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全球气候变暖将对人类的生活和生存产生危害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在其各种活动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航空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是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原因之一。〔1〕早在《京都议定书》签订之前,航空业就致力于减少航空排放,并且在过去的40年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2〕由于航空活动本身所  相似文献   

2.
七月上旬,一场打破历史记录的罕见高温席卷了北京,无独有偶,欧洲也同时遭遇了历史罕见的高温.在北半球处于水深火热的同时,南半球遭遇了极端的寒流气候,真可谓同一个地球,冰火两重天.  相似文献   

3.
论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森林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致力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各项举措中,森林因其自身所具有的调节气候功能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一系列国际法文件亦肯定了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生态地位和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4.
丁佩华 《检察风云》2012,(11):33-35
北极竞争趋向尖锐化的实质是,世界油气需求持续增长和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北极水面、洋底资源和北极水路运输利用的实际价值愈益显现,争取北极利益既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丽华 《法制与社会》2011,(12):176-177
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问题更主要地表现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恶化。在这样时代新背景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但是,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人们还存在认识误区,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将在对低碳经济的内涵、认识误区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不断加剧,《京都议定书》之后的气候变化国际应对机制尚未建立,而当前位于低洼地区的岛国已经面临被迫举国迁移的严重威胁,"气候难民"一词应运而生。但"气候难民"能否获得"公约难民"的资格和待遇,能否获得有关的救济和保护,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探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相应的法律路径。  相似文献   

7.
碳汇交易制度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晴 《法制与社会》2010,(22):113-114
碳汇交易制度是环境保护领域一项较新的制度,拥有之前排污权交易的经验和国际经济领域提供的便利条件。当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来临之时,碳汇交易制度作为解决气候问题的对策之一应运而生,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交易体系。本文试探讨碳汇交易制度的构成、其理论基础及其正、负面效应,从中探索该制度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法人》2023,(6):12-13
<正>全球变暖、大气污染、白色垃圾……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话题再次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9.
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防御"的升级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栖息地环境变化等因素,使得人类在北极地区遭遇北极熊的情形趋于普遍.一方面,鉴于熊类袭击人类的现实危险性;另一方面,基于相关国家都禁止使用枪支武器射击北极熊,且使用催泪瓦斯等方式驱离会对动物造成伤害,这就使得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安防技术来化解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与世界性资源、环境危机的到来,北极的战略价值日渐凸显。本文首先通过对北极地区价值的分析,解释了各国逐鹿北极的缘由,随后对当今各国要求北极地区主权的法理依据以及北极争端的解决模式进行了介绍,最后为我国参与北极治理提供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丹麦、挪威两国的能源产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鉴于能源安全以及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全球能源自由化的新趋势等情形的出现,世界许多国家重点开发再生能源,以期改变国内能源结构,实现从传统化石能源向再生能源利用的的转变。本报告采比较政策与比较法,宏观介绍两国再生能源政策,加以比较分析,寻求可供参考之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全球气候急剧变暖致北极地区的冰盖消融速度不断加快,北极国家为争夺北极地区资源、航运、军事、科研利益纷纷提出200海里外大陆架主权主张。本文以划界问题为切入点,对北极地区外大陆架制度进行分析、探讨,为和平解决北极地区外大陆架争端提供合理的法律构想。  相似文献   

13.
迎接低碳未来 过去一个世纪,气候变暖带来了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灾害的增加,疾病的流行,生物多样化的破坏越来越严重……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是气候变暖的最大受害者之一,但中国始终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相似文献   

14.
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京都议定书》)已正式生效。作为《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之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将会影响我国环境立法尤其是气候立法。本文从《京都议定书》的主要内容出发,提出用立法来应对气候变化以及议定书生效对我国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有的气候立法变化的体系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完善我国现有气候变化法律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梁晓菲 《法制与社会》2013,(13):297-298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是当前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缓气候变暖的一种高科技。世界各国在该技术领域的竞争已日益激烈。其中,通过法律手段促进其快速发展已成为各国科技立法中的主要内容。为此,中国应吸收各国在该技术发展中的立法经验,尽早出台相关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立法。  相似文献   

16.
浅析林业碳汇项目与碳汇交易市场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己经成为全世界的焦点。基于我国面临的减碳形势,需加速林业的发展,充分开展林业碳汇的建设工作。本文详述了我国目前CDM项目运行机制与相关法规政策,分析了相关法规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项目运行的立法建议和建设碳汇交易市场的构想,并探寻交易运行中法律制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引发众多生态灾难和社会问题,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正成为一股新的世界潮流。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低碳经济的目的。要把低碳经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大力推进低碳发展,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8.
律师业要为低碳经济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绪柏 《中国律师》2010,(10):49-50
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召开后,经济领域最热的名词当属低碳经济。在全球变暖、资源短缺、金融危机等多重背景下,一场能源变革悄然兴起。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清能源开发和发展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作为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业,为低碳经济服好务更是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9.
王蛟 《法制与社会》2012,(23):242+250
当今世界,中国的外交面临不少挑战.首先,中国在全球气候变暖等全球性气候问题突发的状况下,应如何应对来自西方各国的压力,推行自己的环保措施;其次,南北极、海洋问题仍是中国外交中的头等问题;再次,网络空间的国际立法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最后,中国应如何推进国际刑事合作,也是应当需要被认真对待的议题.本文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研究探讨中国所面临的这些来自各方的外交挑战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北极通航的航行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冰封的北极航道有望通航,引起了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北极航道在国际法上应定性为国际海峡。《海洋法公约》、国际海事公约以及沿岸国法都适用于北极航线,但三者的适用均需局部修正。我国应积极把握制定北极航行规则的主动权,与北极沿岸囯制定双边、多边条约,保障我国在北极航道的航行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