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民政协是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形式,在和谐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政协扩大了公民有序参政的制度渠道,是整合政治意识的有效途径,调整社会政治关系的重要纽带。必须通过人民政协的民主机制建设,改革和完善人民政协工作。  相似文献   

2.
民主政治与政治民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民主政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支撑,这是从民主所具有的制度化的规范功能而言的;政治民主促进社会和谐,是因为其蕴涵了道德性、法治性和价值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将最终通过民主制度的完善和民主理念的深化而克服。合目的性和手段性的统一决定了民主是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3.
民主政治作为上层建筑,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它不仅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杠杆,更是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关键。因此,本文主要着重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下探讨当前我国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作用及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民主政治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政治保障,和谐社会对民主政治又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只有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才能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使我国真正成为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章阐述了民主政治建设和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就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政治稳定和政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重要方面,积极、稳妥、有序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这个原则,才能形成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前提,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6.
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国家形态,从思维到制度,民主政治始终是人类关于政治生活的崇高而持久的目标理想。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政治是其本质要求与政治保证。民主党派必须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社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科学把握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规律;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优势,使民主政治建设富于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民主政治是中罔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同时,民主政治是公正稳妥地解决利益矛盾、维护社会秩序、防止和消减不和谐因素的最佳途径。只有不断加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才能实现中同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要求尚有较大的差距,扎实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促进西部地区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理想社会,其思想和理论源远流长、内容深遂而广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支撑来源于社会发展形态论、社会主义矛盾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追求公平正义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理想,体现了我们党的价值取向。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出现重大转型,一些不公正的新老社会问题不断呈现出来,甚至矛盾激化,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公平得以实现、正义得到伸张,才会有和谐可言。文章拟从维护公平正义的角度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一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执政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其中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应当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民主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精华的继承,又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做出的理论创新,研究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再认识。和谐社会理论反映了时代要求和中心任务的需要;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定位,重新构建工作内容,努力探索新的工作方法,使政治思想教育更好地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其服务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相互协调状态的社会。而社会和谐最深厚的基础在于利益均衡与社会公平。当今,我国社会由于迅速发展和变革,出现了各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特别是社会公正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彰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推进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提出的战略目标。青年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因此,从理论上提高青年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性的认识,帮助青年树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信念,培养其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认真重视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现代宪政的产生与确立使人类社会的和谐从理想走向现实,也为社会和谐注入了新的内涵。从宪政的视角来看,和谐社会是理性和谐的社会、均衡和谐的社会、对立和谐的社会、动态和谐的社会、持久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政治参与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对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活动日趋活跃,呈现出新的特点。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公民的政治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快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是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是承认社会有差别有冲突的社会。和谐社会就是要控制矛盾、控制冲突、促成和谐。政治妥协作为一种普适的社会调节机制,并不等同于放弃原则的“投降”、“背叛”,而是体现了大原则的坚定性与具体策略设定的灵活性,内蕴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和谐,要建构一套技术化、工艺化的处理社会政治经济事务的机制,建立缓和阶级矛盾和化解利益冲突的民主和法治机制,建构一个基于现代宪政民主的人人平等、人人参与的社会政治平台。  相似文献   

19.
追求和谐、崇尚和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要义。中国传统社会政治规范中的和谐思想有很多。“德”沟通“天”与“人”,同时,在人与人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充当着黏合剂的角色,可以说其周身散发着“和谐”元素的气息;“礼”从调整血缘亲属的关系入手强调“分”、“别”、“异”,目的仍在“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蕴含了大量的“公有”、“公平”、“平等”、“平均”等和谐元素;仁是儒家推行“仁政”的基础,作为一种政治主张,其价值取向就是社会和谐;中庸主义体现了求和谐、求适时、求合宜、求稳定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法。  相似文献   

20.
政治资源优化配置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资源的配置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和谐社会应当是政治资源配置得当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是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谐社会构建的核心是制度资源的优化配置,其基础是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保障是意识形态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