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磊 《检察风云》2023,(6):11-13
<正>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不断加速融合,传统的汽车世界正深度融入互联网,车、路、人的各类信息正通过车联网接入互联网空间,为构建未来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提供重要支撑。但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等新问题、新挑战随之而来,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治理工作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智能网联汽车的“快车道”近年来,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2.
赵新华 《法人》2024,(2):11-13
<正>智能网联汽车融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创新技术,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当前,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已从小范围测试验证转入技术快速发展、生态加速构建的新阶段。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进入快车道,中国当前存在的政策法规亟待加快完善,技术发展路径和商业化模式尚需探索,产业管理协同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中国汽车市场整体持续稳步增长,自主品牌占比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以无人驾驶为最终发展方向。下面通过具体分析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智能网联汽车的进步速度以及相关企业的机遇。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汽车产业整体稳步增长根据中汽协数据,中国汽车销量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2016年达2802.82万辆,同比增长9.5%,其中乘用车销量2437.7万辆,同比增长9.1%;商用车  相似文献   

4.
“数字交通”建设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网联汽车数据治理是“数字交通”建设的重要驱动力。面对智能网联汽车数据资源配置不合理、控制与访问权能失衡的问题,现有法律无法实现有效治理。契约自由持续强化汽车制造商的数据控制,竞争法无力解决系统性的数据访问诉求,个人信息可携权实施受阻,汽车数据的法律规范与技术支撑相互脱节。智能网联汽车数据的法律治理应当着力构建良好的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共享生态,合理权衡汽车制造商的数据控制利益与其他主体的数据访问利益、数据控制的私人利益与数据共享的公共利益,以安全价值为底线,以公平利用为目标,以有效治理为导向,对现有法律进行调整与创新,加速制定新的专门法规,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数据访控关系的重构,实现“数据访控”的理性平衡、利益共享、机会公平与高效治理。  相似文献   

5.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关于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建议》,建议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记者近日从工信部的答复中了解到,我国将推动充电接口相关标准尽快发布实施,适度超前部署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加快发布实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智能网联汽车,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智能,一个是网联。智能这方面就通过一些汽车的传感器、通过实现半自动驾驶到自动驾驶。所谓网联汽车,也就是如何把这些车用通信的技术去感知周围的数据,然后从通信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我对车联网网络架构的理解,它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车内网,第二个是车间网,第三是现有的移动的3G、4G网络,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现阶段的车联网。  相似文献   

7.
企业     
<正>千方科技:全球首条智能网联汽车潮汐试验道路在北京启动【本刊讯】9月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推动,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下称:创新中心)主导建设的"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宣布正式启动全球第一条智能网联汽车潮汐试验道路服务。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司副司长吴胜武,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委员姜广智,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王建分,以及北京市相关委办局领导、产业企业参加了启动仪式。创新中心是在北  相似文献   

8.
<正>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完善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当前,国内不少新兴产业颇具发展优势,无论在市场、产品、技术还是就业、效率等方面,皆有较大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9.
正基于机动车的增长量远远高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这一实际情况,形成了只能依托智能交通来缓解和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智能交通是将感知技术、通讯技术、网络互联技术、数据传输技术、大数据存储与计算技术、信息发布技术等有机整合到交通管理体系中的管理和控制系统,具备高效、准确、实时和智能等特性,是改变传统交通基础设施,提高智能交通服务水平,优化交通出行环境的最佳途径。本平台立足服务测试和演示智能汽车、网联通讯两大类关键技术,实现DSRC(专用短程通信)、WIFI、LTE-V(车联网专用通信)等全网络覆盖;通过道路、  相似文献   

10.
《检察风云》2022,(7):36-37
<正>信息通信业的快速发展为车联网产业带来创新机遇。通信技术从2G到5G的跨越,促使以汽车为核心的信息交换速度大幅提升。车联网的业务场景不断拓展,卫星定位、电子围栏、车辆防盗、导航应用、远程救援、OTA升级等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汽车的智能化与网联化发展为封闭生态系统引入竞争新势力。  相似文献   

11.
正在将来的智慧城市车联网中,汽车将变得智能化,甚至会具有感知和直觉。通过技术先进的自动驾驶平台,智能网联汽车将实现这类性能。自动化的直觉只需轻轻一瞥,您就可以了解到一个人的很多信息。比如您可以判断他是否已经疲惫、正在分心或是很匆忙,也可以看出他是下班回家还是去健身房。不必神探福尔摩斯附体,您就可以迅速凭直觉做出这些判断,因为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运作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黄小明 《检察风云》2022,(21):18-19
<正>我国自动驾驶相关立法虽起步较晚,但通过渐进式探索有了良好的开端,取得了初步成果。虽然有更多细则须进一步完善和落地,但对相关责任已经进行了明确划分。总体上,我国关于自动驾驶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等已进入快速制定和实施阶段。法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其中的“战略远景”中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的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汽车)在特定环境下的市场化应用,中国智能汽车的法规标准、产品监管体系等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3.
<正>视频监控技术在交通领域一直发挥巨大作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更是如同一扇可以透视世界万物的窗口。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数量开始激增,以致诸多交通安全与管理问题频出。在这日益强烈的需求下,如何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将车辆和道路联系起来系统地解决交通问题,成为智能交通的核心思想。智能交通通过将先进的智能监控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汽车电子标识、车联网、无人驾驶等技术发展迅猛,智能交通领域的"黑科技"令人目眩。无论是ETC、汽车电子标识还是车联网、无人驾驶,新一轮的科技创新正在深刻改变着传统的交通管理和出行方式,从而推动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RFID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不断加速,融合与迭代速度也明显加快。在交通领域,近年有两项技术可谓并驾齐驱:一个是ETC,一个是汽车电子标识(俗称"电子车牌)。ETC相对发展较早,汽车电子标识相对要晚一  相似文献   

15.
李韵石 《法人》2023,(10):17-19
<正>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慕尼黑国际车展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集中亮相优势产品,也让全球汽车行业见识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实力,许多外媒报道称:“此次慕尼黑车展属于中国新能源汽车。”采访中,多名业内人士向《法人》记者感叹,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慕尼黑国际车展上显示的实力只是冰山一角,而比亚迪、蔚来和小鹏等民营企业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程 《检察风云》2022,(22):74-75
<正>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2022年前9个月中国出口汽车211.7万辆,超越德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中国汽车出口量不断创下新高的背后,是中国汽车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海外车主对中国汽车品牌认可度的提高。中国汽车实现“弯道超车”二十年前,中国汽车行业与德国、日本等头部玩家差距巨大。据国际机动车制造商协会数据,2002年德国、日本的汽车出口数量均超百万辆,而同期我国汽车整车出口量仅有4.31万辆。  相似文献   

17.
正当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一个大众话题时,如何利用它从而进一步造福大众也成为各领域研究的新起点。汽车行业作为典型传统行业,在变革路上如何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并促进人工智能在汽车领域的产业化应用?例如,人工智能正在促成自动驾驶汽车时代的到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对无人驾驶汽车如何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度?这种信任的建立与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8.
贺小花 《刑警与科技》2013,(Z1):104-109
<正>车联网是物联网在汽车领域的一个细分应用,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向业务实质和纵深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未来信息通信、环保、节能、安全等发展的融合性技术,是未来智能交通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在家庭中的普及,我国汽车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而汽车行业的垄断行为尤其是在售后和配件方面的纵向垄断行为凸显出来.在上游供应商与下游经销商之间似乎弥漫着浓厚的战火硝烟.本文将从垄断的一般理论入手,试图阐述垄断及纵向垄断行为的理论知识.并且进一步论述汽车行业垄断行为的成因、现状并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驰  彭水明 《法人》2006,(10):60-63
在国有汽车企业和外资品牌的夹击下,缪雪中和他的吉奥公司像一个成长中的斗士,创造着民营汽车企业的另类生存模式有人说缪雪中很狂,言必称要把他所领导的吉奥公司建成全球范围内最大的皮卡生产基地。这也是我们的疑问:您凭什么狂?论资金,他决不敢与声言投资80亿做汽车的奥克斯相比;论学历,他高中都没毕业,17岁就成了学徒;论年龄,他只有34岁,许多人在这个年龄才刚刚开始或准备创业……但是,他有他的“优势”:他虽然年轻,却在汽车行业经验丰富,曾是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浙江吉利李书福的最得力干将;虽然资金少,但是他专注,一心一意,不但摈弃了与汽车无关的所有产业,即便在汽车行业,他也是专注于以SUV和皮卡为中心的农村市场,决不染指轿车市场;此外,他持久的韧性、内敛的激情,对市场的洞若观火,都是他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资本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