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茶陵男子     
巍巍云阳,峰连七二,赋予了茶陵男子博大的胸怀;悠悠水,九曲回环,孕育了茶陵男子纯朴的性灵。翻开历史的竹简,茶陵男子心忧天下,自强不息,光照千秋。舒展生命的画卷,茶陵男子阳刚劲美,正气凛然.风采熠人:敞开心灵的扉页,茶陵男子率真耿直,勤奋踏实.厚道善良,闪耀着特有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
罗政 《新湘评论》2005,(8):60-61
茶陵.因地处茶山之阴.古名茶乡.也因炎帝神农氏崩葬于境内而得名“茶陵”。在中国的现代史中.茶陵给人们的记忆.不是茶陵的定义.而是革命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茶陵是井冈山根据地6县之一。早在井冈山根据地创建之初,毛泽东就与茶陵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1927年10月,当时的毛委员率秋收起义部队进驻井冈山,随即指示部队攻打茶陵县城。21日,团党代表宛希先率一营攻进茶陵城,砸开敌监狱,救出了80余名在押的工农运动骨干,并沿途张贴革命标语和以湖南工人领袖郭亮名义发布的布告,使茶陵人民深受鼓舞。一时间,茶陵大地在“共产党还在”,“革命军还在”,“郭亮还在”的传扬声中,革命活动频频兴起。潜伏在潭湾、东岭、西岭等山区的茶陵游击队,在陈韶、谭思聪等带领下,走出深…  相似文献   

4.
胡涤非 《湘潮》2010,(7):46-46
毛泽东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江西省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和湖南省的酃县(今炎陵)、茶陵6县。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茶陵拥有三个“第一”。  相似文献   

5.
胡涤非在茶陵这块红土地上辛勤耕耘了十几年,成绩斐然。1991年7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授予他“全国党史部门先进工作者”称号。1995年12月,他又被株洲市委、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成为湖南省第一位受此殊荣的党史工作者。《当代湘籍著作家大辞典》中,他的名字赫然在列。人们称赞他是“党史工作者的骄傲”。矢志不渝开弓没有回头箭胡涤非是“半路出家”从事党史征集编研工作的。那是1979年8月,老红军傅秋涛来茶陵视察J作。他原打算在茶陵呆些时日,可当他在茶陵烈士公园转了一圈,目睹建筑雄伟的“茶陵展览馆”没有展品…  相似文献   

6.
《党史天地》2007,(8):17-18
宛希先向毛泽东报告陈浩投敌 毛泽东执行军纪 毛泽东从罗荣桓送来的报告上,看到李宗仁和唐生智罢兵言和,立即感到茶陵危在旦夕,得马上赶到茶陵去。而且他从宛希先的几次来信中了解到陈浩、徐恕等的不良倾向,深为忧虑,想趁湖南军阀回师茶陵前,赶到部队解决一下。  相似文献   

7.
陈安国 《学习导报》2010,(13):47-49
茶陵派是明代中叶一个著名的文学流派。茶陵这样一个不大的地方之所以成为一个著名文学流派的发祥地,就是因为该派的代表人物李东阳是湖南茶陵人。李东阳与茶陵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8.
陈安国 《新湘评论》2010,(13):47-49
茶陵派是明代中叶一个著名的文学流派。茶陵这样一个不大的地方之所以成为一个著名文学流派的发祥地,就是因为该派的代表人物李东阳是湖南茶陵人。李东阳与茶陵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9.
加快转型升级,是新时期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茶陵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打造茶陵发展升级版,建成湘赣边界中心县”鹊目标,关键在广大干部,重点是提升“四力”。  相似文献   

10.
茶陵城是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后攻占的第一座县城。毛泽东在茶陵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在茶陵湖口挫败陈皓一伙的叛变阴谋,挽救了年幼的工农革命军;并总结工农革命军在茶陵的实践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对人民军队建设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16,(2)
正人们常说茶陵美,美在炎帝的传说里,陆羽的《茶经》里,谭延闿的湘菜里,宋祖英的歌声里……本文所揭示的茶陵美,则美在毛主席的感叹里:"茶陵人民很勇敢,很有办法,很会打仗,茶陵牛嘛!"为什么毛主席如此推崇和赞美"茶陵牛"呢?因为他对这片土地有特别厚重的情感,所以在1965年5月重上井冈山途经茶陵时,还特意在县委办公室支起一张硬板床,十分眷念地住了一个晚上。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主席多次来茶陵,并到过洣水河畔矗立那尊"南浦铁犀"的地方。"南浦铁犀"昂首、挺胸、奋蹄,给毛主席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后,计划建设和发展根据地的第一步就是占领茶陵县城。 1927年10月中旬,毛泽东指示前委委员、工农革命军第1团党代表宛希先率1营2连、3连经安仁打茶陵。  相似文献   

13.
茶陵,是我热爱的故乡。我出生在北京,从孩提时代到高中毕业一直在北京生活、学习。至今40年的军旅生活有25年在北京度过。我的父亲段苏权在茶陵出生、成长,14岁时任共青团茶陵县委书记,由此踏上革命道路。我一直梦想着能有一天回到家乡茶陵寻根问祖,这个梦想直到前几年才实现。第一次回茶陵,是2005年5月23日,我带部队到茶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后,计划建设和发展根据地的第一步就是占领茶陵县城。 1927年10月中旬,毛泽东指示前委委员、工农革命军第1团党代表宛希先率1营2连、3连经安仁打茶陵。  相似文献   

15.
茶陵地处湘东边陲、罗霄山脉西段,是井冈山西通向湖南的门户和屏障。当年,茶陵曾留下伟人毛泽东的光辉足迹。数十年过去了,茶陵人民时常忆起毛泽东与茶陵结下的一段段往事。 1 1927年11月,根据毛泽东的战略部署,工农革命军第二次发兵攻克茶陵城。毛泽东因脚伤未愈,只是在大陇向部队作了战前动员,没能随军进城。18日,工农革命军第一团一营在团长陈皓和党代表宛希先率领下,经过一番鏖战,终于攻克了茶陵城。这是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之后攻下的第一座县城。赶跑原县长之后, 由部队派谭梓生同志当县长。这个新县长还按旧的一套搞,  相似文献   

16.
茶陵,因地处茶山之阴,古名茶乡,也因炎帝神农氏崩葬于境内而得名“茶陵”。在中国的现代史中,茶陵给人们的记忆,不是茶陵的定义,而是革命的概念。在茶陵县城关镇前进村三角坪,我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苏维埃工农兵政府就在这里诞生。旧址原系南宋至清代的县(州)署衙,占地10521平方米,建筑面积3974平方米,1928年毁于战火。1927年11月,毛泽东乘国民党新军阀李宗仁对唐生智发动战争、江西敌军大部卷入和茶陵敌军调离之机,决定委托团长陈皓、一营党代表宛希先率领一营攻打茶陵。部队出发前,毛泽东亲自作动员讲话,要求部队沿途发动群众,打…  相似文献   

17.
彭新军 《湘潮》2018,(2):56-57
90年前,毛泽东在茶陵缔造了第一个县一级的红色政权机构——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坚持民主革命的崭新篇章。回顾我们党领导茶陵人民为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敢于牺牲、勇于奋斗的伟大历程,传承建政精神,可以更好地激发茶陵人民继往开来、砥砺奋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美好未来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实施文化提升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茶陵是一个文化名县,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具体体现在“红”“古”“绿”“奇”四个字上:“红”有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工农兵政府旧址、毛泽东在茶陵住室、湖口除奸遗址等红色革命资源;“古”有为镇河妖而铸造的充满传奇色彩的千年南浦铁犀,南宋古城,以及李东阳、谭延闿、“明清四大学士”、进士碑廊等历史名人文化遗产;“绿”有面积13万亩、有“绿色海洋”之称的云阳国家森林公园;“奇”有云阳山的奇峰异峡以及潞水溶洞、秦人古洞等。我们应着力发掘自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提升茶陵文化,彰显文化魅力,促进茶陵发展。  相似文献   

19.
阳启明 《湘潮》2013,(12):F0003-F0003
安仁县与茶陵、炎陵、攸县等县按壤,属湘赣边界地区。1926年8月,安仁县成立中共特别支部。八七会议前夕,中共安仁县委隶属湖南省委管辖的茶攸安酃特委。1927年10月,毛泽东派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团党代表宛希先率两个连攻克安仁、茶陵两县,联系安仁县委,扩充红色势力。  相似文献   

20.
茶陵是一个文化名县,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具体体现在“红”“古”“绿”“奇”四个字上。应着力发掘自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提升茶陵文化,彰显文化魅力,促进茶陵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