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安生活方式是延安精神在生活层面的表现,那种在极其艰苦的物质条件下乐观、进取的生活观念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活动,启示我们在衣食住行奔小康的同时谨防奢华无度,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警惕精神的空虚,在推进民主的进程中严防特权思想和作风。倡导并身体力行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对延安精神最好的继承和弘扬,也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政治智慧和精神力量,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时代要求.文中分析了延安精神与大学生价值观的耦合关系,讨论了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延安精神起到的积极作用,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的方式在A市5所大学1360名学生中进行调查,利用SPSS27.0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科学统计和归类梳理,分析延安精神融入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现状及问题,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个时期,理论界围绕延安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延安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延安精神与井冈山精神的关系、如何研究探讨延安精神等问题展开了讨论。现将主要观点概述如下: (一)延安精神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关于延安精神的内涵。多数人认为,延安精神是指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人民革命的斗争实践中逐步培育出的宝贵的精神文明成果,她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的革命战  相似文献   

4.
这里登载的四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延安精神进行了探讨。什么是延安精神?为什么延安精神在大学生中会成为继“毛泽东热”和“马列原著热”之后的又一个兴奋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对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健康成长有什么启示?等等。我们希望,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能进一步深入下去。本刊愿意继续为此提供版面。  相似文献   

5.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所进行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创新,产生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其伟大之处不仅是创造了历史的辉煌,还在于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延安精神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学习、弘扬延安精神要吃透和把握延安精神的本质,处理好历史经验与现实需要的关系,以史为鉴,服务现实。  相似文献   

6.
用延安精神立德树人 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法宝。挖掘当地人文资源,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求实创新,把宝贵的精神因素融入到鲜活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在课堂和实践教学中渗透延安精神;在课程设计上融入延安精神;在教育活动中营造延安精神育人氛围等举措,将延安精神与兴校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院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育工作有了很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延安精神与大生产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精神的产生和发展与大生产运动密切相关。延安精神是大生产运动的精神动力,并为其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在大生产运动中,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延安整风精神提高了党指挥大生产运动的能力;延安精神不仅促进了大生产运动的发展,而且在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必然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育出来的。延安精神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形成和发展的,但中国传统文化对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同样有着深刻的影响。它们之间是继承与批判的关系,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汇流。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延安精神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论述了延安精神的历史意义、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与实践要求等问题,是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遵循。习近平关于延安精神的重要论述,系统总结党的奋斗经验,深入思考党建理论问题,具有鲜明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深刻阐释了为延安精神精准定位和弘扬延安精神的方向、方法等问题,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深化对党的建设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知,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正确理解与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0.
延安精神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所形成的革命精神,其有着鲜明的传承性和时代性。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其具有文明创新性,能在社会、政治变迁中依然被继承和发展;延安精神时代价值提升的关键是如何对延安精神进行文明创新,从而发挥这一革命精神的积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延安精神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内涵的形成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境界的与时俱进。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为弘扬延安精神提供了深厚的实践基础,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也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在当代。弘扬延安精神需要建立健全系统的选择路径和体制机制,要大力宣传延安精神,将弘扬延安精神贯彻到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过程中,并在实践中推动领导干部成为弘扬延安精神的典范,建立健全推进弘扬延安精神的制度和机制,增强弘扬延安精神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延安考察工作时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胡锦涛总书记的三个"集中体现",充分说明了延安精神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崇高的理想信念。延安精神是基于井冈山精神与长征精神基础之上对理想信念的升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儿女革命到底的决心与信念。延安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建设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是延安精神缔造者的和实践者,他在理论上概括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延安精神至今仍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历史上体现“三个代表”思想最充分的时期之一。所形成的延安精神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源头,而“三个代表”则是延安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江泽民同志关于“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题词就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与延安精神二者的统一。江泽民同志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所作出“三个代表”的精辟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对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创新,是全党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对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一、“三个代表”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纠正了“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  相似文献   

15.
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产生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都是中华民族崛起的精神支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应当为在陕民族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方法论指导。本文分析了在陕民族高校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约因素,同时依据延安精神提供方法论列举了加强在陕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延安精神学术讨论会最近在北京举行。100多名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同志围绕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现实意义这个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与会同志认为:(一)要把发扬延安精神放到当前的国际环境里进行研究。近几年,  相似文献   

17.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革命实践和精神积累,在延安时期培育和形成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崭新表现形式。感悟延安精神,探寻延安精神,对于今天的共产党人来说,就是为了弘扬延安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弘扬延安精神,就必须与这个时代主题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8.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弘扬延安精神与加强党性修养是内在统一的。新时期,弘扬延安精神,加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就是要坚持学习,不断提高思想理论修养;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就是要深刻内省,长期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律精神;就是要勇于实践,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锻炼自己。  相似文献   

19.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扬延安精神,6月9日,我院与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陕西日报社联合举办了“延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90年”理论研讨会。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孕育形成的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20.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进一步深化学习和研究延安精神,首先就要在把握延安精神的共性基础上,深入学习和研究延安精神的特殊性;其次要注意防止将延安精神神圣化、庸俗化和形式化的倾向。通过延安精神的学习和研究,对于增强思想教育实效性的启示是:挖掘本行业、本单位思想文化资源,构建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