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兴刚 《法制博览》2024,(2):99-101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现代金融监管体系。随着我国检察机关“四大检察”职能的确立,检察机关参与现代金融监管,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推进金融检察专业化是检察机关参与现代金融监管的一条有效路径,具体包括形成金融检察业务范围、设置金融检察组织机构、打造金融检察人才队伍、构建金融检察工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美国金融改革法案虽然已过去两年,但是它对全球乃至中国所引起的示范效应才刚刚开始。伴随着中国经济放缓和股市楼市的持续低迷,投资渠道也被大大减少。而这个时期恰恰是证券产品及其衍生品繁荣的好时期,因为金融产品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实体经济供给不足的结果。本文拟在通过对美国金融改革法案的研究旨在发掘适合现今国内金融发展的监管制度,并做出相应的立法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颖 《法制博览》2013,(5):118-120
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综合经营和跨业经营的产物,这种共同所有权下的公司群体的新型企业组织结构具备诸多竞争优势。而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是实现其协同效应及降低经营成本的重要手段,但关联交易同时也增大了整个集团的风险。如何规避由此引发的风险,如何从内部控制及外部监管两方面入手应对风险隐患,本文拟作出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资本主义金融化进程使中东欧国家陷入依附型金融化困境.由于国内转型战略与加入欧盟的相互影响,中东欧国家形成了维谢格拉德国家的依附型出口拉动模式和波罗的海国家的依附型贷款拉动模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东欧国家试图通过去金融化和金融抑制改变其依附型金融地位.不同国家的去金融化程度有所差异,以匈牙利为代表的维谢格拉德国家偏重部门税和公司国有化,以拉脱维亚为代表的波罗的海国家坚持紧缩和内部贬值策略.总体上,这些国家只是改变了 一些经济机构,而没有从根本上挑战潜在的增长模式.长期来看,去金融化可能会减少中东欧国家生产性行业中的外国直接投资,金融民族主义既难以同全球金融资本相对抗,也无法摆脱其自身的依附地位.  相似文献   

5.
金融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和方向,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金融研究已形成较为明确的研究内涵和边界。但是,由于其诞生和发展植根于国际关系学学科体系之下,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金融研究议程在解释国际政治经济变化及其所导致的国家间关系和国内政策调整上仍存在局限,尤其是对国内政治和比较政治层面的金融活动和政策关注不足。作为研究方向和研究议程,“金融政治学”在国际政治经济学金融研究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地囊括和融合国内政治、比较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金融议题,尝试对政治和金融的关系进行更加系统的探索。在国际秩序变革期和地缘政治博弈回归的背景下,中国的金融政治学核心议题至少包括五方面内容:支撑中国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最匹配金融体制,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最佳系统性策略,提升中国国际金融权力的最稳妥金融方略,应对大国金融博弈和国际金融制裁的最有效手段,推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和国际金融秩序有序变革的最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上海在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银行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是重中之重。面对银行业中出现的各类违规现象,银行业对于既懂得金融知识,又懂得金融法律知识的人才是非常需求和紧缺的。因此高校金融专业在培养人才不仅需要给予其金融知识,和金融银行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也需要给予。因此高校在设置金融专业课程时,需要设计相关的银行法课程,帮助学生掌握金融法律知识,面对以后的就业挑战。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银行业的发展机遇时,银行业对于金融法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对高校金融专业银行法课程设置以及相关的教学手段都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张智 《法制博览》2023,(22):94-96
信托行业是我国多元化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托业务与消费金融的进一步融合,我国的消费金融信托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解决了消费金融信托业务快速发展存在的资金需求问题。然而,相应也暴露出消费金融信托风控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为此,本文深入全面地剖析消费金融信托业务融合中的风险,探讨消费金融与信托业务融合的风险管控策略,针对性提出有效加强对消费金融信托业务的风险识别分析和管控,能够提升消费金融信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网络金融犯罪现象也频频发生,逐渐的威胁到了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并成为当前威胁金融安全的重要因素。从目前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各类网上汇款、支付等服务被广泛的应用,这使得人们在享受到了网络带来的便利性的同时也需要就网络的安全性进行深思。因此,本文从当前网络金融犯罪的类型出发,就提高网络安全性的防控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金融消费已经愈加融入到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各国对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的关注。金融消费者在进行金融消费享受便利的同时,其合法权益同时也面临着现实或潜在的侵害。金融消费者的信息秘密与安全权正是基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金融信息而产生的权利。主要从金融消费者的概念、金融消费者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切入,从而探讨其中的一项重要的权利,即金融消费者的信息秘密与安全权。  相似文献   

10.
张鲲 《南风窗》2014,(20):50-52
金融改革必须是全局性的改革和纵深的改革,金融要素必须在全国市场内自由流动,而改革也有赖于产权确权、破产制度构建等实体层面的深层变革。  相似文献   

11.
冯艳 《法制博览》2021,(3):28-2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改革也在不断深化,银行业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一直在整个金融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等开始进入到金融市场,这些企业在不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相应的金融风险.本文通过简析金融犯罪和银行业风险,探讨金融犯罪与银行业风险之间...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我国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未形成良性互动、相互衔接、功能互补的模式,不利于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通过域外金融ADR机制的对比,我国应建立独立的覆盖整个金融行业的第三方纠纷解决机构。一方面完善金融机构内部纠纷处理机制的前置程序,另一方面在外部程序上实行"调解/裁决"的模式,实现具有统合化、层次性的金融ADR机制的本土化路径。  相似文献   

13.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充分认识这些成就和不足,对于农村合作金融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林敏 《法制博览》2023,(20):73-75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带给广大投资者新的发展契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借助于现代互联网技术可以突破传统金融市场的空间限制和时间限制,为金融市场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时间较短,在法律层面上并没有较为明确的界定。因此需要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概念、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法律风险,并结合互联网金融特有的特点提出解决策略,从而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表明了美国金融霸权的衰落。这是美国经济霸权的危机,也是美国大力推行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即新自由主义的危机。这场经济危机显示出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特点,即金融产业脱离实体经济片面畸形发展,全球经济过分金融化,因而被称作“全球金融市场资本主义”。目前经济危机还在持续,与此同时,世界政治也开始进入一个动荡不安的高风险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6.
高竞 《南风窗》2014,(6):64-67
<正>进入2014年,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家超级互联网公司掀起的战火,终于开始波及金融业了。火热的支付宝们似乎一下子将亿万用户带入了互联网金融新时代,就连始终高高在上的传统大银行也开始坐不住了,各种各样惠及消费者的金融产品纷至沓来。这场由互联网挑起的金融战争才刚刚开始,它带给人们的也绝不仅只是收益更高、风险更低、使用更便捷的各类理财产品,更让人们看到,一旦破除垄断并注入新的技术变量,金融业的变革便开启了一片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7.
朱磊 《台湾研究》2013,(3):19-23,29
近年来,两岸金融合作在两岸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中国大陆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增强、人民币跨境使用势头强劲的背景下得到较快速发展,进入2013年更是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进展。两岸金融合作步伐加快,既是两岸金融主管部门共同努力沟通协商的结果,也符合台湾方面金融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有利于台湾建设以人民币离岸中心为重要内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8.
自1997年刑法典颁布,金融诈骗罪独立于诈骗罪规定于《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五节,此类罪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持直接故意心态,但对于"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否为金融诈骗罪共有的主观责任要素,引起了学界的争议。通说认为,金融诈骗罪之成立,主观责任要素"非法占有目的"不可或缺,否则即使存在外在的欺诈行为,无非法占有目的也不能成立金融诈骗罪。相反,有学者认为对刑法明文未规定"非法占有目的"的金融诈骗犯罪强行将其解释为必备要件,实则是对罪刑法定原则的违背。因此,有必要对"非法占有目的"进行解构,对金融诈骗类犯罪进行本质分析,进而明确"非法占有目的"在金融诈骗罪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19.
世界充其量只能是"次优"而不是"最优"的。IMF承认了金融全球化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和对经济有害的货币波动,也即承认了金融全球化是破坏性的这一现实。IMF批准了资本管制,从此以后,使用税收和其他手段限制跨境金融流的做法将成为合法。不久前,IMF还在大力敦促各国——不论穷富——对外国金融开放。如今,IMF承认了金融全球化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和对经济有害的货币波动,也即承认了金融全球化是破坏性的这一现实。在这里,我们还面临另一场从未结束的与资本管制的爱恨纠结。在1914年之前的古典金本位下,自有资本流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两次  相似文献   

20.
金融化是指全球金融利益主导着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金融部门和实体部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金融化是三个彼此不同又相互联系的过程,共同推动了当代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弹性劳动机制的角度分析,这些变化带来的风险最终仍将由劳动者承担。政府一方面放松金融管制,另一方面却通过弹性劳动机制加强对劳动力的管制。弹性劳动机制使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流入金融部门,如果没有弹性劳动机制,全球金融及其运行网络就无法维持。全球金融资本主义试图借助全球化和金融化发展壮大,而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和金融化过程中,必然衍生全球危机。因此,当务之急是寻求一种有利于劳动者的劳动制度,以对抗金融化和新自由主义全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