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韵石 《法人》2023,(12):14-17
<正>12月2日,在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下称“链博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表示,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的大背景下,巩固和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是各方利益所系和迫切期盼。近几年,单边主义、地缘政治矛盾升级和全球传染病大流行等因素给供应链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因此,切实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成为各方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2.
直击链博会     
惠宁宁 《法人》2023,(12):18-20
<正>11月28日至12月2日,位于北京顺义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迎来八方宾客,由中国贸促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下称“链博会”)在此举办。作为全球第一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首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是为国际工商界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交流合作搭建的全新开放平台。《法人》记者了解到,首届链博会吸引了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集中展示各产业链条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  相似文献   

3.
《法人》2023,(12):12-13
<正>从智能汽车链、绿色能源链到数字科技链,从绿色农业链到健康生活链,从“地上”到“云端”,“看不见摸不着”的供应链将万物与人类互联互通。“得供应链者得天下”。无论哪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做优,除了要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之外,都离不开连接着产品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供应链。  相似文献   

4.
王吉万 《法人》2010,(1):87-87
前些日子,由商务部牵头制作的“中国制造”30秒广告在全球播出,引发了广泛的热议。广告力图通过“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概念为中国制造重塑形象,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具有亲和力的、与全球各个领域合作紧密的“中国制造”的形象。国家动用公共关系力量维护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作为制造业企业,这让我们感到振奋和鼓舞,更让我们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5.
千年前“,丝绸之路”在欧亚大陆北部延伸,留下了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惠互利的故事。今天,一个新的战略构想铺展开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构想,顺应了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一个强有力的引擎。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4月19日,以“世界经济贸易规则变革与法律行业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的环太平洋律师协会第30届年会在上海开幕,吸引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律师和仲裁员共同参与。在这场精彩难忘的盛会中,司法部部长唐一军致辞倡议各国律师与中国律师一道,共同推动全球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完成这样一个宏伟的发展目标,律师自身的多样化、包容性职业环境也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7.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王小洪5月11日在京应邀以视频形式出席巴基斯坦第三届“伊斯兰堡安全对话”国家安全顾问论坛并作主旨发言。王小洪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课题。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坚持相互尊重、坚持公平正义、坚持合作共赢、坚持统筹兼顾,推动全球安全倡议在亚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亚洲变得更加和平、更加安全、更加繁荣。  相似文献   

8.
《现代世界警察》2023,(10):21-23
<正>“传承‘合作促安全、安全保发展’核心理念,致力于促进和深化各国间公共安全合作,坚持以普遍安全保障共同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2022年11月29日,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首届大会在江苏连云港举行,来自4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460余位嘉宾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齐聚一堂,中国警方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积极推动各国间公共安全合作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9.
2006年9月6日,以“开创蓝海合纵共赢”为主题的霍尼韦尔智慧家居-鹏润电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正式签约。全球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领导者美国霍尼韦尔公司(Honeywell,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HON)与中国家电零售新模式的代表鹏润电器(国美集团控股,香港上市公司)宣布,将携手进军中国智慧家居的民用市场,向中国家庭提供一流的个性化智慧家居产品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世界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共识.要构建和谐世界,就离不开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这就特别需要发挥国际经济法在促进国际经济合作、构建和谐世界中的重要作用.2007年我国的国际经济法学术研究主要围绕构建和谐世界的主题展开,以期将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与维护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相结合,为构建和谐世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窗口, 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将把中国一东盟“10+1”这个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的经贸合作提升到新高度。“作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亚洲,各种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机制方兴未艾。进入新世纪,我们又制定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区域环境,为本地区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与国际性问题的有力思想工具,也是中国参与国际秩序与国际体系创新发展的先进理论指导。其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动国际秩序与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加强国际法治工作等深刻思想的有机结合、辩证统一,共同构成习近平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思想的丰富内容。在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走上世界舞台中心的当下,学习领会并贯彻落实这些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世界警察》2023,(10):16-18
<正>牵山连海,共赴未来。江苏连云港,飞驰的中欧班列助力这座美丽的港城跨越山海,化身东西交融窗口、国际合作枢纽。在这里,“合作”与“开放”的声音汇聚成新时代动听的交响。同一个世界,共同的安全。9月20日至21日,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2023年大会在连云港市举行,5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50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为推动全球公共安全合作深入交流、共谋发展。从成功举办各项分议题讨论、分论坛和平行分论坛,到推动形成《深化合作共护全球公共安全倡议》等系列成果文件,大会形成的一项项丰硕成果,为深化全球公共安全领域交流合作凝心聚力,为各国持续稳定和共同繁荣注入正能量。  相似文献   

14.
加藤嘉一 《法人》2009,(9):94-94
任何时代,危机与契机是并存的。在世界正陷入“百年一遇”金融危机之形势下,中国却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契机。金博士在本书中提出,“走出去”,可以逐步扭转局面,调整产业地位,在全球的产业链中抢占制高点,化被动为主动,主要目标重在收购技术专利部分、实体资产部分和核心技术团队。  相似文献   

15.
葛铸湾 《检察风云》2023,(17):50-51
<正>时下,人工智能、芯片制造、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科技和产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创新链和产业链加速重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刻影响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同时也不断塑造着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的新格局。在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并存的关键时期,各国都将科技创新视为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纷纷加快布局,加大投入,抢占科技前沿地带。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全球主要国家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出台相关法案,旨在加强关键和新兴科技领域的竞争。  相似文献   

16.
2005年5月16日至18日,《财富》全球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演讲。他强调,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及亚洲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世界经济发展也将给中国及亚洲的发展带来新的重要机遇。世界各国经济互利合作、相互依存的加深,必将给全球经济增长创造更加美好的前景。这次论坛确定以“中国和新的亚洲世纪”为主题,充分表达了大家对中国和亚洲发展前景的关注,表达了大家对中国及亚洲的发展对全球经济增长所发挥的作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运营商进入视频监控市场,给安防业带来了什么?是机遇还是挑战?运营商进入视频监控市场,是否动了安防企业的“奶酪“?运营商是否能甩脱监控厂商而独霸市场?运营商与监控厂商是竞争还是合作共赢?运营商能否成为产业链的主导?今后市场谁说了算7产业链各方如何遵守“游戏规则“不越位?安防企业如何与运营商共舞?……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的国际法治进程中,WTO堪称一种自成体系的法治模式。但是,在全球化不断深化和拓展及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WTO法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一系列挑战,主要有(但不限于):WTO权力的扩大与各成员自主权之间的平衡;发展中国家实质性地融入多边贸易体制;区域贸易协定的迅速繁殖对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侵蚀;WTO决策的民主、透明和效率的强化;争端解决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应对这些挑战,应坚持“成员驱动”、“发展主导”和“合作共赢”等三项基本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9.
许多专业学者已经预言21世纪已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然而,多条供应链之间并非没有任何关联的,它们亦或合作亦或竞争,而同时处于这些链中的企业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介绍了供应链复杂节点的概念、特点,并分析研究利用信息化方法实现供应链复杂节点与各个链中上下游企业的协同。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最终必须建立在制度化的基础之上,只有以制度作支撑,才能确保“一带一路”倡议的最终实现和长期稳定的发展。国际合作机制的建设和创新是“一带一路”制度建设和推进“一带一路”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提升国际规则话语权的需要。随着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国际合作机制的“融入型”范式已经显得不适应,必然需要向“内生型”转变,从“一带一路”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新的国际合作机制。为此,需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要求,实现国内法律制度建设与国际法律制度完善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提升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需求转化为国际制度和将国际制度转换为高质量发展动力的“内化”能力,加快“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