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茶花赋》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文章借咏叹春日茶花之美和用汗水栽培出绝色好花的能工巧匠,热烈地赞颂了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的崭新面貌和整月整年劳心劳力建设祖国美化生活的人民。全文虽只有1400多字,却叫人分明地感觉到作者爱国赤心的搏动,强烈地感受到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满足。它是一曲热爱、赞美社会主义祖国的颂歌,一首情文并茂的好诗。  相似文献   

2.
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持续健康全面地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就一定要坚定地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这是我国的最大国情,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立足点。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本身也包含着从内蒙古自治区的特殊区情出发,这二者是统一的,不可把它们割裂开来。内蒙古自治区是祖国大家庭的一部分,因此,社会主义祖国的一切基本原则我们都是应该毫不含糊地坚持的。这是一种统一性。然而内蒙古自治区又是一个边疆少数民展地【,由于历史的原因,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政…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犯罪问题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犯罪问题透视任柏榴一、当前青少年犯罪问题突出,成为社会的"跨世纪忧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跨世纪的接班人。培养、教育和管理好青少年一代,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各地各部门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  相似文献   

4.
陈远平 《新湘评论》2012,(18):27-28
文物是我们国家悠久历史的鉴证,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赖以延续传承的重要载体。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发展好祖国文物,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湖南是文物大省,特别是革命文物大省。文物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推进文物资源大保护、大利用,是湖南文物保护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陈远平 《学习导报》2012,(18):27-28
文物是我们国家悠久历史的鉴证,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赖以延续传承的重要载体。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发展好祖国文物,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湖南是文物大省,特别是革命文物大省。文物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推进文物资源大保护、大利用,是湖南文物保护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意志品质赋予了新的内涵。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教育好他们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评价或效仿的内容,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学生,  相似文献   

7.
《求是》1999,(21)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高度概括了新中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地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经济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康庄大道的真理;科学地描绘了我们伟大祖国无限宽阔的灿烂前景,充分表达了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谱写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并必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维护祖国安全的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讲话》庄…  相似文献   

8.
民族宣传要强化爱国主义观念一、要加强民族政策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宣传教育。我国在民族工作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要广泛、持久地进行宣传教育。二、要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热爱多民族的社会主义祖国,是每一个公民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要使各族入...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里,昔日当牛做马的人们,做了新社会的主人。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强起来了。好一个艳阳天,中华合家欢,56个民族啊,人美歌儿甜。好一个艳阳天,960万平方公里山河,处处是笑脸。  相似文献   

10.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毛主席在很久以前就勉励少年儿童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希望“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新主人。”培养教育好新的一代,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一项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新世纪之初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样明确地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提并论,并把它上升到治国方略的战略地位,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道出了人民的心声,对我们这些思想理论工作者来说,也是极大的鼓舞! 在中国,“‘以德治国”的主张古已有之。江总书记的新论断,无疑是依据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和新经验,汲取祖国优秀的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2.
《求是》2002,(19)
金风送爽,果实飘香。正当全国人民满怀豪情期待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53周年华诞。在这喜庆而庄严的时刻,我们衷心地祝福祖国,愿她永远繁荣富强,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53年,在奔流不息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而我们伟大的祖国,却一日千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53年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华大地不断完善。经过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不懈探索,我们成功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泱泱华夏…  相似文献   

13.
语丝     
《当代党员》2014,(6):2-2
这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山美水美,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尤其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五大功能区域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有许多好经验、好做法,为传媒界提供了宝贵的新闻素材。我们将通过真实、鲜活的报道,讲述令人心动的“重庆故事”,并通过重庆这扇窗口向全世界展现祖国改革开放的新成就。  相似文献   

14.
肖如恩  程样国 《求实》2017,(6):13-20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重要的政治任务,又是重大的理论课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式多样,关键在于诠释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善、美。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乎规律性的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乎目的性的要求;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乎艺术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新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要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在全社会树立文化主体意识: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爱国思想体系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探讨其思想体系和时代特征,对于学好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对于完整、准确地宣传邓小平爱国思想,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的凝聚功能,实现中华民族腾飞,具有重要的作用。邓小平同志对爱国主义有一个经典的论述,即"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惑,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实际上,这句话最精辟地概括了邓小平爱国思想体系和时代特征。(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这是爱国任务上的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爱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新世纪的栋梁,是我国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和教育好青少年,保护其  相似文献   

18.
《求是》1999,(20)
在建国五十周年的大喜日子里,全国人民回顾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目睹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爱国主义热情空前高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我们一定要把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把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引导好、发挥好、保护好,转化成有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物质力量,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党的十五大确定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主题,号召全党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抓住…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理论,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认真学习这一理论,对于我们明确军队在新时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维护祖国的安全与统一,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人民军队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铜铁长拉。人民军队从建军那天起,就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解放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为己任。今天,在新的形势下,人民军队这一宗旨始终没改变,仍肩负着维护国家独立、统一和安全,防止帝国主义和西方…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专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参与者。邓小平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中专生学好邓小平理论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为了使中专生也能学好邓小平理论,掌握其理论精髓,应将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渗透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以使祖国的未来更好地掌握这一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