充分发挥网络购物的优势、规范经营者的行为及维护消费者的权益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蒋晓川 《人民论坛》2012,(35):68-69
随着社会经济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购物发展迅速,网络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客户满意度因素对其购买行为有着直接影响。文章通过分析网络消费者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收入等方面的行为特征,结合客户关系管理策略,对当前网络购物中消费者与企业的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