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人信息保护:一个值得关注的法律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两会期间,民盟中央提出建议:加快立法进程,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制定尽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计划(《法制日报》3月10日)。而在两年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成立课题组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历经两年的起草最终完稿,并呈交国务院信息管理办公室。如果在不久的将来,全国人大能择机出台我国的第一部个人信息保护法,这将会是我国法律生活中的一个大事件。那么.对于法律从业者和老百姓而言,我们有理由高度关注这一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议题。  相似文献   

2.
限制出境     
阴影下的“甜蜜”婚姻 柳莺是我的高中同学,聪明能干,长得非常漂亮,从读书那会儿就是班里男生暗恋的对象。一次,高中同学聚会,我一眼就从人群中认出了她,还是那么漂亮优雅,俨然一个知识女性。在简单寒喧几句后,我得知她后来考入了上海某名牌大学,毕业后也顺利地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后来,从其他同学的口里得知,柳莺的先生是个台湾人,是柳莺所在公司的客户。  相似文献   

3.
韩松 《法治纵横》2011,(4):62-63
对于巨额财富的海外转移话题,富豪们向来避而不谈。在众多的财富海外转移过程中,透过地下钱庄“洗钱”出境是一种极为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圣诞一过,整个欧洲大陆又从欢腾热烈的顶峰回到了平静淡雅之中。只是波罗的海上空吹来的劲风。仍然不顾一切地把一大片一大片的雪花撒向波兰平原。 夜,漫长而寒冷。当人们都尽情地在房间里享受着暖气带来的温馨时,一个中年男子裹着那件苏制粗呢黑大衣,踏着积雪,向华沙东火  相似文献   

5.
《司法业务文选》2012,(26):3-21
1.2012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2.2012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7号公布3.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第三章外国  相似文献   

6.
1984年,法国人菲隆从阿尔卑斯山上飞翔而下,此后,滑翔伞这项运动迅速流行开来。  相似文献   

7.
个人信息能否识别出我是谁个人信息能否识别出我是谁?答案是,不一定.《民法典》第1034条第1款规定: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相似文献   

8.
个人信息保护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齐爱民 《河北法学》2008,26(4):15-33
中国在社会信息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法制环境依然很严峻。目前,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任务已经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然而制定符合中国实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并非易事。自律机制是美国保护个人信息的基础机制,发挥了良好的社会功用,但它并不适合我国。欧盟"资料保护"制度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个人信息保护关涉基本人权,应由立法进行。我国宜借鉴安全港模式,积极进行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同时倡导行业主动采取自律手段保护个人信息。我国台湾资料法可谓兼顾中西的一个尝试,对我国大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有直接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甘甜 《江淮法治》2011,(6):20-20
据《新京报》报道,2月28日,一起倒卖个人信息案件在北京市一法院开庭受审,有23人涉案,其中包括多名通信运营商员工。尽管又有一批违法倒卖个人信息不法分子依法得到惩处,但中国目前个人信息保护现状却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
《法制与经济》2002,(1):62-62
  相似文献   

11.
个人信息保护的频频失手不断敲响了个人信息保护的警钟,也引起了人们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普遍关注。民法作为权利法,无疑应该在个人信息保护中走在最前列,确认个人信息及个人信息权是当务之急。首先阐释了个人信息的概念,然后分析了个人信息能够被权利化从而成为个人信息权的理由,阐释了个人信息权的概念及内容,最后就个人信息权的一些具体问题做了理论上的探讨与分析,如个人信息权的主体、对象、民事救济及其限制。  相似文献   

12.
童云峰 《中外法学》2024,(2):366-385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数字时代的前沿性法律,具有前置法、不完整领域法、不真正附属刑法的特征,与《刑法》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规定存在时差。为了有效融通规范之间的衔接鸿沟,需要将《个人信息保护法》嵌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出入罪适用流程。在入罪衔接机制上,将两法中的个人信息范围作统一理解,避免犯罪圈的扩张化;将前置法关于个人信息的类型划分和处理设置,作为解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构成要件的方向,以实现罪刑均衡和法律衔接。在出罪衔接机制上,《个人信息保护法》上的“同意”因法益阙如而阻却刑事违法,其余《个人信息保护法》上的正当化事由均因法益衡量原理阻却刑事违法,相应正当化事由可分别归入刑法教义学上的正当业务行为、紧急避险、法令行为,而合理处理已公开个人信息应成为数字时代独立的新型违法阻却事由,前述事由可在个人信息分类场景下为相关行为出罪。  相似文献   

13.
跨国企业在华行贿劣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屡屡暴露出商业贿赂等丑陋行径,不但拉一些官员下水,还严重侵害了中国的经济利益.最近查处的"力拓案",更使我们看到了"洋腐败"的猖獗.据国内民间经济分析机构安邦集团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跨国企业在华行贿事件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在10年内至少调查了50万件腐败事件,其中64%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专门增加规定,明确提出要追究泄露、窃取、收买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刑事责任。然而,究竟哪些公民的个人信息、哪些主体掌握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会成为刑法规制的范围呢!本文将从刑法修正案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为切入点对刑法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中个人信息的内容进行分析、界定。  相似文献   

15.
当网络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方便我们查阅各种信息的同时,个人信息正在被非法之徒窃取牟利。高发的网络盗窃个人信息案件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信息保护的重要性。本文从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界定网络盗窃个人信息,同时借鉴国外立法浅谈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江淮法治》2008,(20):12-12
香港香港有一套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如果个人信息被非法使用,当事人不仅有权要求对方立即停止使用.还可以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安全和社会秩序,便利出境、入境的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的通行,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出境、入境边防检查工作由公安部主管。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对外开放的港口、航空港、车站和边境通道等口岸设立出境入境边防检查站(以下简称边防检查站)。  相似文献   

18.
限制出境,是世界上多数国家为保护国家安全、预防和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管理秩序,通过立法建立的对本国公民或居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的出境权予以限制的一项制度。在我国,主动型的限制出境是行政处罚,被动型的限制出境是行政强制措施。在被动型的限制出境中,由于前阶段参与机关的参与行为具备直接对外的法律效力,当事人若有不服,应该针对该参与机关提起诉讼,由该参与机关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中国公民因私事出境、入境。所称“私事”,是指:定居、探亲、访友、继承财产、留学、就业、旅游和其他非公务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德良 《法学研究》2007,29(3):80-91
个人信息是指那些据此能够直接或间接推断出特定自然人身份而又与公共利益没有直接关系的私有信息。个人信息财产权是主体对其个人信息的商业价值进行支配的一种新型财产权,它能且只能存在于对个人信息进行商业性使用的条件下。在信息时代,个人信息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故而都应该受到财产权的保护;对个人信息进行确权应该根据其体现的价值而定,当其维护主体人格利益时,应该给予其人格权的保护;当其维护主体财产利益时,就应该给予其财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