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党保持先进形象的精神力量和思想保证,是党保持先进性的显著标志和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文化方向的选择和坚持是党的先进性的理论基础;中华民族新文化的重建和复兴是党的先进性的生动展现;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中国近现代中西文化论争的总结,对古今中外文化的辩证分析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包括新文化本质观和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为内容的新文化思想。这一科学的思想不仅指导当时中国新文化建设取得了胜利,而且对建设好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仍具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不仅是经济的增长,更是文化的繁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需要民族文化的复兴为支撑。文化立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望,也在大国崛起中的地位凸显。十八大报告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我们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q-国气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5·31”讲话中关于文化建没的论述非常重要,对于掌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进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江泽民同志提出.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化的复兴大业需要完成三个步骤和三个内容:复苏、创新与复兴。先是“复苏”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学思想并去掉其“家学”思想.二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完成中华文化的哲学和人学创新,最后才可能实现对世界新文化的中华贡献即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现状”讨论会观点综述孙琰为推动传统文化的研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前不久中共中小学校哲学教研部在京召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现状”讨论会。著名专家张岱年、任继愈、韩树英、辛冠洁、朱伯等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文化变革中,“五四”同“新文化”相伴而生,两者内涵丰富而深邃,本文着眼于整个近代文化变革,立足于“五四时期”的时代背景,从价值观、历史使命、发展方向等几个角度阐释“新文化”的内涵,以期展示“新文化”一词在整个中国文化近代化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尽相同的历史含义及其所具有的特殊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是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的一种独特的现代化模式,其五大特征深刻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富民”“中和”“天人合一”“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等价值理念。新征程上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需要在“两个结合”的基础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9.
两千多年前,年轻的汉武帝遍寻社会太平与发展之良方,董仲舒在应对武帝的策问时,提出了“复古更化”思想。在中国国力逐渐强大和现代化进程成效斐然的今天,伴随而来的是传统文化的严重缺失。“文化自觉”概念的提出为中国.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发展的路径。中华文化之自觉,必然呈现为复兴经典传统文化。中华文明之新生转进,需复华夏之本,重新创建中国乃至世界的社会啾宇。  相似文献   

10.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必须准确把握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基本内容、本质属性、实现路径和根本保障,充分认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信中华民族必将因自身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边屯文化是指迁徙屯居边疆民族地区的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在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繁荣边疆、保卫边疆历史进程中,形成以中原文化为核心,以边地区域文化为依托,融汇当地和周边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典型屯垦戍边实民文化特点的一种综合性文化现象。对于永胜县乃至云南来讲,必须充分认识到边屯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弘扬边屯文化有助于动员各族人民谱写好中国梦云南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文化兴衰关系民族存亡,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既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政治、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支撑,更是增强中国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是繁荣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近代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学习西方的组织制度和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 ,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现代化的过程 ,也逐步探索和建立了中国新文化的体系。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特殊的转型时期。这种转型,不是一维的,而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从本质上讲是正在走向一种全新的文化;新文化来自文化新人即转型人的自由的、自觉的创造。同时,也正是由于新文化的薰陶和养育,才会产生全新的转型人,这是一个互逆、互动的过程;转型人  相似文献   

14.
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讲话时首次提出"中国梦"这一概念,之后他多次对中国梦进行阐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鲜明提出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而要实现中国梦,就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立一种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就是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  相似文献   

15.
张闻天和毛泽东都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两人的新文化思想同中有异,在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容”、“新民主主义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以及“新文化发展中的若干规律”等问题的论述上,各有所长,互为补充。将两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深化对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整体认识,同时也为今天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张闻天对中华民族文化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念,对中华民族文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自信。在延安时期,张闻天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关于中国文化的出路,张闻天提出中心任务在于建构中华民族新文化;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他提倡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对于中国文化的作用,他主张文化应该为抗战服务。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是我们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柱。深刻理解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是深入理解文化自信丰富内涵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坚定“四个自信”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和"的内涵与民族复兴的"文明依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依托.在世界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中,我们要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的内涵,对中国传统文化扬其精华弃其糟粕,参与构建中华民族复兴的"文明依托",推进"文化复兴"的大工程,抵制文化的隔绝和霸权,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文化正发生巨大变化。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文化已形成传统与现代并存、多元文化同步发展、中西文化日益融合、文化观念动态发展的新格局。就其实质而论,文化的转型即价值体系的转型,新文化格局的奠定对青年的价值产生了极大影响。目前,多数人对传统价值观仍持认同态度,与此同时,对现代价值观也较具亲和倾向。文化的多元导致了青年生活观的多元,中西文化的交融又使其伦理现念发生变化,文化的动态发展还将导致青年价值的不断更新,从而进一步影响青年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论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指出文化建设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历史任务,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一项基本方针。90年代我国进入文化建设的新时代,以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在继承原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造,以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