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民事侵权案件有时与行政机关有一定的联系.原告可能将行政机关与其他侵权的民事主体列为案件的共同被告.行政机关能否做此类民事案件共同被告成为争议的焦点之一.本文从一起民事案件切入,首先时我国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并存案件的审理程序进行梳理,然后就行政机关承担不作为侵权责任的前提条件、行政机关成为此类民事案件的共同被告的资格、《民事诉讼法》第121条的法律适用等相关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行政裁决及法律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裁决及法律救济肖泽晟对于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为民事权益纠纷当事人之外的第三者裁决民事纠纷之后,当事人不服行政裁决的,是否可以申请复议;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是按行政案件受理,还是按民事案件受理,抑或按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方式受理,目前无论...  相似文献   

3.
行政、民事关联诉讼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民事案件中 ,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案件有一定数量 ,并呈增长趋势。这一状况与现代社会行政权的扩张、行政法与民法相互渗透相关 ,也是我国社会进步、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如何理解和处理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相关联的案件 ,法律、司法解释规定尚不明确 ,而审判实践又亟须解决。本文就这方面问题作一探讨。一、行政、民事关联诉讼的表现形式行政、民事关联诉讼 ,是指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法律事实上互相联系 ,处理结果互为因果或互为前提条件的诉讼类型。主要表现形式 :(一)以行政争议为主 ,附带…  相似文献   

4.
2001年全国法院审理案件情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全国人民法院共受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执行案件,国家赔偿案件,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案件8704401件。审结案件8723593件。其中,刑事案件729958件,民事案件5076694件,行政案件121008件;国家赔偿案件6753件;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审结247585件;执结案件2541595件。2001年全国法院共收刑事、民事、行政一审、二审、审判监督案件5936368件,比上年同期上升0.3%。其中,刑事案件上升12.04%,民事案件下降1.54%,行政案件上升16.79%…  相似文献   

5.
与民事、刑事诉讼不同,行政诉讼遵循特定主管原则。人民法院在受理原告的起诉时,首先要判断争议是否属于行政争议,然后,才能决定是否作为行政案件受理。  一般情况下,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比较容易区分:私权争议以平等民事主体的人身、财产权益纠纷为内容,行政争议以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为焦点。由此,行政案件与民事案件在受案标准上较易判断。针对当事人提出的诉讼主张,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判定争议的性质,并决定是作为行政案件还是民事案件受理。  但在有些时候,提交到人民法院的争议的性质却较为模糊,往往要等到对争议的实体内容…  相似文献   

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许可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3条在行政法上确立了一个新的连带责任类型,即行政主体和私人共同承担连带责任。行政法上的连带责任应从行政主体之间的连带责任拓宽到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连带责任以及行政民事连带责任,应从行政许可与行政赔偿领域拓宽到行政处罚等其它领域。行政法上连带责任的实现有赖于建立或重构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诉讼第三人制度,建立行政案件与民事案件的合并审理机制。行政主体在承担责任后要向作为连带责任人的第三人追偿,则有赖于建立"官告民"的行政诉讼机制,否则只能通过民事诉讼机制去追偿。  相似文献   

7.
正确区分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对当前审判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正确区分,才能分清案件的性质,不至于把行政案件当作民事案件或把民事案件当作行政案件,才能正确适用诉讼程序法,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关于这两种诉讼的区别,木文试图从以下几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诉讼的构成条件不同。行政诉讼因行政法所调整的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这一范围内所产生的纠纷而引起。它是原告对特定的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处理决定不服,以行政机  相似文献   

8.
行政案件,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一方当事人的争议案件。根据我国目前有关的法律规定,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的程序。但是,行政案件与民事案件相比,无论是在案件的起因、争议标的上,还是在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上,都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就决定了民事诉讼程序不完全适用于解决行政案件,因而客观上需要采取一些不同于民  相似文献   

9.
数据库     
《中国司法》2009,(6):57-57
2006年至2008年,全国法院共审结刑事、民事、行政各类再审案件130992件。其中,依法改判的刑事案件占同期刑事生效裁判的0.17%;依法改判的民事案件占同期民事生效裁判的0.25%;依法改判的行政案件占同期行政生效裁判的0.39。  相似文献   

10.
行政争议案件具有与民事争议案件不同的特征,以致在审理的原则、管辖方式及管辖依据、起诉的限制条件、行政司法审查、行政诉讼判决的效力及强制执行的形式、行政诉讼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倒置、人民陪审员的职权、审理程序中某些环节的特殊性这些方面都有许多与民事案件的审理不同的要求。因而有必要对行政诉讼以独立的程序法典加以规范,制定《行政诉讼法》。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在司法实践中,对有关权属争议等民事权益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成时,由行政机关处理,对处理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是民事案件,还是行政案件,往往认识不一。笔者认为,不服行政机关处理的是否是行政案件,主要应以行政案件的基本特征来加以区分、认定。原告李某,在上海市原有土地使用权的宅旁土地77平方米。1962年,上海某厂向李某租用该土地及地上搭建的披屋,月租金35元,租期3年,期满后  相似文献   

12.
1998年全国法院共收刑事、民事、经济纠纷、海事海商、行政一审、二审、审判监督案件5880759件,比上年同期上升277%。在各类案件中,行政案件上升907%,刑事案件上升875%,民事案件上升359%,经济纠纷案件下降142%。审结案件5...  相似文献   

13.
1999年全国法院共收刑事、民事、经济纠纷、海事海商、行政一审、二审、审判监督案件6229512件,比上年同期上升5.93%。其特点有:(一)从案件类别看,刑事案件上升幅度最大,其次是经济纠纷、民事、行政案件。刑事案件上升11.41%,经济纠纷案件上升5.64%,民事案件上升5.29%,行政案件上升3.1%。(二)从审级上看三审案件上升明显,审判监督案件其次。二审案件上升15.26%,审判监督案件上升10.12%,一审案件上升5.2%。(三)从案件审级的比例看,二审和审判监督案件所占比例有所增高,一审案件所占比例相对下滑。二审案件同比…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我院")在行政案件审理过程中经常涉及到民事行为的效力问题,同时由民事审判庭审理的民事案件也经常涉及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对于如何认定此类案件的性质,如何选择案件处理方式,立案法官、行政法官、民  相似文献   

15.
民事诉讼中行政附属问题的最显著特征是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的交织存在。这种交织常常会影响民事案件的正常审理。仅仅依靠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中任何一种诉讼程序都难以化解民事诉讼中对行政附属问题审理时的矛盾与冲突。我国可以建立民事附属行政诉讼制度,在民事案件的审查过程中对于关涉民事裁判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一并进行审理并做出裁决。这一制度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行政执法结束后,执法人员对行政相对人后续行为属何种性质的行为,在本案处理上司法实务中存在三种意见:是否属于行政附带侵权赔偿案件、是否应分为两个行政案件抑或属行政附带民事案件?本文从此深入阐述,并对精神损害赔偿及国家赔偿作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浅议行政机关的不作为·纪清胜·不作为行政案件,是指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和义务,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服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在行政诉讼中,不作为行政案件虽然为数不多,但严重地影响了人民和政府的关系;降低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给社会带来...  相似文献   

18.
对一宗商标行政案件的法律思考王振清1993年3月31日,山东省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向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诉国家商标局具体行政行为侵权,请求撤销该侵权行政行为,并保留要求行政侵权赔偿的权利。据该诉状称,国家商标局以(1993)商标字第14号文...  相似文献   

19.
一、著作权民事侵权案件的现状1、数量增多.案件新颖近10年来.我国的知识产权尤其是著作权侵权民事案件的数量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大所作的工作报告披露.2002年至2006年的5年间,我国各级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民事案件6万余件,同比1997年-2001年的前5年上升1.5倍。其中的著作权侵权案件占到40%.达2.5万件之多。  相似文献   

20.
根据行政诉讼法关于行政案件由被告负举证责任的规定,不履行法定职责案件的举证责任亦应由被告行政机关承担。正因这类案件具有申请人或请求人向行政机关主张权利、寻求保护的特点,所以这类案件中的被告行政机关应当向法庭举证的内容与其它行政诉讼案件有所不同。这类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