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8,(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对爱国主义缺少理性思考;难以辩证地看待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对学生思想状况缺少持续性的调查;缺少对网络观点的直接回应。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把中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或主权意识在短时间内激发了出来,原本抽象的理性文本因为公民主权意识的觉醒而变得具体化了,从而对政府的行为造成了双重的制约。一方面是理性文本对于政府行为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公民权利诉求对于政府行为的制约。而政党在这种博弈面前有必要做出新的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3.
谢俊春  王银妹 《学理论》2014,(2):265-267,270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在当前是凝聚人心和动员社会的重要精神资源,对强化社会主义信念、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非理性爱国主义严重损害了民族形象,造成了我国外交被动,影响了社会稳定,助长了暴戾之风。理性爱国政治行为必须是合法的、包容的、平和的、有效的和有秩序的。培育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政治行为就要进行全球化意识教育、法制意识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具体实践教育和理性榜样教育,使理性精神成为国民性,支配大学生及其他民众的爱国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井然、宽容互让、价值多元、诚信友爱、道德彰显的理性社会,其实践哲学基础则是表征世界秩序、呈扬人文精神与凸显伦理蕴涵的理性,因而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诉诸子理性的进路:在交往理性的进路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在价值理性的进路中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个体价值与集体价值、主流核心价值与非主流多元价值的和谐,在道德实践理性的进路中实现道德底线与道德信念、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规则意识与自律意识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石磊  刘蓉洁 《理论导刊》2007,4(3):81-83
从众心理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不能与缺少个性、丧失原则相提并论,基于理性的从众对社会对个人都有其积极的一面。认真分析大学生从众行为的成因,研究理性从众对大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对于积极利用大学生的从众心理规律实施教育,控制大学生消极从众行为,促进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资产阶级民主,以洛克为主的"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为出发点,揭示资产阶级民主理论基础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设计所做的理性思考.其目的是试图为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从资产阶级政治文明中汲取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参与的实质在于推进公民的公共参与,公共参与必须以公共理性为前提,而公共理性需要加以培养。亚里士多德这一思想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一定启示意义:公民参与意识的高低,直接关涉民主化的程度;公民参与的理性水平,关系到民主的效能;法治教育与公民教育是培养公共理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张朝松 《党政论坛》2003,(10):26-28
张朝松的文章提出,人类的认识总是在发现、提出问题中前进,社会总是在解决问题和矛盾中发展的。哲学上所说的问题首先是指现实中的客观矛盾,其次又是客观矛盾在人们头脑里的反映。问题意识体现了哲学智慧,是哲学发展的推动力,它开启了理性思维的探索之门,它使人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推进没有问题意识,就失去了认识的法力,泯灭了理性思维。这就是问题意识的哲学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9.
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宽广眼界,全面分析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从而使得整个报告呈现出鲜明的国际意识和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10.
主体意识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意识是人之尊严的重要价值体现,是个体对自身作为主体的客观现实性的自觉把握和超越的前提。要通过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主体的理性自觉,提高主体的素质和能力,实现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转化。  相似文献   

11.
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宽广眼界,全面分析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从而使得整个报告呈现出鲜明的国际意识和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公共意识的生长:动因、趋势和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促成了公民社会的现代发育,推动了公共意识的现代生长。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是当前我国公共意识的生长动因。公共意识的理性生长、公共意识的公共指向、公共意识的世俗关切是当前我国公共意识的生长趋势。公共意识的勃然生长固然可喜,但目前出现的公共意识的总体旁落、公共意识的滥用与错用和公共意识的被侵蚀是其生长中的困惑。  相似文献   

13.
全面培养领导干部政治家素质 ,是党的干部教育和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领导干部政治家素质 ,是落实“三个代表” ,建设好党的首要问题。政治家不是一种政治职务 ,而是一种素质要求。政治家具有鲜明的特征。“三个代表”是社会主义政治家素质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浮躁病是近些年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的负效应之一。浮躁,浮,是说根基不牢,漂浮表层;躁,耐力不足,缺少内涵。浮躁,是指没有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缺少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浮在社会表层,模仿式生存,因而在行为方式上常常与社会发展相背。细观浮躁,有如下表现:1.随波逐流,模仿他人,缺少自主性。社会转型期一切都在变,而且瞬息万变,由于缺少理性的思考,就不知生活中哪些是规律性的东西,哪些是生活中的泡沫;哪些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哪些是过眼烟云等。而是采取潮流化的生存方式,跟随潮流,随波逐流,模仿式生…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关于法律本质、法律适用、法律运行和法律价值的认识,形成了逻辑严密的有机体系,表现出其作为一个政治家应有的智慧和理性.但是,由于社会情势的变幻不时触动着他作为一个诗人哲学家的浪漫情怀,使他的法治思考与实践又常常闪烁出非理性的色彩,令人扼腕.在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建设中,鉴往而知来,对于这种似乎矛盾的法律性格进行整体的文化反思,可以更理性地揭起当前法治建设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休谟揭示理性的限度,倡导审慎的政治美德,强调政府、政治制度不是理性设计而是经验习惯的产物,都体现了他的边界意识。休谟的政治思想对安抚当代人狂热、浮躁的心态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休谟揭示理性的限度,倡导审慎的政治美德,强调政府、政治制度不是理性设计而是经验习惯的产物,都体现了他的边界意识。休谟的政治思想对安抚当代人狂热、浮躁的心态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心理体验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684名农民的实证调查表明,农民时农村基本生活保障的心理体验呈现出理性认知的匮乏性、权利意识的淡薄性、冲突应对方式的消极性、社会参与意识的缺失性、社会公平感的低落性等特征.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促进农民对农村基本生活保障的心理体验朝着更为积极和理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民事调解中提升公众社会责任感,一要以实现自我革新促成各方义务意识的提升,使纠纷各方能够在平衡己方和对方权责关系的基础上,作出道德性妥协;二要以当事人作主促成各方参与意识的提升,增强当事各方和相关方在调解中的参与性;三要以精心设计的调解程序促成各方规则意识的提升,使纠纷各方能够在规则范围内承担权责;四要以适当的调解策略促成各方理性对话与妥协意识的提升,帮助各方理性对话、和平沟通并保持和改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梁明 《瞭望》2004,(25)
日本作为一个对历史缺乏反省意识,对现实缺少负责态度的国家,将“先发制人”尊为战略思想,正无休止地发展军事力量和扩展军事势力范围,废止和平宪法不过是刚刚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