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我国暴力犯罪的数量不断增多,在对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同时,也给矫治工作带来了困难。监内在押犯中暴力型罪犯所占的比例目趋加大,已成为监狱改造中的突出问题。对暴力型罪犯进行心理矫治,应结合其在服刑期间的心理特点,采取适宜的心理矫治模式;在监狱改造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充分发挥暴力犯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主动的改造;并且将心理矫治与犯罪习性矫治结合起来,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引导,消除其主观恶性,促使罪犯重新社会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罪犯心理矫治成为适应新形势的一个重要改造手段。我国暴力犯罪的数量不断增多,在给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的同时,也给矫治工作带来了困难.监内在押犯中暴力型罪犯所占的比例日趋加大,已成为监狱改造中的突出问题.对暴力型罪犯进行心理矫治,应结合其在服刑期间的心理特点,采取适宜的心理矫治模式:在监狱改造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充分发挥暴力犯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主动的改造;并且将心理矫治与犯罪习性矫治进行有机结合,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引导,消除其主观恶性,促使罪犯重新社会化。  相似文献   

3.
罪犯心理社会化是指在矫治罪犯犯罪心理的同时,充分保护、发展罪犯的正常心理,以适应将来罪犯回归社会的需要。罪犯在改造中心理发展常出现两个突出问题,即原有的犯罪心理未能得到有效矫治;原有正常心理逐渐缺损变性。促进罪犯心理社会化的思路是:1.更新行刑理念,科学文明执法;2.成立专门机构,组建专家队伍;3.拓展监狱分类,创新刑罚方式;4.模拟社会环境,力求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与其他刑事犯罪的心理相比,贪污、受贿犯罪心理浅层次表现为复杂化,深层次表现为顽固化,难以改造与矫治。改造贪污、受贿罪犯,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周勇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1):143-143
一般认为,罪犯心理矫治是指我国监狱应用心理学的原理、知识、技术和方法,通过心理测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干预等措施,调节罪犯情绪,矫正其不正当的认知方式,消除其不良心理,完善其人格,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所有活动的总称。根据这一定义,罪犯的思想转化和行为转变等,显然不包括在罪犯心理矫治的外延之内,而是属于传统的改造手段如教育改造、劳动改造和狱政管理的范畴。司法部颁发的《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基本上也是采用这一定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监狱开展心理矫治工作,运用心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罪犯开展心理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预测等一系列活动,帮助他们消除不良心理及其他心理障碍,维护和恢复心理健康,增强生活的适应性,促进改造目标的实现,是新时期我国监狱工作科学化发展的需要。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罪犯心理矫治是监狱工作的需要,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科发展的趋势。笔者从心理矫治的概念出发,对心理矫治的各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心理矫治各个环节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多学科交叉的“计算心理学”概念。  相似文献   

7.
轻刑罪犯整体上罪责感淡化,悔罪意识淡薄,罪恶感消失,改造难度大,矫治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监狱民警在教育改造罪犯、矫正其犯罪恶习的过程中,应针对轻刑罪犯罪责感淡薄的问题,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正确评定罪犯的罪责感,合理利用罪犯罪责感的认知点,强亿心理矫治工作,注重人性化教育,提升矫治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罪犯心理矫治给“三大改造手段”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改造罪犯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独特的改造功能是传统“三大改造手段”不能替代的。罪犯心理矫治与“三大改造手段”改造罪犯的角度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将罪犯改造好。在改造罪犯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贯穿在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的过程中。罪犯心理矫治与“三大改造手段”,协调一致,整合运用,能提高改造罪犯工作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实践表明未成年人犯罪应以预防为主,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在法律保障的前提下,在净化各方面环境的同时,充分认识未成年人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及其危害,以矫治和消除不良心理为重点,从"心"抓起,防患于未然,促进未成年人健康人格的形成,加强其适应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流动人口犯群体大,社会危害性严重,犯罪构成特点、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突出。刑罚执行机关可充分利用各种改造手段。对流动人口犯集中管理,开展有针对性地教育改造、心理矫治、行为矫正和技能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改造质量,有效预防流动人口再犯罪。  相似文献   

11.
心理咨询是基层监狱对罪犯常用的一种心理矫治手段,是指监狱干警(通常是专业人员或经过专门训练的矫正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方法和技术,通过与罪犯中的来访者交往,对其在服刑改造过程中发生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启发和教育,帮助其消除障碍、重塑自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对犯罪人的心理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心理学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涉及刑事侦察、审讯、审判与监狱管理、犯罪人的近期远期改造等全方位的活动中。也与社会大环境的一般预防体系相联系;刑事司法心理学通过对犯罪人的心理评估、矫治(心理动力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的策略)可以对犯罪人发挥管理与改造的特定效果,并在犯罪的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中,以犯罪主体的视角产生心理预防与回归社会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全国违法犯罪心理及其矫治学术研讨会召开1999年5月24至27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犯罪与矫治心理学研究、教学及实践部门的同志103人,欢聚在充满着朝气的古城湖北襄樊,隆重地举行了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犯罪与矫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第二次学术会议──全国违法犯罪心理及其矫治学术研讨会。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康树华教授发来了贺信。罗大华教授在开幕式上作了发言。大家针对当前违法犯罪心理、罪犯心理诊断及矫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尤其是监狱、劳教系统的同志,…  相似文献   

14.
谈罪犯抗拒改造心理及矫治对策杨恩亮从近年来全国情况看,刑释人员重新犯罪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提高改造质量,强化对罪犯抗拒改造心理探讨与矫治,已成为罪犯改造职能部门新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一、罪犯抗拒改造心理形成剖析罪犯抗拒改造心理是指经人民法院判刑、投入监...  相似文献   

15.
心理矫治在我国主要运用于刑罚执行程序中,在监狱等刑罚执行场所对罪犯进行心理疏导和矫治,对使罪犯重新回归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其他诉讼程序中尚未提及;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侦查程序中针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殊性运用心理矫治措施,不仅能维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身心健康,也能促使案件的侦破工作和其他诉讼程序顺利进行,从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罪犯心理矫治作为管理和解决犯罪问题的方法之一,其发展经历了一个兴起、衰落和复苏的过程。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出现了罪犯心理矫治的复苏,而将心理治疗重新纳入刑事司法体系的原因是于罪犯心理治疗效果的无分析研究。未来心理矫治的发展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探讨“什么有效”上,放在对从业者的培训上,并且有可能成为刑事一体化、协同化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指出:颂防未成年犯罪应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的对策。所以,应不断改善社会风气,消除各种消极影响,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环境犯罪是近现代社会伴随经济高度发展所产生的一类新型犯罪,目前,由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如何矫正和改造环境犯罪被判刑人也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针对环境犯罪被判刑人具有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贪财图利的特点,对环境犯罪被判刑入的矫正应当采取强化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增强刑罚有效性的措施,另外,还应遵循惩罚与教育并重、行为矫正与心理矫治并重和引导与警戒并重的矫正策略。  相似文献   

19.
研究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发展趋向,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必须从两方面着手:第一,回顾发展历程,分析现状及问题,从而发展趋向;第二,提出措施,促使解决问题,思考问题解决后出现的情景。基于此,本文就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发展趋向作以下思考。 一、罪犯心理理矫治工作的回顾 我国罪犯心理矫治工作是伴随着我国心理学事业的复兴而逐步发展起来的。1989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监管工作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要重视罪犯的心理,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和心理矫治工作。 从政府角度讲,我国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得到应有重视的标志有…  相似文献   

20.
论情感矫治罪犯的方法罗伟民,潘晓明情感矫治,是指监狱为改造罪犯,借助情感手段,通过情感交流的方式,与罪犯在情感上建立沟通和相容,进而激发、鼓舞罪犯处于抑制状态的良性情感,促使罪犯产生向上动机的改造措施。情感矫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造罪犯措施,对于罪犯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